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自然情怀单元任务关键点关键点一理解“情景关系”的关键在于梳理作者所描绘的外部世界的情状,发现其对客体世界的处理方式(如取与舍、强调与忽略等),感受作者在自然景物中投射出的情感态度(如褒与贬、颂与怨),关注景、情、理在行文中的变化,理解作者的情感基调与描写对象特质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理解作者隐藏在景物描写背后的人生态度与情怀。关键点二景物描写的赏析可以从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切入,如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也可以从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切入,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等。关键点三通过感受教材中所写的自然景物之美,理解不同时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探寻自然景物背后的深层文化意义和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主题阅读感恩大地陈应松 ①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开始向火星打孔探测,据称这是人类在火星上挖的第一锹土,以分析其成分并希望找到这个星球曾经有水的证据,然后再由此寻找生命的痕迹。 ②它告诉了我们,大地孕育一切。大地生长一切,大地是生命的源头,是如今一切一切的根,是欢乐,是痛苦,是爱,是绵绵不绝的仇恨的温床,是艺术和文字的母亲,是我们做梦的原乡,是死亡的收藏之所。是我们活着时上蹿下跳的舞台,是表演的舞台,虚伪、真诚、假模假样地尽情展示。 ③大地多么美好,它生气勃勃。早晨,大地蒸腾着淡蓝色的雾气,太阳从云层里钻出来,庄稼在风中抖擞着,有模有样地抖擞着,畜禽在那里悠闲地散步和觅食,人声或高或低的喧嚷,流水在蹒跚向前。大地让视野多么辽阔,让心多么舒展。大地给我们喷香的饮食,如花似玉的美女,婴孩的笑靥和老人苍老的歌吟声。大地给我们爱情,给弱肉强食的世界奔腾的活力。④在这个小小的地球,大大的大地,人们滋生了多少梦寐以求的愿望。艺术便是其中之一。艺术是作为神话,作为思考世界和掌握世界的方式而出现的,艺术比国家古老,而大地比艺术更古老。福克纳说:“人类不但能苟且地生活下去,他们还能蓬勃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一切得益于大地的供养和容忍。⑤可是大地依然无比美妙,她通过那些“守园人”——劳动者的劳作,让艺术家描绘大地,作家书写大地。我们看看英国作家刘易斯·格拉西克·吉本是怎样书写大地的:他的章节名称为“平坦的土地”,犁地、条播、播种、收获——这是“落日下的土地”的歌声;在“云雾山谷”,它们相继出现了:卷云、积云、层云、雨云;在布满岩石的山上,有绿帘石、榍石、磷灰石、锆石……与这位作家同乡的评论家艾弗·布朗称赞道:他是人类的满怀愤怒和同情的代言人。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听见“大地本身在发言”。 ⑥如果——如果能这样,将你的整个身躯化作大地,就像我们民族的神话中说的那个盘古,眼为日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汗流为雨泽,而雷霆、秋虫的喁吟为其喉咙,那你的作品将是从大地上诞生的又一个神灵,复活的祖先的精魂。 ⑦是啊,万物都在大地上留下了他生活的痕迹,大地收藏了他们的脚印,江河的脚印是巨大的刻槽,森林的脚印是煤炭,一只远古的海星的脚印是一块化石,人的脚印是短暂和墓碑和永恒的艺术及语言。爱默生说:“天空中到处是象征;遍地都是备忘录和签名;每一个物体浑身都是暗示,在向理解力高超的人说话。” ⑧大地会暗示我们,让我们尽情地汲取,汲取她的养料和智慧,大地是不会给那些思想者和代言人以吝啬的,因为她饱含汁液,就是为了拥抱她饥渴的孩子——那些“理解力高超”的人。我们的祖先化作了大地,而在西方的神话中,那个一触到大地就有了力量的巨人安泰,同样给我们暗示着生命的奥秘。大英雄海格立斯知道把安泰摔倒毫无作用,只有割断他与大地母亲的联系,他就失败了,于是将他高高地举了起来,使他脱离与大地母亲的联系,然后,海格立斯便轻而易举地扼死了他。你想打败一个人就将他高高地抬举吧,让他割断与大地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吧。 ⑨人是通过大地在说话,他借助于鲜活的民间的语言和生动、真实的场景,梦想和期待、信仰、善良和美,他借助于劳动和丰收,与大地共欢乐。可是高超的作家要让大地发言。他必须忠于真理,唾弃虚伪和权势,变得分外朴素——他的写作愿望和讲话方式。他必须倾听大地在蹂躏中的呻吟,转侧中的呓语,愤怒中的吼叫和幸福时的呢喃——大地本身就是如此。⑩感恩大地,这是我们惟一向大地母亲俯首称臣和回馈的途径。一切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蓬头垢面走向大地怀抱的人,都将得到从大地上生长的力量。民间的声音和民意的立场,以无比厚重的气息熏陶了我们,让我们的作品具有替大地申诉和替天行道的品质。这全是大地的恩赐。大地仍将以她的无言、柔美、宽厚、坚实和深沉,召唤并支撑我们。走向大地的人是有福的,他啜饮了生命的灵泉,不再迷茫,心跳平缓,灵魂清洁,磨亮了镰刀,开始收割……【点评】繁花似锦,是为感谢园丁的呵护;落叶飘飞,是为感谢泥土的哺育;白云轻舞,是为感谢蓝天的相知;溪流奔涌,是为感谢山林的相依——常怀感恩心,一生无憾。感谢本文作者以细腻的情思,精致的文字,巧妙的视角向读者展示出大地的博大精深,更展示出了大地对依存在她怀抱中的一切所付出的恩惠。让我们用心去感谢生活,感谢生命,感谢给予我们生命的大地。山口黑塞风在勇敢的小道上吹拂。树和灌木留在下面,这里只生长石头和苔藓。没人到这里来寻觅什么东西,没人在这里有产业,农民在这上面也没有干草和木材。但是,远方在召唤,眷念在燃烧,眷念在岩石、泥沼和积雪之上筑成这条宜人的小道,通往另一些山谷,另一些房屋,另一些语言和人群。 到了山口的高处,我站住脚。往下的道路通向两侧,水也流向两侧;在这儿高处,紧挨着的、手携手的一切,都找到了各自的道路通往两个世界。