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课 论教养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9课 论教养 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导入新课
父母常对我们说:“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有教养”?我们来听一听苏联学者利哈乔夫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9 论 教 养
素 养 目 标
(一)
结合旁批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
(二)
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三)
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体会“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贸然( ) 疲惫不堪( ) 大发雷霆( )
涵养( ) 恕我直言( ) 自吹自擂( )
恪守( ) 允诺( ) 矫揉造作( )
汲取( ) 忸怩( ) 絮絮叨叨( )
箴言( ) 嚼( ) 尴尬( )
mào
kān
tíng
hán
shù
léi

nuò


niǔ ní
zhēn
jué
gān
jiáo
读准字音

(dāng)锐不可当
(dàng)恰当

(dù)风度
(duó)审时度势

(chǔ)处方
(chù)处所

(léi)自吹自擂
(lèi)打擂
恪( )恪守
格( )格子
咯( )咯咯
堪( )不堪
勘( )勘察
湛( )湛江
持( )持续
侍( )侍候
待( )等待
孤( )孤独
狐( )狐狸
弧( )弧线



chí
shì
dài
kān
kān
zhàn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比喻自然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智地应付。
理解词义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他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俄罗斯古代文学、文化的研究中,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代表作有《俄罗斯思考》《善与美书简》等。
作者名片
说理散文
说理散文是散文的一种,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说理散文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也有人叫它哲理散文。
特点: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在艺术上,多用象征思维、联想思维、情感思维等。
知识链接
前面我们学习了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是论述“敬业”还是“乐业”,作者基本上都是围绕三个问题来写的——什么是敬业(乐业)、为什么敬业(乐业)、怎么样敬业(乐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议论文要解决的终极问题,几乎所有的议论文都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说三个问题都必须平均用力,根据话题的不同,内容方面可能会有所侧重。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尤其要关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关键词,以及与之对应的一系列词语,如“原因”“应该”“要”等,看看这篇文章是否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点我放课文朗读
什么是教养
第2-12 段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第2段)
提出问题:
给出答案: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第 11 段)
为什么要有教养
第13-14 段
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第 13段)
提出问题:
给出答案:
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第 14段)
怎样拥有教养
第15-18段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第 15 段)
提出问题:
给出答案:
①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第 16 段)
②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第17段)
③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第 18 段)
文章第一部分围绕“什么是教养”进行论述,请你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小贴士
答题思路: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不管是整篇文章或是其中某一段落,都可遵循以下步骤:
1.划分层次。依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划分时,要特别留意过渡段。
2.概括层意。一般是先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概括时要留意中心句和论证方法。
3.合理表达。表达时,要加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之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深入阅读
提出问题
举例论证
提出观点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从反面列举在家庭生活中的六种行为,论述没有教养的表现,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做到有教养。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反面论证
举例论证
从正面列举生活中的五种有教养的行为表现,进一步加深读者对教养的理解。
正面论证
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同意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只在公众场合才体现出教养,在家里却对亲人漠不关心、缺少体恤,那么他在公众场合可能就是做样子,有教养是假象。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妻子儿女是弱者无须忌惮,亲人们更能包容其缺点,没有教养的人便会在家里露出可恶的“真容”,所以在家里的表现往往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一个在家里没有教养,在外面却彬彬有礼的人甚至可能是一个自私、虚伪的人。
文中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论证
从生活中人们身上可能存在的常见的“无教养”的现象入手,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易于被读者接受。
先抑后扬,通过两者的对比,更突出地论证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加深读者对“有教养”的表现的认识。
“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结合第11、12段简要概括。
①礼貌待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②不自吹自擂;
③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④言而有信重承诺;
⑤表里如一且稳重随和。
第13段由“教养”转向“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教养: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气质
风度:强调的是人的言谈举止和仪态
外在表现形式
首先引出话题:人们都想从书籍中学会如何在社会交往中,让自己学会自持,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遗憾的是”,人们很少从书中汲取到有益的见解。
第二部分围绕“为什么要有教养”进行论述,请梳理其论证思路。
然后提出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接着从反面批驳错误观点: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最后提出观点: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首先提出问题: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第三部分围绕“怎样拥有教养”进行论述,请梳理其论证思路。
接着否定了搜集“道德箴言”的错误方式。
然后提出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接着列举了生活中的6种场合中一个人该有的、不该有的行为举止(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然后得出结论: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最后进一步强调“教养”的本质: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教养、风度、优雅与有何关联?
内在气质
风度
优雅
教养
外在表现
良好的风度就是优雅,是教养的重要表现。
学完本文,结合作者的观点,说说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诚信守约。无信则不立,无信则无德。参加各种活动都要守时,不论因什么原因迟到都是失礼的。不能按时赴约要事先通知,让人久候是对朋友的怠慢,但过早到也不好。
和善亲切。对人要和善亲切,彬彬有礼,不冷淡,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别人。要仁慈温柔,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
尊重他人。听到他人的观点,即使不同意,也不喊叫“瞎说”“废话”“胡说八道”,而是陈述自己的理由。在同别人谈话时,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当众指责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不随意表示否定态度。
拓展延申
本文通过列举大量“有教养”和“无教养”的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对教养的深刻认识,告诉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课文主旨
板书设计
9 论教养
(是什么)什么是教养(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教养(内在本质)
(为什么)为什么要有优雅风度(对比论证)
(怎么办)怎样拥有优雅风度(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风度(外在表现)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