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视频】主讲:徐冰 语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寻觅春天的踪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课堂-视频】主讲:徐冰 语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寻觅春天的踪迹

资源简介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
一、 活动目标 ???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 2、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学生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1、积累和运用描写春的精彩诗文。
2、口头表达训练: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感悟。
3、写作训练:用想象、联想、描写等方法绘出春天的景色。 三、 课时安排 ???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一课时。
四、 课外活动 (一)选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任务及预计实现的目标,提供其参与活动的内容建议。 教师根据教材所安排的三项活动,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改编。要求学生从改编后的三项内容中必选内容3,任选内容1或内容2。 内容1:自然中的春天 寻觅范围: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 内容2:诗文中的春天 1、选择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绘画或照片,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2、寻找与春天有关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从中寻觅春的踪迹。
(1)以出墙报或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春的踪迹。 (2)可选一幅表现春天景物的画或照片,为它配上三五句诗,或者选一首写春的诗及名句,根据意境配上一幅画,使诗情更形象直观。 内容3:心中的春天
与春天的某种事物结合,以作文的方式,写出对春的感悟。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二)分组 小组人数:4—6人 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原则上每个小组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越近越好,便于沟通交流。 任务分配:让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 (三)成果呈现方式 1、出墙报或办手抄报,展示觅到的春的踪迹。
2、展示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成语,诗文等。
3、介绍自己的“画配诗”“诗配画”等作品。
4、写出对春天的感悟。 (四)教师指导 1、 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1)二十四节气歌。 (2)对与春天有关节气的释义。 (3)《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词、曲或录音带。 2、 为诗画创作提供示例 (1)提供一些有诗的古画,指导学生欣赏。 (2)网络上“诗配画”、“画配诗”的作品很多,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有关网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聆听春的消息,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让我们一起寻觅春天的踪迹,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自然中的春天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配合音乐,展示一组“春”的图片。
2、以上我们欣赏到的是自然界中的美景,今天这节课,我们的同学们搜集到了更多的春的知识。
第一组展示:《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3、属于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第二组展示:
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降雨量逐渐增多。
惊蛰: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促使谷类生长。
4、学生讲述有关春天的民风民俗:
第三组展示: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到这时,古代民间就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习俗,据说从周朝就兴起了。
“打春” 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立春”;“立春一过雨水来,农田活计早安排”。使人们知道春天已经到来,农事即将开始,需要振奋精神、勤劳操作了。
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孩子们则喜欢放风筝。
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明清时期,“寒食上墓”非常盛行 。
(三)诗文中的春天
1、展示春天的成语
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风化雨 春华秋实
风和日丽 山花烂漫 万紫千红
生机勃勃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繁花似锦 欣欣向荣 草长莺飞
… …
2、诗配画:你能用一两句诗描绘下面的画面吗?
老师展示利用网络查找的有关“诗配画”和“画配诗”作品等资料,供同学鉴赏。 各组同学展示并解说其课外制作的“诗配画”或“画配诗”作品。 3、春天的美文: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4、学生讨论归纳美文中写景的特点:
(1)抓住景物特征,运用联想和想象。
(2)借用鲜明的形象来抒发情怀。
(3)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4)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描写。
(5)语言生动精炼。
5、写作练习:根据学到的写景方法,试着用一句话描写春景。
(四)心中的春天
春天是一年之始,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春。春天充满着活力和希望,正处于人生之春的你们,有怎样的感想呢?
1、任选下列句式,写出对春天的感悟:
春天有着
春天代表着
春天象征着
面对春天,我要
2、布置作业:把你刚才的感想与春天的某种景物结合起来,扩展成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结束语:
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在蓝天白云上,在红花绿草间,在我们大家的心里!每一位同学都是春天里最美的一朵蓓蕾。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永远保持青春活力,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枝繁叶茂的春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