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们有精神 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材《我们有精神》第二课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2课时。通过该课时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了解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活动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核心素养目标:1. 政治认同:知道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知道在不同场合如何行为举止得体。2. 道德修养:能通过认真训练,总结、提升获得的坐、立、走方面的经验信息,在老师的帮助下培养珍爱生命、蓬勃向上的情感和态度。3. 法治观念:培养学生在坐、立、走时能表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气质,体会到正确的坐立走势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有精神也是一种对他人的文明行为表现。4. 健全人格: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知道天天有精神、持之以恒才能形成有精神的好状态。5. 责任意识:通过展示小组的精神风貌让大家体会“精神”,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教学重点:1. 知道在不同场合如何行为举止得体。2. 初步懂得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知道有精神能使身体好,面貌好。3. 了解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含义。2. 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愿意天天坚持。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还缺乏深入的认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示范和引导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张描绘学生精神面貌良好的图片,或播放一个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形象特点。例如,展示一群笑容明朗、精神焕发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的场景。教师: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或视频),你们觉得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是怎样的?可以描述一下他们的表情和姿态。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精神,为什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很重要。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精神?为什么有精神很重要?举个例子,当你们感到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时候,会有哪些好处?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补充。二、新课呈现1.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解释这些姿势的含义和重要性。例如,坐如钟表示坐姿端正、站如松表示站立挺拔、行如风表示走路轻快。教师:现在,我来向大家示范正确的坐、立、走姿势。首先是坐如钟,这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姿势端正、背部挺直,不要驼背。然后是站如松,我们站立时应该保持身体挺拔,双脚平行分开适当距离。最后是行如风,走路的时候应该保持轻快的步伐,不要拖沓。2. 教师结合多媒体资料,如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正确和错误的坐、立、走姿势,引导他们发现差异和认识到正确姿势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教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些图片和视频,比较正确和错误的坐、立、走姿势。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发表观点并解答问题。三、学习活动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坐、立、走姿势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小组评价其精神面貌和气质。教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坐、立、走姿势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要注意观察,评价展示小组的精神面貌和气质。学生展示后,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和指导。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展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如何才能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持之以恒。教师:请每个小组总结一下你们的展示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你们认为要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持之以恒,有什么方法和策略?学生可以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教师可以引导讨论并提供反馈。四、拓展延伸1. 教师邀请学生思考并分享日常生活中保持精神的方法和技巧,如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的心态等。教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精神状态?有没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可以与大家分享?学生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写下自己的想法和经验。2.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有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请你们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写下你们对于“有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欣赏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并给予肯定和指导。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每天保持精神的重要性。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讨论了保持精神的重要性。每天保持精神状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2. 教师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坐、立、走姿势,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师:记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坐姿、站姿和走路方式,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这样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益,也能给他人留下积极的印象。板书设计: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有精神是一种文明行为表现每天保持精神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坐、立、走姿势以及保持精神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交流,增强了对精神面貌的认知和责任意识。然而,可能在组织学生小组展示时,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在点评中给予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