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地理下册 预习篇5.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因素)(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因素)(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状分布,逐级下降。(地形因素)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高,西部低。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见右下图中界线C):①1月 0℃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② 暖温带与亚热带带分界线;③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结冰期与非结冰期的分界线;⑦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⑧南稻、北麦的分界线;⑨南甘蔗、北甜菜的分界线;⑩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11.黄河流域与 长江 流域的分界线;1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综合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2.分界线:(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 0℃等温线的分布接近,与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 因素。(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向西延伸,主导因素是降水。(夏季风的影响)。(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B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人 文 差 异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东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华北) 一年两熟(长江流域);一年三熟(珠江流域)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花生、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交通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 水路运输常用交通工具 汽车 船传统民居特点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年降水量 小于800mm 大于800mm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冬季河流结冰 是 否河流流量 小 大河流汛期 短 长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南方地区 B.乙是青藏地区 C.丙是北方地区 D.丁是北方地区【答案】C【详解】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囯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据此,结合图中轮廓可知,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②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③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3.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1月0℃等温线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答案】C【详解】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故C正确。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不是区域界线,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南北方地区界线大致相当,排除ABD,故选C。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在划分时只考虑了地理位置B.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D.四大地理区域是从宏观上划分的,区域内部也有差异【答案】D【详解】人们在划分四大区域时不但考虑地理位置,还要考虑人文因素,故A错误;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服饰等差异很大,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区域的存在,故B错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故C错误;四大区域是从宏观上划分的,四大地理区域内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故D正确。故选D。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5——6小题。5.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线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B.乙线以西以种植业为主,以东以畜牧业为主C.丙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两河都位于外流区 B.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量大【答案】5.C 6.A【解析】5.图中甲线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A错误,乙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乙线以西以以畜牧业为主,以东种植业为主,B错误。丙线是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C正确。丁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C。6. 读图可知①是黑龙江,②是黄河,③是长江,④是塔里木河;黄河和长江都位于外流区,A正确;黑龙江和黄河均有结冰期,航运价值低,B错误;黑龙江和塔里木河两河春汛的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C错误。塔里木河的支流较少,水量较小,D错误。故选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存在明显差异。读“秦岭—淮河一线某地区示意图”,完成7——8小题。7.与图中山脉走向基本一致的等温线是( )A.7月0℃等温线 B.1月0℃等温线C.年均温0℃等温线 D.7月20℃等温线8.生长在秦岭北侧的水果最有可能是( )A.柑橘 B.椰子 C.苹果 D.香蕉【答案】7.B 8.C【解析】7.秦岭—淮河一线大体与我国一月份0°C等温线一致,该线以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C,以北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C,B正确,故选B。8.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侧的农业有很大不同,生长在秦岭北侧的水果最有可能是苹果,C正确;柑橘、椰子、香蕉生长在秦岭南侧,ABD错误;故选C。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景亦写理。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并结合所学,完成9——10小题。9.从气象规律看,诗句描写4月初“雨纷纷”的区域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0.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不一致的是( )A.一月份0℃等温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答案】9.B 10.D【解析】9.从气象规律看,4月初冷、暖气流交汇形成降雨,此时出现降雨的地区一般出现在南方地区,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大体一致的是1月份0℃等温线,A正确;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大体通过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BC正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D错误。故选D。1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 类土地利用类型(填数字),分布区的地形区主要为 平原和 平原。(2)①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 。(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 (河流),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大体一致。(4)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答案】(1) ② 华北 东北(2)湿润地区(3) 秦岭 淮河 0(4)非季风【分析】本题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为材料,涉及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我国土地利用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可知,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②类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区的地形区主要为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2)①类土地利用类型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水田,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C等温线大体一致,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4)④草地和⑤难以利用土地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西部非季风区。12、下图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势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序号),该分界线由 、 、巫山、 等山脉组成。(2)图中②线是我国内、外流区分界线。乌鲁木齐所在的省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河,内流河水源大多来自于 。(3)图中④线与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重合,此线以南的地区气候类型以 为主,该气候类型特征为 ,重庆市的年降水量在 mm以上。(4)根据图中所示分界线及河流流向可知,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答案】(1) ③ 大兴安岭 太行山 雪峰山(2) 塔里木 高山冰雪融水(3)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800(4)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分析】本题以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内外流河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它们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图中序号③一致。(2)结合所学知识,塔里木河最终未注入海洋,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补给类型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汛期主要在夏季。(3)根据所处位置判断④为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8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重庆市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降水量在800mm以上。(4)读图可知,我国大河多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图中有两个地势分界线,说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13、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加深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认识。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A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该区域与其他三大区域自然特征有着显著的区别,主导因素是 。(2)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但即使在同一区域内部,降水也不完全相同,天山北坡比南坡降水多,原因是 。(3)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在图中描出一条地理分界线,对比其两侧人类活动的差异。(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哈尔滨人和广州人在作息时间上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答案】(1) 青藏地区 地形(2)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受山地的抬升,形成降水(或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多)(3)描出分界线正确。举例:秦岭-淮河线,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4)纬度位置【分析】本大题以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四大地理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详解】(1)据图可知,A是青藏地区,青藏地区地处我国第一阶梯,因地势高耸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年降水量呈现出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天山北坡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3)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气候有所不同,水文特征、植被类型、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以及主要农作物等方面有明显差异。