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汽车外形 教案【 专 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学 科 】汽车文化【教材版本】汽车文化/王明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9【 班 级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第 节【 课 题 】认识汽车外形【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是人们不断认识和追求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和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的需要。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与分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从信息中获取更多汽车历史知识,使学生会介绍不同汽车外形对消费者选择、购买汽车的影响。3.情感目标:把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课堂,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工作有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融洽的团队精神。【 课 型 】新授课【课时安排】总36第 4课时(45分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1.楔形车身2.多用途厢式汽车【教学难点】工程师们艰苦创业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 (3分钟)(播放图片)(教师提问) 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图片中是一辆什么汽车?(学生回答) 第一辆现代汽车——梅赛德斯汽车。(教师提问) 请一位学生评析前面A同学回答的正确性。(学生回答) A同学回答(不)正确。(播放图片)(教师提问) 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工人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组装福特T型汽车。(教师提问) 请一位学生评析前面B同学回答的正确性。(学生回答) B同学回答(不)正确。二、新课导入 (1分钟)(播放图片)(教师讲析) 同学们知道汽车有各种各样外形,那么汽车外形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汽车外形。三、新课展开 (40分钟)(一)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1分钟)(播放图片) 任务3 辨认汽车外形与色彩(一)认识汽车外形(教师讲析)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汽车外形●知道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是人们不断认识和追求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和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的需要。●会介绍不同汽车外形对消费者选择、购买汽车的影响。(二)讲授新课。(22分钟)(播放图片) 1.马车形车身(2分钟)(教师讲析) 1886年,德国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成功第一辆汽车,但当时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造型。(播放图片) 2.箱形车身(3分钟)(教师讲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形车,它很像一个大箱子,箱子上部装有门窗,人们把装有这类车身的汽车称为箱形汽车。(播放图片) 3.流线形车身(4分钟)(教师讲析)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1936年福特公司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形汽车。该车的散热器罩颇具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1933年,德国波尔舍把甲壳虫的自然美,如实地、天才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设计出了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甲壳虫形车身迎风阻力很小,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在这种车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为以后在车身外形设计上运用“仿生学”开创了先河。(播放图片) 4.船形车身(3分钟)(教师讲析)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形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形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整个车身造型犹如一艘船形,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形汽车。福特V8型汽车还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设计上,强调以人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适的汽车。由于船形车身使发动机前置,从而使汽车重心相对前移,而且加大了行李舱空间,使风压中心位于汽车重心之后,避免了甲壳虫形车身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播放图片) 5.鱼形车身(2分钟)(教师讲析) 船形车由于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形汽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形汽车。最初的鱼形汽车是1952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别克牌小汽车。196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顺风牌也采用了鱼形造型。针对鱼形汽车后窗玻璃倾斜太甚和横风的不稳定性,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例如在鱼形车的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鸭尾”,以克服一部分升力,这便是鱼形鸭尾式车型。(播放图片) 6.楔形车身(4分钟)(教师讲析) 1963年,美国司蒂倍克公司第一次设计出了楔形的阿本提汽车,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汽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成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播放图片) 7.多用途厢式汽车(4分钟)(教师讲析) 20世纪80 年代以后,制造商们从改变汽车的基本概念上做起了文章。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先后推出了多用途汽车。其车身造型一改轿车传统的二厢或三厢式结构概念,在小型客车(面包车)车型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使之成为既有轿车的造型风格、操纵性能和乘坐感觉等特性,又具小客车的多乘客和大空间的优点。 综观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一直在围绕着“高速、安全、舒适” 这一主题进行发展的。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汽车车身的审美也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未来汽车造型的美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完美结合将衍生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汽车艺术世界。(三)学生讨论 (15分钟)(播放图片)(教师讲析) 看过图片后,结合网上收集的资料和书本知识,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学生代表发言。预设问题:1.从图片中思考楔形车身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1)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2.从图片中思考多用途厢式车在使用概念上有哪些突破?(1)使汽车设计者突破了旧的框架,设计出从专用性到多样性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四)教师小结 (2分钟)从今天的学习探讨中,同学们知道了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是人们不断认识和追求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和满足空气动力学要求的需要。知道了不同汽车外形会对汽车消费者产生重要影响。提高了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布置作业】 (1分钟)请同学们上网或去图书馆查寻、收集有关汽车外形与色彩方面新技术、新发明的资料。【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