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9年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 贾佑灿本学期我依据《新课程标准》,以《浙江省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为纲,结合近三年温州的中考试卷,参考浙江省其他市的中考试卷,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如下的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夯实七—九年级的数学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思和推理能力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信心,继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二、复习要求: 1.抓住一个“基”字、追求一个“效”字(1)知识基础化,问题系列化 (2)设置问题串,知识连成片2.强化一个“精”字、兼顾一个“层”字(1)以题带知识,应用促理解 (2)链条一环环,题目变变变3.立足一个“透”字、注重一个“练”字(1)多一些指导,少一些灌输 (2)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4.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答;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练;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灿烂。 三.复习措施:(一)第一轮复习(2月1日---4月12日)中要求学生“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 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册》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1. 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2. 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3. 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4. 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5. 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6. 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7.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二)第二轮复习(4月13日—5月11日)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进行专题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专题的划分要合理。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3.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4.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三)第三轮复习(5月12日—6月10日)中以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为主1. 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四。复习进度安排周次日期起止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预备2.12.7实数的有关概念2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1整式及运算2因式分解2一2.82.15分式2二次根式2单元评价与分析(1)2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2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2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2二2.162.20分式方程及其应用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3单元评价与分析(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的概念2放假三2.233.1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应用1反比例函数2二次函数及其图像2二次函数的应用2函数的综合应用(1)1函数的综合应用(2)1单元评价与分析(3)2四3.23.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1)1数据的分析(统计2)…1概率的简要计算(概率1)1频率与概率(概率2)1单元评价与分析(4)1几何初步及平行线、相交线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五3.73.15全等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4多边形与平面图形的镶嵌1平行四边形1矩形、菱形、正方形2梯形1单元评价与分析(5)含第一次月考2六3.163.20圆的有关概念与性质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与圆有关的计算2放假七3.213.28尺规作图2机动一周单元评价与分析(6)2八3.294.3相似三角形2锐角三角函数1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第二次月考放假九4.74.11轴对称与中心对称2平移与旋转2视图与投影2图形与坐标1十4.124.17单元评价与分析(7)2第二轮复习-----专题阅读理解型问题4探索性应用题4十一4.184.25操作型问题4探索、猜想、归纳问题2分类讨论问题2开放型问题2方案设计型问题2几何作图题2十二4.264.30几何动态问题4网格问题2方程与函数的应用综合题4放假十三5.45.10与函数有关的综合题4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综合题4与圆有关的综合题4十四十八5.116.6模拟测试常见错误与陷进分析限时训练加强规范解题第三轮复习------模拟操练 2009-2-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