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三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知能坐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体会“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认识发展历程;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科学精神:正确区分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正确认识感性具体的含义和局限性,理解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关系
公共参与:树立创新意识
基础课
考点 推动认识发展
【核心提炼】
一、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1.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1)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2)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对立 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统一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深度梳理】
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2.辩证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2)坚持辩证否定观
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
二、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1.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含义 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环节 通过感官感知,是认识的起点 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局限 性 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对事物的认识不完全 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1)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起点 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即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桥梁 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终点 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感性具体、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之间的关系: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深度学习】
感性具体与思维具体的关系
感性具体 思维具体
区别 地位 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认识的发展和升华
意义 感性具体是由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前提和准备 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联系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经过科学的思维抽象和正确地选择思维上升环节,感性具体能够上升为思维具体
【易错明辨】
1.思维抽象就是抽象思维。
提示: 错误。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2.感性具体是错误的,思维具体是正确的。
提示: 错误。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因此,二者都有可能正确,也都有可能错误。
3.认识发展的最终成果要落在思维具体上。
提示: 正确。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要最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考向演练】
考向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样题1】(2022·山东临沂·一模)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成为节目爆点。《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自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者将画作中的青绿设色“抽离”为一群女性人物形象,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层峦叠嶂的概念,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只此青绿》对美的呈现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从思维的角度看,该创作(  )。
①正确把握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②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点”上是其成功的关键 ③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并进行了迁移和想象 ④起于直观具体的表象,终于思维抽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只此青绿》正确把握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并进行了迁移和想象,①③符合题意。“表达了层峦叠嶂的概念,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表明《只此青绿》的创作并不是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点”上,②排除。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终于思维抽象”的说法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截然分开,④错误。
【方法技巧】
排错:“表达了层峦叠嶂的概念,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表明《只此青绿》的创作并不是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点”上。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直选:《只此青绿》正确把握了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并进行了迁移和想象。
【类题1】进行科研工作时,科研专家需要反复分析问题、多次试验、随时复核复查。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能固守既得成功,止步不前。这启示我们(  )。
①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大胆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彻底否定原有的思想观念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坚持做到对历史否定和对现实肯定 ④坚信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尊重从内部成长起来的新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科研专家需要反复分析问题、多次试验、随时复核复查”说明要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大胆突破与实际不符的成规陈说,①正确。如果原有的思想观念符合现实要求,就不能彻底否定,而要批判地继承,②错误。对历史和现实应既肯定又否定,③错误。“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能固守既得成功,止步不前”要求我们坚信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尊重从内部成长起来的新事物,④正确。
考向2 认识发展的历程
【样题2】(2022·山东·9)习近平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目的、特色、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体现了(  )。
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 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 ③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 ④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未涉及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③排除。习近平通过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对人民民主的思考,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说明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②④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排错: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只能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直选:习近平通过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对人民民主的思考,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说明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
【类题2】对玫瑰和百合花,有的人认为是爱情和幸福的象征;有的人认为是治疗疾病的良方(玫瑰具有祛斑、养颜、消炎等药用价值;百合花可以润肺、清火、安神,具有治疗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和湿疹等功效);还有的人认为玫瑰和百合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是吉祥之花。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
B.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也就不同
C.理想化环节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D.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
  【答案】 B
【解析】 不同主体的抽象定义不同,这是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同,对玫瑰花和百合花的认识也就不同,选B。A、C、D表述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新情境 新视角】
  在我国的国徽图案中,五颗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国徽整体象征意义的认识在思维过程中属于(  )。
A.感性具体 B.思维抽象
C.思维具体 D.感性认识
  【答案】 C
【解析】 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仅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属于综合性的感性认识,A、D错误。思维抽象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属于分离性的理性认识,B错误。把五角星、天安门、齿轮和谷穗等各部分的象征意义按其内在联系综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揭示出我国国徽的象征意义,属于整体上的理性认识,属于思维具体,C正确。
培优课 课题——中华民族的航天梦
时事材料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组合体管理等各项任务。
①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②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工程全线充分发扬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弘扬“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始终坚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战绩,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信息提取:①辩证否定。②认识发展的历程。
思考作答
主题一:辩证否定
1.模拟高考角度一:如何进行辩证的否定
主题二:认识发展的历程
2.模拟高考角度二:思考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特点。
  【答案】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2.①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对事物的认识不完全。②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③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