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唱《什么结籽高又高》 授课周次主备人 审核人 课时 4-3 总课时 17教 学 目 标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体验歌曲活泼乐观的情绪,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了解对山歌这种演唱形式,了解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这个人物。重点 难点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的情绪。 2、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教学 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等师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按老师的方式来回答问题。什么方式?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多媒体出示问题) (1)、什么水面打跟斗?(鸭子) 教师拍手问,学生拍手答。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提示:什么动物能在水面自由地游玩?(2)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 教师提示:高楼有什么作用?(工作、睡觉、生活) 水面上有什么东西也有这些作用? 二、激情演唱1、播放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 要求:初步感知歌曲旋律,听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听完后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选自歌舞剧《刘三姐》,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编曲,音乐素材多来自于广西壮族民歌,是一首活泼风趣流传很广的歌曲。让我们再次欣赏歌曲。 2、再听歌曲,出示要求: (1)仔细看乐谱,歌曲中出现了那些音乐记号? (2)这首乐曲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在拍号上有什么不一样? 3、师生共同讨论 (1)讲授上波音的唱法及自由延长音的唱法。 教师示范演唱、请学生演唱。 上波音:往上波动一个音,轻轻地快速地一带而过。 延长音记号:一般的延长音唱原来时值的一半。在这里是自由延长,总共唱四拍。 教师指出:歌曲开头哎,加上两个记号的使用,更具有呼唤性,呼唤对方来跟你对歌比赛,引起对方的注意。 (2)歌曲中四二拍、四三拍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 教师讲解 “变拍子”的含义,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拍子”。变拍子可能是个别小节的变换,也可能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这时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号并列表明。 (3)解决歌曲中难点节奏型。 第一种: 跟着老师打节拍。(加入歌词,边用手打节拍,边有节奏地念。) 唱歌谱,加入歌词演唱。 乐曲中间注意吸气。(多媒体出示吸气记号) 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难点。 采用师范唱、男女生演唱、轮唱等。 (4)用lu哼唱歌曲。 (5)读歌谱,齐唱歌谱。 (6)带入歌词演唱。 (教师纠正中间唱错的乐句)注意歌曲中难点乐句的换气。 (7)完整演唱歌曲。 (8)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过渡句:既然是对山歌,你问我答才有意思。谁想来学学刘三姐。 老师问、学生答。 男生问、女生答。 一人问、众人答。 (9)师生共同对山歌,出示开头的谜语游戏中的歌词。 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多媒体出示歌词) 跟着钢琴,进行对山歌。 三、快乐拓展 1、播放视频《刘三姐》中对歌。 2、采用《什么结籽高又高》的曲调自编歌曲,可以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进行对歌比赛。 四、教师总结板 书 设 计 作 业 设 计教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