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羧 酸 课件(共25张PPT)-《有机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羧 酸 课件(共25张PPT)-《有机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 酸
8.1
羧酸衍生物
8.2
油 脂
8.3
碳酰胺
8.4
第八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 酸
8.1
你知道苹果、香蕉、菠萝等水果为什么有香味吗?食醋有哪些妙用吗?
8.1 羧 酸
引 言
羧酸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官能团: 羧基
简写成: —COOH
通式: R—COOH
羧基中的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后的化合物称为羧酸衍生物,一般是指酰卤、酸酐、酯、酰胺四类化合物。
8.1 羧 酸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羧酸的分类
① 按烃基不同:
脂肪族羧酸
芳香族羧酸
羧酸
脂环族羧酸
饱和羧酸
不饱和羧酸
② 按—COOH数目:
羧酸
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
多元羧酸
8.1 羧 酸
脂肪族羧酸 饱和羧酸 一元羧酸 二元羧酸
CH2COOH HOOC-COOH
乙酸(醋酸) 乙二酸(草酸)
不饱和羧酸 CH2=CH-COOH HOOCCH=CHCOOH
丙烯酸 丁烯二酸
脂环族羧酸
环已烷羧酸 1,3-环己烷二羧酸
芳香族羧酸
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
羧酸的分类见下表:
8.1 羧 酸
⑤ ⑥
①③⑦
① ② ⑤

思考题:
下列羧酸属于芳香酸的有 ,属于饱和脂肪酸的有 ,属于一元酸的有 ,属于饱和一元脂肪酸的有 。







8.1 羧 酸
8.1 羧 酸
2.羧酸的命名
羧酸的命名法一般分为俗名和系统命名法两种。
(1)俗名
由于羧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中,所以俗名一般是根据它们的最初来源来命名。如,甲酸最初是从一种蚂蚁中得到,故称为蚁酸;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因此又叫醋酸;苯甲酸存在于安息香胶中,因此称为安息香酸。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羧酸的俗名。
HCOOH CH3COOH CH3CH=CHCOOH
甲酸 乙酸 2-丁烯酸
蚁酸 醋酸 巴豆酸
HOOC-COOH
乙二酸 苯甲酸 3-苯基丙烯酸
草酸 安息香酸 肉桂酸
8.1 羧 酸
(2)系统命名法
羧酸的系统命名原则和醛相似,即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酸”。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羧基碳原子一端开始。书写名称时要注明取代基的位次。例如:
若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则应选择同时含羧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羧基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不饱和键的种类称为“某烯(炔)酸”, 不饱和键的位次写在名称前。例如:
CH3CH2CH=CHCOOH
2-戊烯酸 2-甲基-3-丁炔酸
4-甲基戊酸 4-甲基-2-乙基戊酸
5 4 3 2 1
5 4 3 2 1
8.1 羧 酸
芳香族羧酸和脂环族羧酸命名时,以芳环或脂环作为取代基。例如:
3-环戊基丁酸 苯乙酸
二元羧酸命名时,选择包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根据主链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二酸”;芳香族和脂环族二元酸则须注明两个羧基的位次。例如:
丁二酸 邻苯二甲酸 1,3-环己甲酸
8.1 羧 酸
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的有机酸,它可以轻松瓦解肌肤表面多余的皮脂,同时抑制皮脂过量分泌;对于痘痘也有较强的溶解作用,它改善毛囊壁不洁净的状态,帮助皮脂从毛孔中顺利排除,同时借由抑菌的特性快速收干痘痘。水杨酸能够使老化角质细胞从肌肤表面快速脱落,从而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恢复肌肤细致的触感。另外,水杨酸能辅助其他酸类美白成分的渗透。水杨酸的球棍模型如右图所示。
知 识 窗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
1. 甲酸、乙酸、丙酸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含4~9 个碳原
子的饱和一元脂肪酸具有腐败气味的油状液体,癸酸 以上为蜡状固
8.1 羧 酸
体; 二元羧酸和芳香酸都是结晶固体。
2. 低级羧酸可与水混溶,羧酸的溶解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3. 熔点、沸点随羧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羧基和受羧基影响变得较活泼的α-H原子。羧基是由羰基和羟基相连而成的一个整体,但羧基的化学性质并不是羰基和羟基的简单加和,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1. 酸性
