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十课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法治观念】
1.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建议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日】   思考: 观看视频思考:国家开展12·4国家宪法宣传日活动有何目的。 拓宽学生知识面,升华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呈现核心素养目标 阅读目标 明确课时所学内容
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P100-103,完成问题学习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熟悉教材。
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 【任务探究一】【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 播放视频: 【教师总结】 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 【教师总结】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的意义) 【任务探究二】【名言赏析】 PPT展示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让-雅克·卢梭【法国】 【教师总结】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总结:法治意识的含义 【任务探究三】 【时政新闻】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教师总结】 树立法治意识,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思考问题: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思考: 这句话强调的意思是什么? 【整理笔记】 思考问题: 树立法治意识,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以时政热点为素材,培养法治素养,理解法治意识的作用,激发探究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目标导学二:学会依法办事 【任务探究四】【运用你的经验】 PPT展示四幅图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 【教师总结】 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学会依法办事的重要性) 【任务探究五】【霸凌宣判案】 播放视频: 问题思考:霸凌少年受到法律制裁,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教师总结】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拓展空间】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组长有序组织,分享】 思考: 以上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交流分享】 【学生整理笔记】 【学生思考交流分享】 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调动学困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频影响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对法治建设的贡献,提高法治素养,养成尊法守法的好习惯。
归纳总结 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 依法办事的原因 依法办事的要求 【回顾所学知识】 内化所学知识,利于消化吸收。
课堂练习 选择题:1-2 抢答 提高知识掌握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