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案(含习题答案)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案(含习题答案)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必修一

资源简介

必修一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能坐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通过观察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科学精神: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科学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基础课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核心提炼】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基本国情: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民族复兴的探索之路
(1)探索过程: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探索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3.走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1)总体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政治上丧失了完全的独立,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司法和行政的统一不复存在;经济逐步丧失独立地位;在对外关系方面,处于弱国无外交的境地。
(2)具体原因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封建主义不允许。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概况
领导 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2.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
依据 两个阶段(两个步骤) 两个阶段的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易错明辨】
1.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提示: 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提示: 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提示: 错误。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提示: 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5.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提示: 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考向演练】
考向1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样题1】(2022·山东·实验中学一模)“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
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 ③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 ④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①②入选。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能说具有永恒的价值,③不选。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制约着世界各国,④不选。
【方法技巧】
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分析题干信息指向
分析选择题的题干信息指向时,经常需要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以明确题干指向的是普遍性,还是特殊性,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如本题题干强调的就是矛盾的特殊性,而不是普遍性。
【类题1】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同时也是许多志士仁人为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梦想的奋斗史,但这些梦想最终都破碎了。这是因为(  )。
①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③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资产阶级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①不选。许多志士仁人的梦想最终都破碎了是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③入选。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承担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④不选。
考向2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样题2】(2022·山东·名校质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①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④符合题意。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水平非常低,③不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排错: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水平非常低。
直选: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类题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某校学生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为题开展演讲比赛,以下选项适用于这一主题的有(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③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包括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①③符合题意。解放战争使得国民党退居台湾,与大陆分离,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统一,②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不符合题意。
【新情境 新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首往事,我们更加清晰地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由此可见,新中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①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说明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③④符合题意。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核心提炼】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
2.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不同点 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革命的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相同点 领导力量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所属革命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3.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必然: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3)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特别提醒】
某些经济落后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恰恰相反,它正是这一规律在革命发展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时代的必然体现。它加速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少数国家取胜,然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取胜的历史进程,从而使整个世界能更快地顺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2)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的八大
(1)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探索的成就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知识拓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易错明辨】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改三化”。
提示: 错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概括起来是“一化三改”。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提示: 正确。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提示: 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考向演练】
考向1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样题1】(2022·山东·二模)综合下面的资料信息可知,经过“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发表于1956年的歌曲《小燕子》,也唱出了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①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②我国逐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转变
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①错误。图片显示的是我国的三大改造时期,此时,我国正逐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转变,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③正确。图片显示的是我国的三大改造时期,当时我国正处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尚未快速发展,④错误。
【方法技巧】
对于图文并茂式地呈现题干素材的选择题,解读题干信息时,一要注意其中的时间,明确属于哪一个时期;二要注意文字中的名称等,明确指向哪一个事件;三要注意图片的内容,明确反映的是哪一个问题。
【类题1】某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的主题为“新中国峥嵘岁月——社会主义改造”。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共享了一组图片。通过这些图片和所学知识,可以感悟到(  )。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社会主义改造建构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②入选。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③不选。“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建构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④不选。
考向2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样题2】(2022·山东曲阜·高三质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辛探索历史告诉我们(  )。
①必须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③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辛探索历史告诉我们必须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正确。通过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②正确。通过“一化三改”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并没有彻底消灭私有制,③排除。民族独立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④错误。
【方法技巧】
排错:通过“一化三改”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并没有彻底消灭私有制。民族独立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直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辛探索历史告诉我们必须立足国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通过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类题2】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党的八大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④入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②不选。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③不选。
【新情境 新视角】
  1953年2月,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县长张玉美向前来视察的毛泽东汇报,全县入社、入组的农户已占农户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七,东川口村一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合作化,建社当年,粮食增产百分之十二。毛泽东十分兴奋,说:“多数农民是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因为这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看来,农业不先搞机械化,也能实现合作化,中国不一定要仿照苏联的做法。”这说明农业合作化(  )。
①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具体途径 ②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③促成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毛泽东的话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具体途径,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②正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第二次结合”,但不是由农业合作化促成的,③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排除。
培优课 课题——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时事材料
①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以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就在东方点燃,曾经困顿无望的中国就有了方向!雄伟壮丽的社会主义事业,凝结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艰苦卓绝和付出与奉献。②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有义务用胜利告慰先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一百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信息提取: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③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思考作答
主题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
1.模拟高考角度一: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请你根据材料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进行阐释。
主题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模拟高考角度二: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班级举行“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主题班会,请你以“坚守·发展·领航”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200个左右)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道路探索中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伟大奇迹,证明了社会主义生机蓬勃、前途无限。②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强大说服力。所以说,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严重曲折时,中国开创、捍卫、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伟大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磨尖课 主观题解题技巧——综合探究
【样题透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经过10年发展,同1956年相比,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其中,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了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仅用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 ①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解题示范』
方法 解题应用
审设问 问题角度:原因类。答题方向: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析材料 提取信息 链接教材
有效信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教材知识: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效信息②: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类题专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结果。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带来了历史性影响,产生了时代性意义,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百年历程,许多人和事仍然历历在目,许多呐喊和高歌犹在耳旁。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这一论断的理解。
  【答案】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中国的发展构建了制度基础。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探索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文化、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③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协同推进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