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1.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面对复杂的情况,还要学会自我保护。2.学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保护;3.体会法律特殊的关爱和保护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未成年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难点】判别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三、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建议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13岁男孩儿的悲剧】 【教师总结】 男孩儿的悲剧留给父母无尽的悲伤,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事件另我们痛心的同时,也给了全社会,所有人深刻的反思。 悲剧的酿成究竟是“谁”的错? 观看视频,体会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特殊保护。 升华情感价值观,引发情感共鸣,引出本课主题。学习目标 呈现核心素养目标 阅读目标 明确课时所学内容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P95-100,完成问题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教材。目标导学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任务探究一】 【未成年70天打赏主播158万】 观看视频,出示小刘事例材料 思考: 小刘是未成年人,你觉得如何才能确定呢? 【教师总结】 未满18周岁的公民 【任务探究二】 【未成年70天打赏主播158万】 思考: 你认为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钱能追回吗?为什么? 【了解法规】 PPT展示:民法典 第十九条 问题: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为什么这些法律要给予未成年特殊的保护呢? PPT展示图片: 保护未成年法律 【知识延伸】【身边的侵害】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家庭事故、学校侵害、社会侵害 【任务探究三】【未成年70天打赏主播158万】 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网络主播事件频发,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你觉得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学生思考并分享】 【合作探究】 讨论问题,组长组织小组意见,展示交流。 整理笔记: 1.专门法律、其他法律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的保护? 理解,整理笔记 合作探究: 家庭、学校、网络平台、国家自我角度分析。 新鲜的视频事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案到底的教学设计。 体会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困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笔记落实,夯实基础目标导学二:感受法的关爱 【理解法律】 播放“六大保护”视频 出示表格: 类 型主体要求地 位判断方法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 政府保护 司法保护 精讲:六大保护的区分 【情景判断】 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2、学校进行地震、火灾紧急疏散演练 3、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4、网络游戏设置青少年模式 5、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规范管理的通知》。 6、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任务探究四】【未成年70天打赏主播158万】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钱可以追回,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打赏?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 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易错剖析:1.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是不是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有的同学认为未成年人年龄小受诸多法律特殊保护享有特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受处罚。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初步体会“六大保护” 【分析六大保护的区分】 思考: 判断情境分别属于哪种保护 分析问题,内化知识 【规范整理笔记】 【思考分享】 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参与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结合实际任务情境,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活学活用归纳总结 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关系;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矛盾的原因;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 让和声更美:1.做好自己,遵守规则2.不合时宜,需要适当修改、完善;不合理因素,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4.集体中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回顾所学内容。 内化所学知识,利于消化吸收。课堂练习 选择题:1-2 情境3 抢答 提高知识掌握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