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序号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授课时数 1 授课形式 授课日期授课章节 名 称 项目八 汽车的发展 任务一 关注汽车公害使用教具 1、设备:多媒体设备 2、工具:必要文具 3、资料:教材、搜集的相关资料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会带来哪些公害。 了解汽车对交通的巨大影响。 了解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减少汽车对交通的不良影响。 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汽车带来的公害。 能掌握减少汽车对交通的不良影响。 能掌握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能掌握如何环保驾驶。教学重点 汽车会带来哪些公害等相关内容。教学难点 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等相关内容。更新、补充 删节 内容 无课外练习 1、搜集下次学习资料 2、完成项目测评教学后记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提问(5分钟) 引入新课(30分钟) 小结(3分钟) 作业(2分钟) 任务一 关注汽车公害 不知从何时起,环保成了人们永恒的话题,很难统计每天全球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但是它绝对是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角色。也不知从何时起,中国每天死亡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悄无声息的超过了300个。目前,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城市交通堵塞与汽车污染等一起被称为汽车公害。 一、创造安全舒适的汽车社会 (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交通安全的主角 为防止交通事故,不仅是驾驶员,包括所有乘坐汽车的人、行人、摩托车或自行车骑行者等在内,汽车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思考安全,遵守规则,做出正确的行为,比什么都重要。同时,研发高安全性汽车、建造不容易发生事故的安全的道路和设备,也非常重要。 1、交通安全对策 (1)引发事故的三个要素 ①驾驶汽车的人和行人的意识和行动; ②汽车本身的特性和结构; ③道路环境和自然条件等。 (2)针对三要素分别采取措施 为实现安全、舒适的汽车社会,汽车行业研究汽车本身的预防事故技术,并推动研发工作。如今已诞生了很多技术,收到了很大成效。汽车行业还在人和道路环境方面,与交通安全推进机构和团体、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为实现更加安全的汽车社会,开展各项工作。 (3)三要素和三安全 ①预防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 ②碰撞时安全:减轻事故发生瞬间的伤害; ③碰撞后安全: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机制。 (4)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交通安全活动 2、道路环境相关措施 道路环境指的是路宽、视野、路面情况、交通流量以及信号灯、护栏等安全设施。同时还包括针对大雨、大雪、台风等自然灾害采取的措施。道路环境的完善和改进,是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事故伤害的关键所在。汽车行业在道路环境方面也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各种完善和改进道路环境的建议。 (二)制造更加安全的汽车 交通事故在大雨和大雪、台风等恶劣天气下以及视线不好的道路和急转弯处也容易发生。同时,驾驶员的技术欠缺和不注意(这些都是不应该发生的)也是酿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各汽车厂商正在研发高安全性汽车,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汽车都安全。 1、防止发生事故的预防安全技术 (1)车间距自动维持驾驶技术 (2)防抱死系统ABS (3)接近报警装置 (4)刹车助力系统 (5)车辆周边视野信息提供装置 (6)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2、当发生事故时的碰撞安全技术 (1)安全带 (2)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身 (3)高强度车厢 (4)安全气囊 (5)主动头枕 (6)减轻对行人伤害的车身 3、运用电子工程技术的高级安全汽车(ASV) 如何让汽车自身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防止交通事故,为此,汽车厂商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其中用到的电子工程技术,包括:摄像头、扬声器、传感器等。 (1)自适应前照明系统(AFS) (2)车道维持支持控制装置 (3)夜视系统 (4)减轻碰撞伤害的刹车 (三)、智能道路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在研发道路时,人们不仅考虑如何防止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同时,还在着力研发能为汽车提供各种信息的道路。这就是被称之为ITS的智能道路交通系统。ITS使用了摄像头、传感器、互联网等电子工程学技术,将人与汽车、道路联系在一起,力求建设更加安全和舒适的汽车社会。 ITS的主题有三个。 1、安全 放心。建设交通事故率为零的安全的道路交通社会是全球人类的共同目标。在我国,每天死亡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早已悄无声息的超过了300。 2、环境 效率。力求实现交通拥堵为零,并大幅削减CO2排放量。 3、舒适 便利。汽车连上互联网,可在必要的时候了解各种道路信息及旅游信息。 二、保护地球环境 (一)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1、汽车排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汽车排放是指发动机在燃烧做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包括 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它们主要通过汽车排气管排放,将近 45%的 HC 和极小数的其他污染物质则由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 一氧化碳是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远远强于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所以一氧化碳削弱了血红蛋白向人体组织输送氧的能力,影响神经中枢系统,严重时造成中毒死亡。 碳氢化合物是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不完全和燃料挥发形成的。