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专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积累运用 期末语文真题专项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专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积累运用 期末语文真题专项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专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积累运用 期末语文真题专项练(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023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六年级统考期末)根据积累填空。
(1)诗中有画,景中传情。读到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 ,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我仿佛看到了黄河裹着泥沙从远方奔腾而来的画面;读到 的《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 ”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绿树红花、酒旗飘飘的江南春景图;读到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 ”时,我的眼前出现了 的画面。作家老舍面对如画般的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既愿久立四望, 。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灾难发生时,许多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捐躯赴国难, ”;为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 , 。”
(3)知音难觅,经典相传。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后来,人们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月光曲》,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2.(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六年级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校考期末)按教材原文填空。
(1)旧时茅店社林边,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移舟泊烟渚, 。(孟浩然《宿建德江》)
(3)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4)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5)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6)少小离家老大回, 。(贺知章《回乡偶书》)
(7)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2023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六年级统考期末)根据积累填空。
(1)诗中有画,景中传情。读到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 ,浪淘风簸自天涯”时,我仿佛看到了黄河裹着泥沙从远方奔腾而来的画面;读到 的《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 ”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绿树红花、酒旗飘飘的江南春景图;读到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 ”时,我的眼前出现了 的画面。作家老舍面对如画般的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既愿久立四望, 。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疫情肆虐时,许多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捐躯赴国难, ”;为保卫祖国边疆,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 , 。”
(3)知音难觅,经典相传。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后来,人们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贝多芬遇到盲姑娘,创作了《月光曲》,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4)快乐阅读,分享收获。这学期《快乐读书吧》中介绍了三本关于成长故事的书,相信你已阅读。请你从中挑选一本书,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谈一谈这本书中的哪个人物打动了你?写出打动你的原因。
4.(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六年级统考期末)按课文原文填空
(1) ,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3) ,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4)南朝四百八十寺, 。(杜牧《江南春》)
(5) ,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6)黑云翻墨未遮山,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5.(2023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六年级统考期末)知识回顾
(1)驻足黄河岸边,刘禹锡以“ ,浪淘风簸自天涯”描绘其奔涌的磅礴气势;来到江南依山傍水的村庄,听着阵阵莺啼,杜牧以“千里莺啼绿映红, ”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景;夜行黄沙道时,辛弃疾用“稻花香里说丰年, ”表达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2)以文咏志:面对疫情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们,秉持着“ ,视死忽如归”的信念;面对无垠宇宙勇敢探索的航天员们,秉持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的坚持。他们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这就是中国的 。”
(3)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开元十八年,离乡漫游吴越,于暮色中泊舟于烟水空濛的洲渚,写下了“ , ”的佳句。
6.(2023上·黑龙江牡丹江·六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品读诗文犹如跟诗人在对话。读“ ,江清月近人”,对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的孤苦感同身受;而读“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则让人感受到词人夜行黄沙道时内心的 ;读“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则让人明白 的道理。
(2)我积累的爱国名言警句是: 。
7.(2022上·黑龙江哈尔滨·六年级统考期末)我能根据提示,运用所学的知识填空。
(1)我们可以从古诗中寻觅四季的足迹。从朱熹“ , ”中我们知道了春的容颜;从杜牧的“ , 。”中我们知道了秋的绚烂。
(2)为了劝诫,你的朋友做人要真诚,你会对他说哪句名言警句: 。
(3)本学期我们积累了鲁迅先生的许多名言,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是 。喜欢的理由: 。
(4)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这段话出自于《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高山流水”比喻 。
二、语言表达
8.(2022上·黑龙江鸡西·六年级校联考期末)语言运用。(按要求答题)
为了美化校园,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校长想请同学们当设计师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可以用合适的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新。
音乐教室:
图书阅览室:
9.(2022上·黑龙江鹤岗·六年级校考期末)阅读积累。
(1)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如:《穷人》中 的桑娜,《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的鲁迅……