我的鞋子轻轻触过的小水潭的小堆残雪,一滴滴雪水落向南方,流向利古利亚海汇入大海,这大海的边缘是非洲。但是,世界上所有的水都回重逢,冰海和尼罗河融合成潮湿的云团。这古老、优美的比喻使我感到这个时刻的神圣。每一条道路都引领我们流浪者回家。 我的目光还可以选择,北方和南方还都在视野之内。再走五十步,我眼前展开的就只有南方了。南方从浅蓝的山谷里向上呼出多么神秘的气息啊!我的心多么急切地迎着它跳动啊!对湖泊和花园的预感,葡萄和杏仁的清香,向山上飘来,还有关于眷念和罗马之行的古老而神圣的传说。 回忆像远方山谷里的钟声从青春岁月里向我传来:我首次去南方旅行时的兴奋心情,我如何陶醉地吸着蓝色湖畔的花园里浓郁的空气,夜晚时又如何侧耳倾听苍白的雪山那边遥远的家乡的声息!在古代神圣的石柱前的第一次祈祷!第一次像在梦中那样观赏褐色岩石背后泛起白沫的大海景象! 陶醉的心情不复存在了,向我全身心的爱展示美丽的远方和我的幸福的那种愿望,也不复存在了。我心中已不再是春天。而是夏天。陌生人向站在高处的我致意,那声音听来另是一种滋味。它在我胸中的回响更无声息。我没有把帽子抛到空中。我没有歌唱。 但是我微笑了,不只是用嘴。我用灵魂,用眼睛,用全身的皮肤微笑,我用不同于从前的感官,去迎那向山上送来芳香的田野,它们比从前更细腻,更沉静,更敏锐,更老练,也更含感激之情。今天,这一切比往昔越发为我所有,同我交谈的语言更加丰富,增加了成百倍的细腻程度。我的如醉的眷念不再去描绘那些想象朦胧远方的五彩梦幻,我的眼睛满足于观看实在的事物,因为它已经学会了观看。从那时起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 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我独自一人,并且不因为孤单而苦恼。我别无其他愿望。我准备让太阳把我煮熟。我渴望成熟。我准备去死,准备再生。 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点评】人生绝不是箭在弦上,一矢中的。人穷其一生,不过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没有哪一条弯路是不必要走的。你前半生貌似顺风顺水的康庄大道,其实已经有荆棘的尖刺埋伏其中。前半生没有走的别人的那些“冤枉路”,后半生还是不可避免地要重新走一遭。要正视自己的欲望、阴郁的本性,正是素有给你带来痛苦的东西,才能引导你走出无明。你所逃避的一切,终将成为你的命运。观察一下自然界的河流的走向,你就会明白,走弯路才是人生常态,直路才是非常态。正是在走弯路中,在所有目标可望不可即的焦灼和渴望中,我们才会变得通达,才会渐悟人生的真谛。破碎的美丽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我喜欢断树残枝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面斜玉栏折裂,喜欢云雾冷星陨月缺根竭茎柳败花残,以欢喜一个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拾捡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或者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每当我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他们,直到把他们王道很远的境界中去。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于一种变态心理,但我确实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他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狼狈。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者慢慢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我不知道他们曾经怎样的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美丽。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他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倒眼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事实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绰约,却是那么美丽。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灵魂才是美丽的。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喜欢看着一个单相思的人与心爱者的新欢之夜在雨中持伞默立。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向喜悦满足的人忽然会沮丧和失落,苍老的人一起忆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无一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拥有了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的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他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触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刻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已恩就的鸽子,并且启窗漏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我知道:只要他的窗子曾经打开过——哪怕只打开一秒,他就不会是一个老死的石屋了。