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西昌市 2023~2024 学年度上期高二期末测试
语文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19 分)
1.C, A 偷换概念,B 说法绝对 D 理解有误
2.C,融入本土艺术元素,承担起向大众普及传统艺术精华的重任”是材料中作者提出的希
望,并不是已经做到的。
3.D 是说音乐有减轻病疾的作用。
4.①举例论证,举了在古代行军时,《义勇军进行曲》激励将士奋进的例子,证明了恰如其
分的音乐可以振奋人心。(举文中其他例子也可以)
②引用论证,引用了《毛诗序》中的话,证明了音乐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每点 2 分)
5. ①大众应该自觉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多听好的音乐,娱乐身心,缓和情绪,
陶冶情操,砥砺心志。
②音乐工作者应将中国本土艺术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守正创新,
承担起引导大众娱乐审美的责任。
③音乐类综艺节目要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
④社会应该营造好的氛围,鼓励民族音乐的发展,倡导具有时代性和正能量的音乐,促进社
会发展、团结、和谐。(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得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16 分)
6.D.“老辕马在一旁打着响鼻赞同王大鞭子的‘控诉’”错误,王大鞭子主要是对开采铁矿
毁坏山林、破坏环境感到义愤填膺,老辕马“好像表示赞同”是“我”对老辕马行为的猜测,
表现老辕马通人性。
7.D.“最重要的对于同来的人表示没有看到的不解和困惑”错误,慢行的车辆代表“我”的
沉思,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在快速前进的同时,如何给蹒跚行走的特定人群以适当的人文关怀
的思考。
8.①黄梁岗“山路特别长,也特别陡,弯弯曲曲”交代了王大鞭子和老辕马故事发生的环境,
为后文老辕马雪天救主的情节做铺垫。
②一人一马,人抽烟,马吃草的场景,描绘出传统农业文明之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画面。
③月光下的黄岗梁,一片静谧安详和矿区的喧嚣场景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代化的车轮
对传统生活碾压的深刻思考。(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可得 4 分)
9.①故事情节传奇:情节上设置悬念,开头和结尾的的“诡异事件”,老辕马两次救主,无
不充满神秘色彩,增加了小说的传奇性。
②人物经历传奇:将人物神秘化,比如少年眼中的王大鞭子,鞭子打得特别准;将老辕马人
性化,比如文中几次写老辕马善解人意,突出老辕马超乎寻常的灵性,增加了小说的传奇性。
③隐喻现实揭示主题:王大鞭子为生产队奉献了一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和老辕马再无
用武之地,成了时代的弃儿,引发读者对现代人人生困境的深思。(每点 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20 分)
10.BDE,贾谊认为这是自己做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贾谊死的时候
年仅三十三岁。
11.A,“徙”是“改任”或“贬谪”的意思。
12.C.“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错误,选项对应的内容在文章第二段,文中原句是
“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一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根据原文可以知道,
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
13.(1)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使事情变得复杂
混乱。”
(“短”,诽谤;“擅权”,独揽大权;“纷乱”,使动用法,使……变得混乱;句意。每
点 1 分)
(2)贾谊又多次上疏,说诸侯封地有的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
逢低,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数”,多次;“或”,有的;“稍”,逐渐;句意。每点 1 分)
14. 答案:①都因小人诽谤而被君王疏远理想抱负不得实现。
②都具有才华,有治国之志。因博学多才而受君王重用。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5.D,语言应是“质朴流畅,自然亲切”
16.(1)只家常话指写具体的生活事,用语质朴自然。诗中描写到客人到来用“无兼味”之
餐,和“旧醅”招待,同时邀邻翁助兴的生活画面,语言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不见深艰作
意之语。(3分)
(2)天然真致指情感的真诚恳切。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
的生活场景,显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3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7.(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C,该句上承“文字”,下启“人”。
19.①运用对比手法,将山水美和平原美进行比较,以平原人的视角阐述了平原之美,突出
了“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铺排(排比)手法,反复渲染平原之美,突出了“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强化了情
感表达的效果。(每点 2 分)
20.①第一人称:开头的“我”交代了观点表达和情感抒发的对象,结尾的“我”便于抒发
对平原的喜爱之情。
②第二人称:通过第二人称表达“你们”对山水的热爱,增强了对话意识。拉近了作者与读
者之间的距离。
③一二人称交互使用:“你们”赞美山水,而“我”爱平原,人称交替具有互动性,在对比
中客观呈现山水与平原的不同,更能表达“我”对平原的喜爱。
(每点 1 分)
21.①驭势在于因势而动;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③渐进式改革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
程。
22.渐进式的改革,不仅是一个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探索过程,更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
到面的积势过程。
四、23.写作(60 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
知其不可而为之;逆风翻盘,向阳而生;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