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学案(含解析) 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三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知能坐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明晰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内涵、外延的含义和关系;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方法和规则;正确运用概念,提高思维能力
基础课
考点 概念与明确概念的方法
【核心提炼】
一、概念的概述
1.概念的含义
事物的属性 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 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概念的含义 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表达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2.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3)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
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
相容 关系 全同关系 A:有心脏的动物 B:有肾脏的动物
属种关系 或种属 关系 或 A:哲学 B:中国哲学或A:马 B:动物
交叉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
不相容 关系(全 异关系) 矛盾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
反对关系 A:高档 B:低档
  二、明确概念的方法
1.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又称真实定义、实质定义。
(2)公式:定义项=种差+属概念。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子项 种差/本质属性 属概念/母项
人 是 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 动物
  (3)规则
规则 错误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
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
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定义”
定义不能用比喻 “比喻定义”
  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1)含义: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2)构成:在划分中,被划分的类叫作划分的母项,划分得到的各子类叫作划分的子项。把母项划分为各子项,是依照某一或某组属性进行的,这种或这组属性叫作划分的根据、标准或原则。
(3)要求:对于同一个类,可以依照不同的根据进行不同的划分。划分也可以连续进行多次。
(4)规则
规则 错误 举例
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 按年龄段,人分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
“多出子项” 文学分为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和美术
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实数分为整数、分数和无理数
【易错明辨】
1.同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
提示: 错误。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2.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
提示: 错误。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
3.划分不是将整体分为几个部分。
提示: 正确。分解是将一个整体分为几个部分,划分是将一个属分为几个种;分解后的部分不再体现整体的基本特征,划分后的种仍然体现属概念的基本特征。
【考向演练】
考向1 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样题1】(2022·山东·二模)在“概念的概述”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时,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沈阳”和“辽宁省省会” 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马”和“动物”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 ③丙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 ④丁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马”和“动物”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②错误。比赛可能会出现“输”“赢”和“平”三种结果,因此“输”和“赢”是反对关系,③错误。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沈阳”和“辽宁省省会”,①正确。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④正确。
【方法技巧】
排错:“马”和“动物”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输”和“赢”是反对关系。
直选: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沈阳”和“辽宁省省会”。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
【类题1】某学习小组学习了“概念”的相关知识后,联系学习实际分析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有(  )。
① 全同关系,S:市场机制与P:“看得见的手”
② 属种关系,S:社会救助与P:社会保险 ③ 矛盾关系,S:实体经济与P:虚拟经济 ④ 反对关系,S:劳动性收入与P:转移性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市场机制强调市场,“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宏观调控,二者不是全同关系,①错误。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二者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属于矛盾关系,③正确。劳动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属于反对关系,④正确。
考向2 明确概念的方法
【样题2】(2022·海南·一模)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定义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①生命是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②矩形是四边和四角皆相等的四边形 ③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④您的笑容就像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②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④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均排除。“生命是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和“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都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即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①③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排错:②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④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
直选:“生命是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和“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都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即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类题2】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漫画《你是谁》中的小男孩(  )。
你是谁
①既说“知道”,又说“不知道”,违反了同一律 ②用“你是最美的逆行者”替换“你是谁”,偷换了概念 ③知道的“你”和不知道的“你”不是同一个概念 ④明确了“你”与“最美的逆行者”之间的种属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既说“知道”,又说“不知道”,违反了矛盾律,①错误。用“你是最美的逆行者”替换“你是谁”,偷换了论题,②错误。依题意可知,知道的“你”是指最美的逆行者,而不知道的“你”是指具体某个人究竟是谁,即叫什么名字,因此,知道的“你”和不知道的“你”不是同一个概念,也表明《你是谁》中的小男孩明确了“你”与“最美的逆行者”之间的种属关系,即“你”是种概念,“最美的逆行者”是属概念,③④正确。
【新情境 新视角】
  逻辑学与哲学密不可分,我们应该用逻辑学来辅助哲学学习。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对立关系 ③“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 ④“我们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一个关系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物质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此①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符合题意。②中两个概念的内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都是围绕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外延是矛盾关系,不符合题意。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符合题意。④是一个性质判断,而不是关系判断,不符合题意。
培优课 课题——明确“疫情”概念
时事材料
①疫情是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②一般分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二类动物传染病和三类动物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是指被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信息提取:①明确内涵的方法。②明确外延的方法。
思考作答
主题一:明确内涵的方法
1.模拟高考角度一:“疫情”这一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主题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2.模拟高考角度二:请说明“重大动物疫情”这一概念的外延。它由哪些方面构成
  【答案】 1.疫情是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疫情”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是定义项。
2.重大动物疫情一般分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二类动物传染病和三类动物传染病。明确概念的外延运用划分的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重大动物疫情”是母项,“一类动物传染病”“二类动物传染病”“三类动物传染病”都是子项。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