通常,将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南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以北耕地类型主要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4)哈尔滨地处我国领土的北部,广州处于我国南部,哈尔滨冬季白昼短,气候寒冷,所以晚上很少有行人;广州白昼长,夜晚凉爽,所以晚上喜欢走上大街。两地由于纬度差异较大,在作息时间上有很大差异。14、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他的梦想之一。他团队培育的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水稻喜高温、多湿、日照要求不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有六个位于该地区,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分析这里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 。(2)黑龙江省呼玛县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限,这里纬度较高,但能够种植水稻,与当地 的气候特点有关,这里的水稻种植在春秋季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3)在干旱的西北地区,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A (地形区)也能稻花飘香,得益于 的灌溉作用。(4)从图3中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劣势是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袁隆平团队培育出能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这体现了 在促进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我国粮食浪费严重,每年浪费粮食约1.35亿吨。2020年8月习近平主席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节约粮食从每个人做起,你的做法是 。【答案】(1) 南方地区 气候湿热,满足水稻对水分和热量的需求;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地形较平坦(2) 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 低温冻害或寒潮(3) 河套平原 黄河(4) 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科学技术(5)按需购买食物;按需取用食物;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张贴倡导光盘行动的标语;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等【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水稻种植示意图、气候资料图及土地利用类型图为材料,涉及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详解】(1)由图可知,我国水稻优势产区有东南沿海水稻优势种植区、长江流域种植区及东北平原种植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满足水稻对水分和热量的需求;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地形较平坦。(2)由图可知,黑龙江省呼玛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水稻生长,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限,该地区纬度高,离冬季风风源地较近,在春秋季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低温冻害或寒潮。(3)由图可知,图中A河套平原位于内蒙自治区,也能稻花飘香,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作用。(4)由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的劣势是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袁隆平团队培育出能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体现了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节约粮食从每个人做起,生活中应该按需购买食物;按需取用食物;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张贴倡导光盘行动的标语;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地理下册 预习篇5.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因素)(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因素)(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状分布,逐级下降。(地形因素)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高,西部低。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见右下图中界线C):①1月 0℃ 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② 暖温带与亚热带带分界线;③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结冰期与非结冰期的分界线;⑦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⑧南稻、北麦的分界线;⑨南甘蔗、北甜菜的分界线;⑩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11.黄河流域与 长江 流域的分界线;1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综合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2.分界线:(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 0℃等温线的分布接近,与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 因素。(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向西延伸,主导因素是降水。(夏季风的影响)。(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B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人 文 差 异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东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华北) 一年两熟(长江流域);一年三熟(珠江流域)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花生、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交通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 水路运输常用交通工具 汽车 船传统民居特点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差异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年降水量 小于800mm 大于800mm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交错分布冬季河流结冰 是 否河流流量 小 大河流汛期 短 长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南方地区 B.乙是青藏地区 C.丙是北方地区 D.丁是北方地区2.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②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③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1月0℃等温线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800毫米等降水量线4.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在划分时只考虑了地理位置B.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D.四大地理区域是从宏观上划分的,区域内部也有差异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5——6小题。5.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线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B.乙线以西以种植业为主,以东以畜牧业为主C.丙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两河都位于外流区 B.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量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存在明显差异。读“秦岭—淮河一线某地区示意图”,完成7——8小题。7.与图中山脉走向基本一致的等温线是( )A.7月0℃等温线 B.1月0℃等温线C.年均温0℃等温线 D.7月20℃等温线8.生长在秦岭北侧的水果最有可能是( )A.柑橘 B.椰子 C.苹果 D.香蕉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景亦写理。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并结合所学,完成9——10小题。9.从气象规律看,诗句描写4月初“雨纷纷”的区域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0.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线不一致的是( )A.一月份0℃等温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11、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是图中的 类土地利用类型(填数字),分布区的地形区主要为 平原和 平原。(2)①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的干湿地区为 。(3)①②两类土地类型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山脉)—— (河流),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大体一致。(4)④⑤两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12、下图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势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序号),该分界线由 、 、巫山、 等山脉组成。(2)图中②线是我国内、外流区分界线。乌鲁木齐所在的省区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河,内流河水源大多来自于 。(3)图中④线与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重合,此线以南的地区气候类型以 为主,该气候类型特征为 ,重庆市的年降水量在 mm以上。(4)根据图中所示分界线及河流流向可知,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 。13、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加深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认识。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A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该区域与其他三大区域自然特征有着显著的区别,主导因素是 。(2)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但即使在同一区域内部,降水也不完全相同,天山北坡比南坡降水多,原因是 。(3)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在图中描出一条地理分界线,对比其两侧人类活动的差异。(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哈尔滨人和广州人在作息时间上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14、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逝世,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他的梦想之一。他团队培育的杂交稻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水稻喜高温、多湿、日照要求不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我国水稻优势产区集中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有六个位于该地区,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分析这里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 。(2)黑龙江省呼玛县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限,这里纬度较高,但能够种植水稻,与当地 的气候特点有关,这里的水稻种植在春秋季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3)在干旱的西北地区,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A (地形区)也能稻花飘香,得益于 的灌溉作用。(4)从图3中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劣势是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袁隆平团队培育出能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这体现了 在促进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我国粮食浪费严重,每年浪费粮食约1.35亿吨。2020年8月习近平主席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节约粮食从每个人做起,你的做法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学生版.docx 预习篇 2024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5.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 教师版(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