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视频】主讲:步殿亮 语文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课堂-视频】主讲:步殿亮 语文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册--乡愁

资源简介

乡愁 余光中
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余光中的文学常识
理解用具体形象来表达乡愁这种抽象情思的写法
反复朗读,体会诗人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品味诗歌结构之精巧,音韵之优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乡愁 余光中
一、导入
同学们好!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愁”的话题 :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处乡心五处同。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乡愁,是热切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是深切眷恋故土的惆怅情怀。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吟咏慨叹,多少游子旅客为之扼腕悲歌。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现代诗《乡愁》。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配乐女声朗诵。
如此哀婉凄切,如此忧郁悲伤,使人肝肠寸断,令人黯然神伤。是谁在拨动游子的心弦,是谁在抒写赤子的情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余光中。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以及评论、翻译,自称是他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作品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代表作品有《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三、朗读指导
这首诗抒写的是哀婉凄切深沉浓烈的思乡爱国情怀,因此朗读时要语调哀婉深沉,语速要舒缓悠长,还要注意轻读音与重读音的配合以及停顿、语气等。下面请听老师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们练习朗读。请你再次欣赏配乐男声朗读。
四、阅读文本 探究学习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作者以什么的变化为顺序来组诗?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推移,四个人生阶段为顺序来组诗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3.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思乡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逐层
后来 —坟墓—母子死别 推进
现在 —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普遍的家国之思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四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邮票承载着母子情,船票联结着夫妻情,坟墓寄托着生死情,海峡象征着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深情。诗人的感情由个人的思乡之情升华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 4. 这一组意象有何特点?诗人为何要选这样的一组意象?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表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小而轻的事物,却承载了诗人浓烈而深沉的思乡爱国情怀,以小衬大,以轻衬重,更哀婉,更感人。
(诗人在《白玉苦瓜》一诗中写道“钟爱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鞋踩过,马蹄踩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诗人将他对祖国的爱寄托在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上。)
5.《乡愁》一诗四个诗节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调换。首先,四个诗节是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的时间顺序展开的; 其次,诗人写诗的目的在于表达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第四节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置于全诗的最后,能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所以不能调换。
6.诗歌在艺术创作上有何特点?
①意象选择独特而新颖,单纯而丰富。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独特而新颖的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②构思精巧,富于音韵之美。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诗歌回环往复,音韵和谐。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我在这头,……在那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化的量词“枚”“张”“方”“湾”。这些都增加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7.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五、拓展阅读
余光中的乡愁是如此的浓烈深沉,是那样的哀婉凄切,他在诗作中多次抒写乡愁,如《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
A请听名家朗诵《乡愁四韵》
分析解读:
①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抒写乡愁?它们有什么特点?
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这些意象都是故乡的代表性事物,承载着思乡之情,是故乡的象征。
②“一瓢”“一张”““一片””一朵”用这些数量词来修饰主题意象,有何妙处?
这些词语均言意象物的数量少、质量轻,反衬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因为只要有一点点就能解思乡之渴,聊慰思乡之苦。同时它们与所修饰的中心词搭配很恰当。
③ 第1节诗使我们联想到李白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第3节诗使我们联想到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 请听名家朗诵《舟子的悲歌》(陈铎朗诵)
舟子的悲歌 余光中
一张破老的白帆, 漏去了清风一半, 却引来海鸥两三, 荒寂的海上谁作伴, 啊,没有伴,没有伴, 除了黄昏一片云, 除了午夜一颗星, 除了心头一个影, 还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 好久好久都不曾唱过, 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 不怕那海鸥偷笑我, 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 男低音是浪和波, 男高音是我。
昨夜, 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 渡我的梦回到大陆, 在那淡淡的月光下, 仿佛,我瞥见脸色更淡的老母, 我发狂地跑上去, 一颗童心在腔里欢舞, 啊, 何处是老母,何处是老母, 荒烟衰草丛里, 有坟茔无数……
分析解读
此诗写于1951年。诗人抒写了他离开祖国大陆的苍凉心境。他通过“漏风的帆”,“黄昏的一片云”,“午夜的一颗星”和“心头的一个影”,强烈地抒发了离开祖国大陆的游子的孤独、寂寞和一种漂泊无根的心绪和情感。游子日思暮想,于是归乡之梦萦绕,“昨夜,/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游子在梦中终于见到了老母,但当他发狂般扑过去时,幻想却破灭了,老母早已埋在荒野草丛中。诗作真实地展示了一个流亡者凄凉的、绝望的心境和无法排解的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深情。
六、比较诵读
还有那些诗人抒写乡愁呢?
台湾诗人纪弦的《一片槐树叶》 季羡林的散文《月是故乡明》 于右任《望大陆》
A 请听朗读录音《望大陆》

