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唱《土拨鼠》 授课周次主备人 审核人 课时 3-4 总课时 13教 学 目 标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能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的歌声演唱《土拨鼠》,并能唱出怜爱和亲切的情感。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掌握弱起乐句的韵律,巩固急吸缓呼的技巧。 3、通过听、唱、感受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重点 难点 重点:感受与表现八六拍歌曲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感情。 难点:唱好弱起乐句。教学 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等师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1、背景音乐: 在欣赏《土拨鼠》旋律过程中出示流浪艺人与土拨鼠图片。 师:这是什么动物? 它的主人是什么样的身份? 师:听,答案在歌里。 2、教师范唱。 3、师:土拨鼠又名旱獭,属于鼠科,身体粗壮,生活在草原旷野地带,以植物为食。那么在这首歌曲里,土拨鼠是流浪者的伙伴,陪着他的主人到处漂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 4、出示课题,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何处为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啊,土拨鼠)。 二、感受旋律,学习歌谱。 1、复听歌曲律动参与。 师:这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能表现其强弱规律的声势。 2、学习歌谱 (1)师:旋律可以分为几句?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2)视唱第一、二乐谱。 (3)师生接龙完整地演唱,学生唱第一、二句,老师接第三、四句。 (4)师:第三、四句最高音落在哪个音上?歌曲的情绪是否有所变化?第一、二句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第三、四句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5)完整地视唱歌谱。 三、歌曲处理。 1、看乐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2、分组讨论歌曲强弱处理。 教师出示力度记号:p,mp,mf,f分组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歌曲。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 3、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评价。 四、拓展 1、成长足迹二 教师拍击其中一首节奏,让学生判断是哪首(土拨鼠),填上音符后通过哼唱的方式使学生填写准确并歌唱。 2、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3、贝多芬的作品听赏。 五、教师小结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教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