(2)在你的课外阅读生涯中,你最喜爱的一部作品是 写的 。你喜欢的原因是 。
10.(2020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六年级统考期末)按照要求写句子。
(1)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是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3)这次联欢会开了足足两小时不到才散会。(修改病句)
(4)自然环境被人们随意地破坏了。
①改成“把”字句:
②改成反问句:
③改成设问句:
(5)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填上相应的成语)
(6)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补充诗句)
(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补充句子)
11.(2022上·黑龙江齐齐哈尔·六年级统考期末)按原文补写:
(1)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我们看到了草原。扩写句子:
(2)仿照“我在雪中放慢脚步,雪花落在头上、身上才是最美的事情。”这句话写出你认为最美的事情:
(3)花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改成拟人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九曲黄河万里沙 杜牧 水村山郭酒旗风 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又叫人舒服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视死忽如归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高山流水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默写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诗人想象丰富,将乌云比作“翻墨”,雨点比作“跳珠”,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眼前仿佛出现天空中乌云翻涌,大雨磅礴,船上水花四溅的画面。
书写时注意“黄”“郭”“旗”“跳”“船”“低”“吟”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视”“忽”“死”的正确写法。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自《伯牙绝弦》,意思是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鼓琴即弹琴。后人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书写时注意“鼓”“琴”的正确写法。
贝多芬遇到盲女孩,对兄妹俩的遭遇非常同情,创作了《月光曲》,盲女孩在优美的琴声中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2. 路转溪桥忽见 日暮客愁新 胜日寻芳泗水滨 浪淘风簸自天涯 金沙水拍云崖暖 乡音无改鬓毛衰 茅檐长扫净无苔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路、溪、忽”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暮、愁”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胜、泗、滨”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淘、簸、涯”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金、崖”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乡、鬓、衰”的正确写法。
(7)书写时注意“茅、檐、苔”的正确写法。
3. 九曲黄河万里沙 杜牧 水村山郭酒旗风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乌云翻涌,大雨滂沱,水珠四处飞溅 又叫人舒服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视死忽如归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锺子期死 高山流水 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我选择的是《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其中,雨来这个人物打动了我。在故事中,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抓住,坚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他的勇敢和坚定让我很受感动。这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与默写和课外知识的积累。
(1)第一空:书写时注意“曲”的正确写法。
第二、三空:《江南春》的作者是杜牧。书写是注意“郭、旗”的正确写法。
第四、五空:“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诗人想象丰富,将乌云比作“翻墨”,雨点比作“跳珠”,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眼前仿佛出现天空中乌云翻涌,大雨磅礴,船上水花四溅的画面。
第六、七空:书写时注意“舒、服、吟”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视、忽、死、与”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锺”的正确写法,后人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贝多芬遇到盲女孩,对兄妹俩的遭遇非常同情,创作了《月光曲》,盲女孩在优美的琴声中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4)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积累。
这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介绍的三本关于成长的书是《小英雄雨来》《童年》《爱的教育》。结合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说一说打动自己的理由,注意观点明确,语句通顺。
示例:我选择《童年》这本书,书中的阿廖沙最能打动我。阿廖沙是坚强的。他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他没有被打倒,仍然坚强地生活下去。阿廖沙是善良的。外祖母乐观善良,温柔风趣,但同时也逆来顺受。在阿廖沙失去父亲的时候,是外祖母的故事温暖了阿廖沙;在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的时候,是外祖母保护和安慰了阿寥沙。阿廖沙的善良和坚强都值得我们学习。
4. 野旷天低树 听取蛙声一片 九曲黄河万里沙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水护田将绿绕 白雨跳珠乱入船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野”“树”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取”“蛙”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黄”“里”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楼”“烟”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绿”“绕”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跳”“船”的正确写法。
5. 九曲黄河万里沙 水村山郭酒旗风 听取蛙声一片 捐躯赴国难 也便成了路 脊梁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名句、古诗的默写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1)书写时注意“曲”“黄”“郭”“旗”蛙”“声”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躯”“赴”“便”“成”“脊”的正确写法。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出自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意思是小船停靠在烟水迷蒙的沙洲边。日落黄昏,万物归宿,而我却流浪在外,想到这,忧愁之情顿然而生。
6. 野旷天低树 稻花香里说丰年 喜悦之情 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默写和理解。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书写时注意“旷”的正确写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夜行黄沙道时内心的喜悦之情。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耕田的事情要问奴,纺织的事情要问婢。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2)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积累。
