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百合花青春中国的时代印记——茹志鹃0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三要素,把握小说主要故事情节。2、分析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3、体会“百合花”深层含义,感受文中人性美与人情美。导入《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首发于《延河》1958年第3期。 著名作家茅盾对这篇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茹志鹃18岁参加新四军,牺牲了的小通讯员19岁。他们的青春芳华在战火中!你们17、18岁,正值青春年少,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青春无敌的岁月!02知人论世知人茹志鹃(1925年9月13日-1998年10月7日),浙江杭州人。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1943年参加新四军,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担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原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她是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代表作《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论世《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也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的,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作者在忧虑之时,缅怀追念得来的产物。论世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运送军粮03温故知新小说三要素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小说三要素:故事情节可分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对揭示小说的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文学四大体裁(发展历程、分类)诗歌——通过想像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以来,汉代的乐府,唐宋格律诗,和唐末兴起的词,元曲以及五四以来的新诗,历代的民间歌谣,构成了中国诗歌无以伦比的巨大传统。戏剧——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滥觞,经过汉末六朝的笔记,到唐传奇宋话本拟话本而成熟,再传至明清以四大奇书。散文——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中国的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而来,代有散文名家名作。其中历史散文和赋体以及奏议文告等应用文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04初读课文字音撂(liào) 木讷(nè) 忸怩(ni 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发髻(jì) 尴尬(gāngà) 讪讪 (shànshàn)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 踌躇(chóu chú) 氛围(fēn)小任务1、8分钟速读课文,顺手标好段序、划出字词。2、找出全文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小说梗概)(1)解放战争期间,一名通讯员护送文工团女兵前往包扎所;(2)到达包扎所后,文工团女兵和通讯员因为伤员的棉被短缺,一起来到老百姓家,向一户人家的新媳妇借棉被;(3)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新媳妇也来到包扎所,和文工团女兵一起照顾伤员﹔(4)通讯员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牺牲在包扎所;(5)新媳妇为去世的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这篇课文按照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小组讨论并总结每个部分大意。本文共5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通讯员为救人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第一部分(第1-23段)第二部分(第24-43段)第三部分(第44-57段)第四部分(第58—59段)情节结构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护送献被牺牲借被05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所做的事。2.分析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人物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3.分析侧面描写的语句。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等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4.分析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找出文中对于通讯员描写的句子,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描写方法、人物形象)一、小通讯员的形象现在从背后看过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年轻、质朴、充满活力的人。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做装饰点缀。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一、小通讯员的形象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细节描写。突出其憨厚、腼腆的性格。…………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侧面描写。补叙通讯员受伤的情景,表现了他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勇敢精神。一、小通讯员的形象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动作描写。突出其憨厚、腼腆的性格。一个羞涩、俏皮的、真诚善良的通讯员跃然纸上。总结小通讯员的形象小通讯员是一个有着( )的外表,( )的性格,( )的品质,( )一样美好心灵的小战士。质朴、憨厚腼腆、不善言辞善解人意勇敢善良 、热爱生活、舍己为人百合花找出文中对于通讯员描写的句子,分析新媳妇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二、新媳妇的形象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而且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新媳妇是一个漂亮、朴实善良、纯朴开朗,也有着新嫁娘的矜持羞涩的人。表现出新媳妇的青春美,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她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细节描写,表现新媳妇的人性美。总结新媳妇的形象新媳妇是一个有着( )的外表,( )的性格,( )的品质,( )一样美好心灵的女性。美丽、漂亮羞涩、善良、淳朴勇敢善良 、热爱生活百合花找出文中对于“我”描写的句子,分析“我”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三、“我”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1,故事的叙述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2,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3,小说由“我”的所见所感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找出文中对于“我”描写的句子,分析“我”的形象。(在课本上做批注:人物形象、描写方法)三、“我”是怎样的形象?“我” 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大战前夕,被派到前线包扎所帮忙。热情开朗,善于作群众工作。在与通讯员同行和借被子的过程中,对这个憨厚质朴的小同乡产生了一种比同志、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在包扎所帮助照顾伤员时,她心中还时不时想到通讯员,担心他在战场上会不会受伤,受了伤会不会被落下。百合花被子出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找出来。(1)“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2)“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3)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百合花被子出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找出来。(4)“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被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百合花被”起串联情节作用:全文主要情节围绕“借被——盖被——献被”展开,被子在文中起到重要的线索作用。同时,“百合花被”交集了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连接军民鱼水关系的重要纽带。为什么小说的题目不叫《百合花被》,却叫《百合花》呢 “百合花”的清丽、纯洁、淡雅等特点,既可以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够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真诚和高尚;还可以象征纯洁美好的军民鱼水情,仍能够象征舍己为人的人性美。分析环境描写典型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对揭示小说的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环境描写。写出了雨后空气的清晰,烘托出我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出了具有人间烟火气息的美好生活,冲刷、降低了战争的残酷性。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与后文战地的紧张形成对比。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环境描写。充满乡俗气息、童真童趣、风俗美。刻画出小通讯员为了让更多人追求和平安定的生活,献出了自己极其宝贵的青春,那为之感人的力量。06艺术特色小说的情节结构有着怎样的特点?小说的情节结构单纯而有很强的节奏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个性特征也逐渐展现。我起初对小通讯员生气,接着发生了兴趣,到后来从心底里爱上这傻乎乎的小同乡,直到最后怀着崇敬心情看着百合花被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青年的脸,笔调起伏跌宕,结构单纯而又缜密,耐人寻味。《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有节奏感的。小说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表现了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语言风格。《百合花》的语言不论叙述、描写还是对话,都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其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小说细节描写是靠着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安排得这样自然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07小结中心思想小说以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100年庆典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兵者,国之柱石;民者,国之根基。毛泽东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