它包括多种烃类化合物,部分烃类化合物有致癌性,进入人体后产生慢性中毒。 氮氧化物是在发动机内,空气中的氮和氧发生反应形成的多种化合物。氮氧化物可在大范围内形成多种环境、健康问题。它与空气中的水、氨及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含硝酸的细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进入肺的深处,损害肺组织,引起或加重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并加重心脏病人的病。 PM 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主要成分是碳烟,上面附有大量化学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期停留。柴油机产生的 PM 最为明显,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2、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温室效应、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 (1)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其中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中新增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温室效应有下列危害:一是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二是海平面上升;三是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四是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2)酸雨 酸雨一般泛指 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到污染的一种表现。形成酸雨的基本原因主要与煤炭和石油燃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工业生产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物有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分别转化成硫酸和硝酸,混入雨水或雪水中,使其酸度增加。酸雨的危害是巨大的,会诱发出各种呼吸道疾病、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建筑材料,为此有人将酸雨称之为“空中死神”。 (3)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的烃和氮氧化合物等为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出种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它刺激眼睛和咽喉,严重时破坏人体呼吸系统,并对植物和橡胶物品有害。 光化学烟雾污染可以说是大气污染物中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其对人体、植物、材料等危害程度远比酸雨大得多。 3、汽车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汽车除了产生危害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尾气排放外,还会产生大量噪音。有调查表明,汽车产生的噪音已经占到了城市噪音的70%。虽然噪音没有污染物,在空气中传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对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干扰,影响人们交谈、思考,影响人的睡眠,使人产生烦躁、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分散注意力,引起工作事故,更严重的情况是噪音可使人的听力和健康受到损害。汽车噪音不仅影响车外的人,还会增加驾驶员和乘员的疲劳,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 汽车噪音的主要来源,一是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二是汽车发动机、排气管、汽车传动系统的声音。三是汽车喇叭、风阻和刹车、减速带及承载物撞击引起的车辆振动的声音。 4、车内污染 由于汽车制造商为追求更好的效果,更柔软的装饰面板、手感更好的贴面材料都是通过对原材料加入添加剂、有机溶剂等达到的,这些添加剂、有机溶剂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除新车本身散发的有害物质外,还有其他的污染源也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下降,如车用空调蒸发器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所产生的胺、烟碱等有害物质等。 所有这些有害物质弥漫在车内狭小的空间里,导致车内空气质量变差,影响驾乘人员健康。 5、报废汽车对环境的危害 报废汽车会产生废钢、蓄电池、废机油和化工产品等废物及不可分解的塑料件等,如不正确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目前由于和汽车报废标准、报废程序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在制订还是执行方面都不够严格细致,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不按规定回收有害物质,不仅对作业区的工人有危害,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减少汽车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为使人类、地球和汽车永远和平共处,必须致力于环境保护。 1、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加强行政管理,减少汽车排放 2、汽车制造企业对减少汽车污染的措施 (1)提高燃油品质 (2)研究开发新的动力装置 (3)汽车轻量化和减少空气阻力 (4)改进现有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性能 (5)汽车零部件大量采用可回收的原材料 (三)、 环保驾驶、保护环境 1、轻踩油门,缓慢起步只需比平时缓慢起步。 2、尽量减少加速和制动的次数 3、提前松开油门积极使用发动机制动器。 4、少开空调,勿让车内过凉 5、避免无谓怠速 6、正确进行暖机 7、充分运用道路交通信息 8、及时检查轮胎气压 9、减轻车载 10、注意停车地点 1.了解汽车会带来哪些公害。 2.了解汽车对交通的巨大影响。 3.了解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4.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减少汽车对交通的不良影响。 5.知道应从哪些方面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 6.知道如何环保驾驶。 1、搜集下次学习资料。 2、完成项目测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