分析解读:
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最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12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就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 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痛彻肺腑的感觉。
B、1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乡愁》,你读过吗?下面请听老师朗读。
2、作者介绍:
席慕蓉,台湾诗人、画家、散文家、美术系教授。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54年赴台。如果不是1989年的内蒙古之旅,她的生活应是一如既往地画画、写诗、教书。可是那年,席慕容踏上了回乡之路,平生第一次走进内蒙古。草原的辽阔与热情让这位诗人心中埋藏了40多年的乡愁燃烧起来。在她眼里,内蒙古的朝霞、彩虹、岩画、古城墙……并没有远去,而在她的记忆中复活了。此后,这位曾低吟浅唱爱情的台湾女诗人,开始了它的“思乡之旅”。她的许多诗作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思。代表作品:【乡愁】 【七里香】 《心灵的探索》《有一首歌》【一棵开花的树】 【出塞曲】 【抉择】 【悲歌】 【渡口】 【初相遇】 【青春】 【信仰】 【前缘】 【为什麽】 【盼望】 【送别】 【接友人书】【无怨的青春】 【爱你】 【雨中的了悟】
3、请同学们深情朗读
4、请听名家朗诵
5、分析解读
①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②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③第二节 连用两个虚实结合的比喻。请问哪个比喻是虚,哪个是实? 有怎样的表达的效果?
④第三节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提示:①月夜的笛声 、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
②营造出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指出故乡的生活在诗人心中的感觉,似笛音萦绕耳边,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情结。
③故乡的面貌(实) ----模糊的怅惘(虚)----雾里的挥手别离(实),用形象的喻体来比喻抽象的思乡愁绪,更易让人理解。
④把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树,独特而新颖,虽不合理却合情,写出了乡愁的特点。
6、学生深情朗读席慕容的《乡愁》,体会诗人辽远飘渺的思乡情怀。
7、比较鉴赏: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容的《乡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 说说两者之间的同异。
同 诗人都是选择几个富有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 主题;两篇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情诗。
异 余诗主要是通过意象的变换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七、拓展训练
仿照“乡愁是……”写一段话,用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你对“乡愁”的理解。
乡愁是一杯陈年老酒,存放时间愈久,味道愈醇厚。乡愁是一封翘盼家书,期待日子愈久,心里愈焦虑。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愁是李白笔下的月亮,乡愁是苏轼杯中的美酒,乡愁是王湾眼中的归雁,乡愁是王维手中的茱萸。
乡愁是母亲倚门遥望的眼神,乡愁是父亲田间劳碌的身影,乡愁是兄弟姐妹的一声问候,乡愁是多年好友的无言祝福。
八、感悟评价
乡愁是一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远,味道越香醇。当游子徘徊在异乡的十字路口,母亲的叮咛会越过千山万水,在游子的耳边回荡;当游子饱经异乡的凄风苦雨,才觉得故乡那低矮的草房是那样的温馨……
血浓于水,那湾浅浅的海峡不会阻隔两岸同胞期盼和平统一的心声,不会隔断两岸华人浓浓的中华情。
九、教学小结(板书设计)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思乡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逐层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推进
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普遍的家国之思
十、作业:背默全诗,完成基训 ,积累有关“乡愁”的诗词名句。
十一、教学反思
思考:《乡愁》这首诗的结构美和音乐美体现在哪里呢?
①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
②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与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一种低回怅惘的情感基调和诗意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