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语文三上第七单元大单元解析与规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统编版语文三上第七单元大单元解析与规划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三年级 单元 七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课程标准 教材内容安排: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教材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三篇课文围绕“人与自然”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感受和热爱大自然。本单元课文体现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在文学作品中观察和感受自然”的要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动的语言,如精准的动词、四字词语、拟声词、拟人化的语言、多种修饰语连用的句子等。课后练习也指向体会、积累生动的语言。如《大自然的声音》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试着写几句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课后练习让学生读一读描写大自然的语句,体会生动的语言,并仿照课文写一写;《父亲、树林和鸟》课后练习让学生读多种修饰语连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选择一句抄写下来。以上练习都指向对文学语言表达的训练。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学习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口语交际关注身边“小事”和习作内容“我有一个想法”,都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可创设多种学习实践活动和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读书、感悟、积累、表达、记录等方法,形成语文能力和审美直觉,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程标准要求: 【识字与写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生字。 【语言与积累】◎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美文。 ◎通过朗读背诵、归类摘抄,积累生动的语言,动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阅读与鉴赏】 ◎能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在阅读时展开联想和想象,欣赏“生动的语言”的文学之美,获得丰富的、独特的感受和审美体验,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辨析对文中人物的判断。 【表达与交流】 ◎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内容 教学要点教学建议 21.大自然的声音本课描写了大自然中,风、水和动物带给我们的声音,重点是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1. 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感情诵读,感悟语言的美。 22.读不完的大书本课作者介绍了大自然中的景物,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情诵读,感受语言的生动。 23.父亲、树林和鸟本课作者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的具体表现。重点是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1.通过分析关键词、重点句,感受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美好感情 2.感情诵读,感受语言的生动。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主题是《身边的“小事”》,交流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重点是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1.借助图片了解身边的小事。 2.小组合作,交流评价、总结。习作本次习作主题是《我有一个想法》,写写你对关注的问题的看法和改进建议,重点是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并写一写。语文园地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摘抄的方法和好处,学习“得”字短语,正确美观地书写带有撇捺的汉字,积累古诗《采莲曲》。重点是掌握摘抄的知识,积累字词和古诗。1.指导学生用发现法和探究法来学习摘抄、积累字词。 2.借助图片学习理解古诗。
人文主题 大自然赐给我们了很多珍贵的礼物
语文要素 1.要素单元分布: 课文关注语文要素的横向联系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描写声音词语的生动父亲树林和鸟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读不完的大书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语文园地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单元要素纵向比对: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要素脉络:从“关注”到“感受”、“积累”再到“体会”要求逐渐提高,实现了从认识到初步 理解的递进。从“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到“生动的语言”再到“优美生动的语句”关注内容更加具体,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语言的把握能力。
重难点 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妙,语言生动、优美。《大自然的声音》写了风、水以及动物带给我们的美妙声音。《父亲、树林和鸟》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树林的美景。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积累语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积极的搜集、整理资料,对周固充满了好奇心,逐渐树立了实践创新的精神。这个单元课文在写法上很符合三年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文章贴近生活充满生活趣味,符合孩子们天真烂 漫的性格特点 《父亲、树林和鸟》中,父亲、树林和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课题便能引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每个孩子 都有质疑、解疑的追求,在读父子的对话,深深理解父子的对话中,孩子们不断产生 疑问:为什么没有鸟飞,没有鸟叫,没有鸟味,父亲却知道林中有鸟 为什么在最快活的时刻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父亲如此了解鸟的方方面面 所有的疑问都将激励着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去,让人领略到人与自然本应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反复通读,用心体味,就会对文本产生更多更深的感受。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但本篇课文的易错字较多,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指导。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珍爱自然 计划(9-11)课时
大任务:走进大自然探索无穷乐趣
任务一 观赏自然之画,感悟语言的美好 (2)课时
活动1 我能发现,寻找哪些好玩的东西
活动2 我会欣赏,体会语言的生动多彩
活动3 我来背诵,来往于分享生动的语言
任务二 听自然之音,积累生动的语言 (2)课时
活动1 听一听,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
活动2 抄一抄,给生动的语言归类。
活动3 用一用用上拟声词语描写声音
任务三 品自然之情,运用生动的语言 (3)课时
活动1 找一找,哪些语言算生动
活动2 想一想,父亲是不是猎人
活动3 写一写,看图画描写景物
任务四 拓展自然形态,联结生动的语言 (4)课时
活动1 在课文里找一找,生动的语言真不少
活动2 到生活中看一看,细心观察少不了
活动3 在写作时候用一用,我能写生动的语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