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小学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科学合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经过本学期的认真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给你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相信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努力吧,你一定行。题 号 道德与法治部分 科学部分 总 分得 分道德与法治部分(30分)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1.课余生活中,我们的言谈举止应该符合小学生的 。2.真诚坦率的 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3.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4.班级建设不仅需要班委尽职尽责,也需要班级其他同学发挥 精神。5.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 积第 大的国家。6. _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有日月潭、阿里山等旅游景点,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7.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 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8. _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表意体系的文字。9.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 ,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 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10. _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1.对于不同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是( )。A.坚持自己的观点 B. 要么拒绝,要么接受 C.真诚坦率的沟通2.对于课余生活的理解,以下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 )A.课余生活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B. 课余生活需要合理规划,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C. 课余生活可以包括自己的爱好和兴趣3.下列对毒品的态度中,不正确的是( )。A.青少年要远离毒品B.吸毒不但毁灭自己,而且严重危害家庭和社会C. 毒品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没有必要防范4.面对班委会选举,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 小红和我最好,我选她B. 我热爱劳动,有能力担任劳动委员C.投我一票吧,我也投你一票5.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是( )。A.中国 B. 美国 C.日本6.( )是我国最大最重的青铜器。A. 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7.优秀家风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包括( )。A.尊老爱幼 B. 勤俭持家 C.铺张浪费8.献哈达是( )的风俗礼节。A. 回族 B.藏族 C. 苗族9.当你和妈妈有了矛盾时,你应该( )。A. 用积极的心态去沟通 B. 非常生气,大哭一场 C.离家出走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描述错误的是( )A.张衡发明地动仪 B. 毕异发明雕版印刷术 C. 蔡伦改进造纸术三、简答题(共3题,前两题每题4分,第三题2分)。1.班级建设是班干部的事,和其他同学无关。这种说法对吗(1分) 说说你的理由。(3分)2.小明说:“放学后,我会先锻炼身体,再写作业。”你同意小明的做法吗(1分) 说一说你是怎么安排课余生活的 (3分)3.我县今年开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朗陵六礼”指哪六礼 (2分)科学部分(30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1分)1.用湿拖把拖地,地板上的水慢慢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 水被地板吸收了 B.水渗入到地板中了 C.水蒸发到空气中了2.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热会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会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冬天用手摸金属比摸木头感觉更凉,是因为木头比金属传热快C.太阳能热水器的玻璃管大多是黑色的,是因为颜色深的物体吸热能力较强 3.下列物体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A. 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B. 电熨斗的金属外壳C. 热水瓶的玻璃瓶胆4.关于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病就是健康B. 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才是健康C. 挑食、近视、龋齿都是小毛病,不影响健康5.在雾霾天,下列措施不利于自我防护的是( )。A.尽量不去室外活动B. 勤开窗,保持通风C.外出戴口罩6.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 )开始的。A.感觉 B.刺激 C.物体7.声波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A. 声波→外耳道→耳蜗鼓膜→听神经→大脑B. 声波→外耳道→耳蜗→听神经→鼓膜→大脑C. 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神经→大脑8.关于“晶状体与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实验中纸屏模拟视网膜,放大镜模拟晶状体B. 实验中要保持纸屏、放大镜、蜡烛高度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C.将3倍放大镜换成5倍放大镜后,为使蜡烛的像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需要将蜡烛 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调大9.下列行为中,属于缺乏意志的表现的一项是( )。A. 奇奇喜欢看电视,每天一回到家不写作业就看电视B. 妙妙喜欢书法,每天放学都要练习写字C.探探每天早晨起床到公园里跑步10.我园古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发现太行山一代的山 崖中有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从而可以推断出这个地带很早以前可能是( )。A.高原 B. 河流 C.海洋11.容易发生火山喷发的地点是( )。A. 地壳较厚而且坚硬的地方B.地壳较薄且有裂缝的地方C. 地壳任意地方12.科学课堂上,对于“用斧子砍木头”这件事,奇奇、妙妙和探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你认 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 ( )A. 探探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滑轮的原理B.妙妙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没有运用什么科学原理C. 奇奇认为“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13.在哥白尼之前就提出过日心说的天文学家是( )。A. 阿里斯塔克 B.阿基米德 C. 牛顿14.在楼房里,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 )。A.尽快乘电梯下楼B. 站在阳台等待救援C.躲到卫生间里,用枕头护住头15.地球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是( )。A.地核 地壳 地幔 B.地壳 地幔 地核 C.地幔 地壳 地核16.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的装置。A. 滑动转变为滚动动 B. 滚动转变为滑动 C.无法判断二、科学小设计。(3分)如图所示, 一根尺子,在中点支起,两边挂上钩码,恰好平衡(图1)。把右边钩码减少一 只,为了尺子仍能保持平衡,左边应该挂几只钩码呢 试着画一画(图2)。图 1 图 2三、实验探究题。(共11题,每题1分)1.下面是李明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的作用”时,实验数据记录单动滑轮的作用物重与拉力 物体运动方向与拉力方向物重 拉力 物体 拉力方向1N 0.5N 向上 向上1.5N 0.75N 向上 向上2N 1N 向上 向上观察分析数据可知:(1)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 _物重(填“大于”或“小于”),说明使用动滑轮省力。(填“能”或“不能”)(2)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 ,说明:动滑轮 。2.请大家观察探究“传热比赛”小实验(如下图)(1)探究小组用三根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棒、玻璃棒、橡胶棒做试验,用等量的凡士 林(和胶水一样有固定的作用)在每根棒上都均匀的粘上三粒小豆子(如上图),用酒精 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 棒的豆子会最先全部掉下来。这个现象说明: 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2)金属棒上A、B、C三粒豆子掉下来的先后顺序是_ 、。这个现象说明在同一个物体中,热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