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学案(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学案(含解析)2024年高考政治部编版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 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
【知能坐标】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1.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政治认同:理解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支持我国在联合国所采取的行动;理解二十国集团、金砖机制等的发展历程,认同中国更好地利用这些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的新贡献
科学精神:正确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全面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理解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职能和作用
公共参与:关注中国倡议建立的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理解中国不但加强与主要国际组织的联系,而且积极推进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
基础课
考点一 中国与联合国
【核心提炼】
一、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作用
(1)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2)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①通过与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特别是安理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积极推动多起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②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③在国际军控、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中国努力维护现有多边条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支持发挥联合国在防扩散领域的核心作用。
(3)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①中国连续担任经社理事会理事国,积极参与经社系统的重要国际会议和其他活动,并承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②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③中国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在人权事务上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人权对话。
(4)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二、中国在联合国改革方面的主张
1.中国主张改革应有利于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
2.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易错明辨】
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提示: 错误。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2.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提示: 错误。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表明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3.联合国的改革要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提示: 正确。我国主张联合国的改革应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即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考向演练】
考向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样题】(2023·山东·高三开学考试)2022年6月,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0届会议上代表30多国作共同发言时指出,近年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政治化和对抗性不断上升,虚假信息甚嚣尘上,严重背离人权理事会成立初衷,我们对此深表关切。多边人权机构应成为合作对话的平台,而不是分裂对抗的场所。这表明(  )。
①联合国专门组织总是积极推进人权事业发展 ②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③我国呼吁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践行多边主义 ④我国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近年来,人权理事会政治化和对抗性不断上升,“联合国专门组织总是积极推进人权事业发展”说法过于绝对,①错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中国代表作共同发言说明我国在发展世界人权事业中的积极作为和大国担当,表明我国呼吁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
排错:近年来,人权理事会政治化和对抗性不断上升,“联合国专门组织总是积极推进人权事业发展”说法过于绝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说法过于绝对。
直选:中国代表作共同发言说明我国在发展世界人权事业中的积极作为和大国担当,表明我国呼吁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践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国际人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类题】2022年1月2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发布白皮书《粮食体系转型——国家引领创新之路》,就如何应对全球性风险,创新全球粮食系统,构建更高效、更包容、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粮食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了更好地解决此问题(  )。
①联合国发展系统应在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更多贡献 ②中国将全力协助联合国并在创新全球粮食发展系统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联合国应敦促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④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经济社会系统的活动,并坚持互利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为建立新的全球粮食发展模式,构成庞大、复杂的联合国发展系统,应在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更多贡献,①正确。中国将全力协助联合国并在创新全球粮食发展系统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②错误。联合国应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③错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经济社会系统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④正确。
【新情境 新视角】
  联合国海洋大会是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会议。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于2022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旨在鼓励国际社会采用可持续方案管理海洋,以应对海水酸化、污染、非法捕捞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海洋问题。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全会和互动对话议题会,举办了以“促进蓝色伙伴关系,共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边会,并合作举办了一系列边会活动。这表明(  )。
①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效平台 ②中国为人类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联合国作为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具有超国家性质 ④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联合国海洋大会的举办说明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效平台,①正确。中国代表团参与全会和互动对话议题会,举办了以“促进蓝色伙伴关系,共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边会,说明中国为人类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推动构建发展人类共同体,②符合题意。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并且国际组织不可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③错误。“加强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说法错误,④排除。
考点二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核心提炼】
一、二十国集团
建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特点 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作用 二十国集团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能源、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中国 与二 十国 集团 地位 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作用 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二、金砖国家
产生 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
作用 金砖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与 金砖国 家 ①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②2017年,中国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在总结金砖合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并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举办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
特点 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从2013年开始,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均由主席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三、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SCO)
成立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作用 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
