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3电阻的测量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单位;- 学生能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能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正确测量电阻值。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电阻的概念及单位;-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2. 教学难点:- 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掌握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电源、导线、开关等。2. 多媒体课件:包含电阻的概念、单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图等。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常见的电阻器,如色环电阻、可调电阻等。提问学生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表示电阻的大小。学生活动:观察电阻器,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电阻器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新课讲解】(25分钟)1. 电阻的概念及单位(5分钟)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电阻的概念,即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并给出电阻的符号R。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并记录重要知识点。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2.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5分钟)教师活动:结合欧姆定律和电路图,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即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给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公式R=U/I,并强调单位要统一。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察电路图,思考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设计意图:通过原理的讲解和电路图的辅助,帮助学生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10分钟)教师活动:结合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前需要检查器材的完好性,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同时,演示如何操作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实验操作步骤:-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接线;-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察实验现象。跟随教师的分析,学习实验操作步骤。设计意图:通过原理的讲解和实验观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 师生对话(5分钟)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关于电阻测量的问题,如“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什么?”“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检验学生对电阻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实验测量电阻。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实验成果和结论。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展示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电阻的概念、单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实验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做好准备。五、课后练习1. 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关于电阻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B. 电阻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大C. 电阻越小,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小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2)伏安法测量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B. 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C. 使用前应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合适量程D. 实验中应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值(3)关于实验测量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前应检查器材的完好性B. 实验中可以改变电源电压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C. 实验中应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D. 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4)下列电器中,利用电阻工作的是( )A. 电风扇 B. 电饭煲 C. 电视机 D. 电烙铁2.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__________作用,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2)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__________联,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__________联。(4)实验测量电阻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同时,实验中还需要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选择。六、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涵盖了电阻的概念、单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等知识点。- 评估学生对电阻测量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2. 教学方法方面:- 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包括实验演示、小组合作、师生对话等,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如何。- 评估实验演示对学生理解电阻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帮助程度,以及小组合作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效果。3. 学生表现方面:- 反思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等。- 分析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错误类型及原因,为后续教学提供针对性指导。4. 改进措施方面:- 根据本节课的反思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增加实验探究的环节、优化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师生对话的质量等。-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总结: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学生互动环节和总结提升四个环节,系统地介绍了电阻的概念、单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等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后练习和教学反思,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改进方向和针对性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