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名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从中寄去了多少人生的梦想和真谛呀!我不得不喜欢这些能把眼睛剜出血来的破碎的美丽,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他们直接触动我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随着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者是沉默——那时一种么多令人心悸的快感啊!而此时,我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享受这种别致的别致的幸福和快乐,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破碎的美丽是如何细细密密地铺满我们门前的田野和草场,如同今夜细细密密的月光。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它的绽放,而绽放其实就是花心的破碎啊!【点评】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月缺”联想到“月圆”的美丽,从中品味难以诉说的悲欢离合,感受其中永恒的感伤和无限的苍凉,这也是一种美。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比喻,寓抽象于形象,深入浅出)怎样看待生态环境?为什么要推动绿色发展?(首段,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文。)“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新时代领路人要求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的铿锵话语,诠释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当生态价值观浸润每个人心间,当全社会建构起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就有了最深厚的推动力。(引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强调绿色发展的深远意义。总。)绿色是生机。揆诸人类史,相较数十万年的原始文明、一万年的农业文明,短短两三百年的工业文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短时间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从全球变暖到荒漠化侵袭、垃圾围城,人类生存环境已面临严峻威胁。现实强烈警醒世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才有未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才有根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唯一的选择。(从时间维度论述,绿色发展,缘于现实的警醒,为了人类永续发展。分。)绿色是幸福。在过去那个沙尘暴频发的年代,一篇《我把春天弄丢了》的小学生作文,曾引发全国反思。有生态美好才有生活幸福,谁也不愿意守着如山的财富,呼吸的却是雾霾,食用的却是有害物。散步有公园,抬头有蓝天,吃的是无公害,喝的是清洁水,身边有鸟语花香,城外有青山绿水,在许多人眼里,这些是新时代的“幸福标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叮嘱,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实实在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激起无数人对美丽中国的信心。(从民生的角度展开论述,语言通俗,描述生动具体。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利在千秋万代。分。)绿色有价值。生态环境的“价值”,不仅仅指可以变现的资源价值、可供消费的使用价值,更有弥足珍贵的生态价值。一亩森林每年吸附数吨粉尘,增氧、固碳均达10吨以上;一座城市滨水公园的生态价值,从周围商业和地产的升值溢价上足见一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既能催绿生活空间,也可以丰富生态资产,为永续发展预留更大可能,创造的是买不来也借不到的绿色财富。(从创造价值的角度论述,列数据,增强说服力。面向未来,创造绿色财富,为永续发展蓄力。分。)绿色有文化。从“会当凌绝顶”的雄心壮志到“江山如此多娇”的意气风发,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到“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勇毅无悔,古往今来,大自然素来是高雅精神、健康旨趣的清泉。如果子孙后代面对的是荒山沙漠、黑臭水体,哪能有先人那样的情怀和审美。大自然充满乐趣,好生态无比美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人人都有义务。我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的将不仅是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壮丽河山,更有美丽心灵、美丽文化。(正反对比论述,引古诗名句,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更深远的意义。积极倡导,热情呼吁。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生态良好的梦想不会遥远,“美丽中国”的目标前景可期。(绿色发展理念,指引每一个中国人建设美好家园。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