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电生磁 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 电生磁 教案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简介

中学
汇报课(公开课)教案
课 题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二节 电生磁 授课日期 三月二十二日 第七周星期三第五节
科 任 授课班级 初三(4)班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和两端的极性。
过程与方法 :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奥妙的欲望和热情。
重点 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难点 1、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2、会运用安培定则。
教具 多媒体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法 讲授、探究实验、生生讨论交流、师生讨论交流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磁和电有联系吗? 磁 体带 电 体能吸引磁性物质吸引轻小物体有南、北极之分有正、负电荷之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我们发现带电体和磁体有一些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吗?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 科学家们基于这种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寻找电与磁的联系。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终于用实验证实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了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2、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奥斯特在课堂上实验时偶然发现了电可以产生磁。 二、新课: 一)电流的磁效应 1、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 1)将导线放在小磁针的上方,让它和小磁针相平行。 2)接通电源(短路),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以及转动方向。 3)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以上实验,再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当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小磁针转动的方向一致吗 2、归纳与提升 1)当直导线通电时产生什么现象? 2)断电后发生什么现象? 3)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 总结奥斯特实验: 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3、试试看:王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结论 。 甲 通电 乙 断电 丙 改变电流方向 比较甲、乙可知: 。 比较甲、丙可知: 。 设疑:既然电能生磁,为何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上? 这是因为磁场太弱了。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螺线管(线圈):导线绕在圆筒上。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动漫演示,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3、想一想:通电后,轻轻敲板,铁屑为什么会产生规则排列?铁屑的排列与什么现象一样? 观察结果: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2)它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极。 4、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 5、想一想:电流的方向改变,小磁针的指向有变化吗? 改变电流的方向重做以上实验,看一下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指向是否改变,从而确定通电螺线管中的磁场是否改变。 实验现象:小磁针指向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6、归纳与提升: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3)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取决于电流方向。 7、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呢? 动漫演示:用右手顺着电流方向握住通电螺线管判断极性。 三)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四)小试身手 1、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 2、如图所示,分别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 五)小结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 2、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或电流方向)? 六)巩固与提高 1、如下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有甲、乙、丙、丁四个小磁针,静止时它们的磁极是 ( ) 2、请判定下图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 七)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P127—P128 :1-3题和教辅资料的课时达标。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能够按照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比较好,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是也有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如演示实验都用了动漫演示,未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体验一下,增强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