羧酸在水中能离解出氢离子而呈现出酸性,并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RCOOH + H2O RCOO- + H3O+
8.1 羧 酸
多数一元羧酸的pKa在3.5~5之间,羧酸和无机强酸相比属于弱
酸,但羧酸的酸性大于碳酸(pKa=6.78)、苯酚(pKa=9.89)。
羧酸能与NaOH、Na2CO3、NaHCO3等作用生成盐,实验室中可
根据与Na2CO3、NaHCO3反应放出CO2的性质,来鉴别羧酸。
2. 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可被卤原子(—X)、酰氧基( )、烷氧基(—OR)及氨基(—NH2)取代,分别生成酰卤、酸酐、酯和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1)酰卤的生成 羧酸(甲酸除外)与PCl3、PCl5、SOCl2(亚硫酰氯)等作用时,分子中的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生成酰卤。如:
8.1 羧 酸
(2)酸酐的生成 羧酸(除甲酸外)在脱水剂(五氧化二磷、乙酸酐等)作用下分子间发生脱水,生成酸酐。例如:
(3)酯的生成 在强酸(如浓H2SO4、干HCl等)的催化作用下,羧酸与醇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8.1 羧 酸
(4)酰胺的生成 羧酸与氨或胺反应,生成羧酸铵盐,铵盐受热失水得到酰胺。例如:
3. 脱羧反应
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羰基碳和α-C原子之间( )键的断裂,脱去羧基的反应,叫脱羧反应。
4. α-H的卤代反应
羧酸分子中的α-H受羧基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性,在催化剂(如红磷、碘、硫等)的作用下,能被氯或溴原子取代,生成α-卤代酸。例如:
8.1 羧 酸
控制反应条件和氯的用量,可以得到一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
5. 还原反应
羧基虽然含有碳氧双键,但在一般条件下不易被还原,只有在强还原剂(如LiAlH4)作用下,才能将其还原为伯醇。
而对于不饱和羧酸,氢化铝锂只还原羧基,不还原碳碳双键。
8.1 羧 酸
四、重要的羧酸
安息香酸 醋酸 水杨酸
蚁酸 柠檬酸
8.1 羧 酸
1. 甲酸(HCOOH)
甲酸俗称蚁酸(如图8-1所示),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相对密度1.22,沸点100.8℃,具有较强的酸性(pKa1=3.76),是酸性最强的饱和一元酸。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使用时应避免与皮肤接触。可与水混溶,易溶于乙醇、乙醚、甘油等有机溶剂。
甲酸的结构比较特殊,分子中同时具有羧基和醛基的结构。
图8-1 甲酸
8.1 羧 酸
甲酸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既具有羧酸的性质,又具有醛的性质。例如,甲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还原性,不仅可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还能被托伦试剂、斐林试剂等弱氧化剂氧化。
2.乙酸 ( CH3-COOH )
8.1 羧 酸
乙酸俗称醋酸,有强烈刺激性酸味的无色液体,纯乙酸温度低于16.5℃时凝成冰状,又称冰醋酸。医药上常用乙酸稀溶液作为消毒防腐剂,应用“食醋消毒法”预防流感。
3.乙二酸
乙二酸通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于多种草本植物中,俗称草酸。是最简单的二元羧酸。乙二酸酸性比一元酸强,有还原性,易被高锰酸钾氧化。
8.1 羧 酸
纤维 医药 农药
染织 食品添加剂 涂料
小知识 —— 乙酸的用途
8.1 羧 酸
4.苯甲酸
结构简式:
俗称安息香酸,是最简单的芳香酸。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乙醇和乙醚中。其酸性比一般脂肪酸(甲酸除外)的酸性强。苯甲酸及其钠盐常用作防腐剂,还可用作治疗癣病的外用药。
5. 邻羟基苯甲酸
结构简式:
邻羟基苯甲酸俗称水杨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晶体,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是合成医药和染料的原料。
8.1 羧 酸
思考题: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甲酸、乙酸
2.乙醛、甲酸
3.甲酸、丙酸、乙二酸
8.1 羧 酸
1. 熟悉羧酸的结构特点及其分类;
2. 知道羧酸的命名方法;
3. 认识羧酸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4. 熟悉羧酸的化学性质;
a. 酸性;
b. 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
c. 脱羧反应;
d. α-H的卤代反应;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