成立 亚投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于2016年1月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作用 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运作 原则 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目标 精简、廉洁、绿色
特色 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易错明辨】
1.二十国集团作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仅仅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维护地域利益平衡。
提示: 错误。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因此其不仅仅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2.金砖国家是我国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平台。
提示: 正确。我国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与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3.亚投行建立的目的是为全球各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提示: 错误。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考向演练】
考向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样题】(2022·山东青岛·二模)从2006年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外长首次会晤以来,金砖国家合作成果不断落地,2000年至2020年期间,金砖国家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从8.3%提升至17.5%,研发合作往来密切,地区和平稳定、生物安全、反恐及网络安全等也成为合作的关键点。由此可见,金砖国家(  )。
①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政治联盟 ②将成员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③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践行多边主义 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奉行不结盟政策,①不选。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不选。材料表明金砖国家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践行多边主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③④入选。
【方法技巧】
排错: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奉行不结盟政策。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直选:材料表明金砖国家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践行多边主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类题】中国积极响应并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G20)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成为G20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在帮助欠发达国家应对疫情冲击、共建繁荣世界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体现了(  )。
A.中国积极践行大国担当,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优先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
C.G20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平等、合作、共享是G20成员普遍认同的全球治理观
  【答案】 A
【解析】 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不等于优先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G20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中国坚持平等、开放、合作、共享,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但这并不是G20所有成员普遍认同的,B、C、D错误。A正确。
【新情境 新视角】
  亚投行在第六届理事会年会上宣布,到2023年7月1日,所有投资项目将实现与《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完全保持一致,并承诺将加大气候融资力度,预计到2030年,累计气候融资总额将达到500亿美元。亚投行在绿色投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所投资项目的绿色评估。会后,亚投行对其投资项目进行应用测试,以确保其项目尽调和技术分析能够符合《巴黎协定》中所规定的各项关于低碳、气候适应性方面的目标。材料表明(  )。
①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符合亚投行的目标 ②亚投行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 ③绿色投资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④亚投行的成立旨在为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贷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符合亚投行的目标;也表明绿色投资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能够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①③入选。“全球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已经形成”说法不符合事实,价值共识尚未形成,②错误。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而不是为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贷款,④错误。
培优课 课题——聚焦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
时政热点
①2022年6月23日晚8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正式拉开帷幕。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金砖五国领导人围绕会晤主题深入交流、畅所欲言,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会晤非常成功,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在习近平主席主持和引领下,金砖国家领导人围绕‘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②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就金砖合作提出四点倡议,强调要和衷共济、合作发展、开拓创新、开放包容,为构建金砖高质量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引起各方强烈共鸣。”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金砖国家在历史发展关键当口作出正确选择,采取负责任行动,对世界至关重要。在会晤中,五国领导人认为,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下,金砖国家应该加强团结,发扬金砖精神,巩固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把金砖合作提升到新水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各方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强有力领导下,中国作为2022年金砖主席国,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推动金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深化了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了金砖国家的影响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作出新贡献。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围绕多边主义、国际公平正义、抗疫合作、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表明了金砖国家的共同立场,推动了金砖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并就下一阶段金砖合作作出规划。
习近平主席指出:“新形势下,金砖国家更要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今年,我们首次邀请嘉宾国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新成立的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明确开放性原则。本着循序渐进原则,我们还在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金砖+”活动,为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搭建了新的合作平台。近年来,不少国家提出希望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引入新鲜血液,将为金砖合作带来新活力,也将提升金砖国家代表性和影响力。今年,我们在不同场合就扩员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应该推进这一进程,让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早日加入金砖大家庭。”
信息提取:①国际组织。②中国与国际组织。
思考作答
主题一:国际组织
1.模拟高考角度一:分析金砖国家加强合作的意义。
主题二:中国与国际组织
2.模拟高考角度二:说明中国方案为什么能为金砖合作实现新的飞跃指明方向。
  【答案】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有利于维护其共同利益。②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金砖国家为新兴市场国家在各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促进了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③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加快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进程,金砖国家分布于亚、欧、美非四大洲,都是经济规模庞大、经济体系完整的国家,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④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建立国际新秩序,五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发言权也在增大,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
2.①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开放型经济,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金砖国家只有开放合作,才能相互受益、共同繁荣。②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才能整体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③任何国家在维护、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坚持包容性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造福各国人民。④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能为金砖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