示例: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7.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之立场 高山 峨峨兮若泰山 流水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绝弦 知音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详解】考查默写。
(1)①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全诗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②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山行》,全诗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3)鲁迅的名言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出自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8.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人的精神品质。 读书是你的权利,爱护书是你的义务。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名言佳句识记和默写能力。
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同时要注意审清题目,写出合适的标语,不能写错字。解答时要紧扣题干要求结合自身日常生活的体验与知识积累作答。
本题依据学校两个场所的特点进行作答,传播正能量,语句简洁,可用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新,言之成理即可。
“音乐教室”示例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示例2:舞是乐之心,乐为舞之声。
“图书阅览室”示例1:一日无书,百事荒废。示例2:爱护图书,人人有责。
9. 富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心地善良、勤劳能干 读书认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老舍 《骆驼祥子》 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1)《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所创作的一部的短篇小说,描写了在一个浪涌风吼的夜晚,渔夫妻子桑娜在等候亲人归来时,出于善良和同情收留了邻居的两个孤儿,待渔夫归来,正和她的想法一致,作品精细地剖析了渔夫妻子桑娜的心理矛盾发展过程,表现出渔人夫妇宁可自己吃苦,克服困难,也要帮助邻居的高尚品质。
桑娜:渔夫的妻子,桑娜是个勤快而能干的人,她从早到晚地干活,悉心照料孩子,操劳家务,把简陋的渔家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安排得温暖而舒适。更可贵的是她纯朴善良,十分体贴关心别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周晔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赞扬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全文构思、立意高明,脉络清晰,叙事清楚,行文童言真心,读来亲切感人。
(2)学生根据课外阅读,写出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和原因即可。
示例:米 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原因: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
10.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 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是我还是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这次联欢会开了足足两小时才散会。 人们把自然环境随意地破坏了。 自然环境难道不是被人们随意地破坏了吗? 自然环境是被人们随意破坏的吗?是的。 诲人不倦 浪淘风簸自天涯 同到牵牛织女家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详解】(1)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写双重否定句分为以下步骤:①首先根据原句选择合适的双重否定词;②然后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 (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再删去原句中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最后检查句子是否通顺,适当调整句子。本题中,首先为句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双重否定词“没有一个不”,替换句中的“都”,然后检查改写后的句子。所以改写后的句子为: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没有一个不是自己做的。改写双重否定句时需要注意的是双重否定词的选择,比如本题就不能选择“不得不”等双重否定词。
(2)本题考查运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不合逻辑。“足足两小时”表示已满两个小时,后面又说“两小时不到”,前后矛盾。
(4)①本题考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将被动者与主动者的位置互换,紧接着把“被”字改为“把”字。这里的被动者是“自然环境,“人们”是主动者。
②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③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写为设问句。陈述句改为设问句,首先将陈述句改为疑问句,然后将疑问的答案写出来,这样句子就变为了设问句。
(5)本题考查成语积累、成语应用。
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6)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浪淘沙》作者是唐代刘禹锡,全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意簸、牵字的书写。
(7)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指世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也比喻人生,人生本来是没有路的,要想有路,就要敢于探索,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迂回曲折,虚心学习,团结一致,持之以恒,才能开出一条路来,才能达到人生目的。
11. 腾细浪 走泥丸 我们看到了心心念的辽阔美丽的草原。 在闲散的节假日,看着巍巍挺拔,连绵起伏的群山,听着涓涓的水流声才是最美的事情。 过年的时候,能穿上母亲纳的千层底,高兴得满村子跑,这才是最美的事情。 花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古诗以及仿写句子。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意思: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本题主要考查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扩写时要注意语法正确,不能够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注意在修饰词后面加上正确的“的”、“地”、“得”。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如: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2)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我在雪中放慢脚步,雪花落在头上、身上才是最美的事情。”例句写出了最美的事情,仿写句子,写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事情。如: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知识慢慢与我想结合,充实自己才是最美的事情。
(3)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
改成拟人句:赋予人的动作,如:花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正在摇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