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件(共47张PPT) 沪粤版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件(共47张PPT) 沪粤版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一天,小东和小明比谁的家离学校更近,他们放学后各自回家,一边走一边数步子,小东走了525步,小明走了529步,请问谁家距离学校更近一些呢?
我走了529步
我走了525步
人的手张开,中指到拇指的距离就是一拃。
请同学们以手为尺,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吧。
上面用步子测量距离,用手测量长度的方法准确吗?我们如何进行更准确的测量?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
我们常用的单位为:
尝试在草稿纸上画出1mm、1cm、1dm的线段,再进行观察。
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米(m)
长度单位的换算
1000
10
10
10
1000
1000
千米
km
分米
dm
毫米
mm
微米
μm
厘米
cm

m
1000
1km=1000m=103m
1km= μm
1dm= nm
1m=0.001km=10-3km
1μm= m
1nm= m
纳米
nm
单位换算格式
72m=_______cm
450mm=_______m
72m=72×102cm=7.2×103cm
450mm=450×10-3m=4.5×10-1m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0.8m=0.8×100=80cm
B 0.8m=0.8cm×100=80cm
C 0.8m=0.8×100cm=80cm
D 0.8m=0.8m×100cm=80cm
数不变 乘倍数 换单位
C
练一练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要进行单位换算。请完成下列填空:
1dm= nm, 1nm= cm.
28m= mm, 50nm= m
6.45km= m,24nm= mm
108
10-7
2.8×104
5×10-8
6.45×103
2.4X10-5
课堂练习
3、给下列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6( )
2)一铅笔的长度是18( )
3)一枚一角的硬币的厚度是1.2( )
4)教室每层楼高3.2( )
5)课桌的高度约0.75( )
dm
cm
mm
m
m
6)地球半径约6400( )
km
长度测量工具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刻度尺
(2)常见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3)精密的测量长度工具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计
会认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数值
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本刻度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_______。
0-8cm
1mm
会选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刻度尺类型
卷尺(分度值
为1mm)
皮尺(分度值为1cm)
会放
0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6
7
8
哪一个摆放可以读出数?

刻度尺应该怎么摆放?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
思考:当零刻度线磨损或者模糊不清时,我们要怎么测量?
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其他刻线作起点,得出的读数与起点读数相减。
会看
0
1
2
3
4
5
6
7
8
哪个眼睛读出来的数是正确的?

眼睛应该怎么看?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这两个错误的方法分别导致了什么?
左边的视线读出来的数偏大,右边视线读出来的数偏小。
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0
1
2
3
4
(cm)
0
1
2
3
4
(cm)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1.82cm
2.0cm
1mm
1cm
会记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 , 准确值为____cm,估计值为 cm
3.26cm
3.2
0.06
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单位”组成
练一练
1、在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之前,某同学想知道操场跑道的长度,那么他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最小刻度值为1 mm的直尺
B.最小刻度值为1 cm的直尺
C.最小刻度值为1 dm的皮卷尺
D.这几种刻度尺都一样,使用起来都很方便
12.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某物体的长度是36.67 cm,则他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此数据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分别是 (  )
A.1 mm,36.60 cm,0.07 cm
B.1 cm,36.6 cm,0.07 cm
C.1 cm,36.0 cm,0.67 cm
D.1 mm,36.6 cm,0.07 cm
C
D
练一练
图2中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D
练一练
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
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
B
0
1
2
3
4
(cm)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
练一练
2.00cm
2.0cm
3.0cm
3cm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是 ,
其中准确值是 。
练一练
0
1
cm
练一练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活动:用刻度尺测量手中饭卡的长宽,并将数据填入表中。
测量对象 刻度尺的分度值 记录单位 长 度 宽 度
饭卡
课本
我们发现同学们测量出来的数据略有不同,是因为测量或者读数出错了吗?
误差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测量者
注意: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仪器本身不精确
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误差的来源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办法: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测量者
误差的来源
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练一练
18.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B.使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C.认真测量,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就是测量中不慎产生的错误
A
练一练
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cm,1.4cm,1.52cm,1.42cm,1.44cm,则物体的长度是 cm。
1.42
计算时首先要去除错误的数据。
实验完之后一般用表格来记录数据。
直方图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数据记录方式。
请完成填空。
159;170 67%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
测量时间
一分钟呼吸多少次?呼吸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眨眼一次约0.4-0.6秒
测量时间
其他的时间单位:


分钟min
微秒
μs
小时
h
纳秒
ns




年代
世纪
千年
时间单位换算:
60
60
1000
1000
分钟
min
毫秒
ms
微秒
μs

s
纳秒
ns
小时
h
1000
时间测量工具
“火钟”,利用火的计时器。火苗在一定时间内烧断连接金属球的绳线,小球落入器皿发出声响,报告时间,类似现在的闹钟。
“水钟”,利用水的计时器。
停表的使用
机械停表分为两个表盘
大表盘单位为秒,小表盘单位为分,
分度值是多少?
内圈分度值为 min,外圈分度值为 s。
量程是多少?
停表的使用
读数方法:
1、小盘只读整分数
2、大盘秒数
若小盘小于半分钟,则大盘读1、2、3、、、、
若小盘大于半分钟,则大盘读31、32、33、、、、
测量值=小盘分钟数+大盘秒数
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499.2
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如图用表测量比赛成绩,则所测成绩是
   s。
247.5
310
一按计时,二按停止计时。
停止后按下复原
可精确到0.01s



读数:
0h1min2.22s
活动4:尝试测一测你脉搏跳动10次、80次所需要的时间,以及1min内你脉搏跳动的次数。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脉搏跳动次数 所需时间
10次
80次
1min
课堂总结
1.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度大约是 26℃
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dm/s
C.一位初二的学生 1s 脉搏跳动 70 次左右
D.一个初中生身高大约 170dm
2.下面是小明学完长度的测量以后总结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对同一个长度,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刻度尺,正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C.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D.对同一个长度,认真测一次就够了,多测量几次无法减小误差
A
C
3.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8cm=78cm×10mm=780mm
B.78cm=78cm×10=780mm
C.78cm=78×10=780mm
D.78cm=78×10mm=780mm
4.新冠病毒COVD-19的直径约100nm,口罩主要材料是极细密且带静电的熔喷无纺布,细密的结构能阻拦5~2000微米左右的飞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直径约10-7m B.病毒直径约10-6m
C.病毒直径约10-5m D.病毒直径约10-4m
D
A
5.下列物理量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min
C.1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mm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0cm
6.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4cm B.2.36cm C.2.35cm D.2.45cm
A
B
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s。
3.24cm
337.5
5.(1)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刻度尺的分值度是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从刻度尺的放置而言,___同学的测量方法不正确。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刻度线;
0~10cm
1
3.80

正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