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对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了解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从中领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2.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3.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学习过程】模块一:地势西高东低活动1【自主学习】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海拔大约是多少?说明我国地面高低起伏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2、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3、在图中描出阶梯分界线,标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概括出我国地势特点。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找出并标注我国地势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和分界山脉。模块二:地势对中国的影响活动2:【合作探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对我国产生了那些影响呢?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精读课本,小组讨论1、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2、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的影响?3、我国地势特点对交通的影响?【目标达成】下图示意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北纬36°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是( )A.巫山 B.太行山 C.雪峰山 D.祁连山2.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3.如图为老师讲“我国地势特征”时绘制的简图,图中反映出我国( )A.东部濒临印度洋B.第一级阶梯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C.河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D.各类自然灾害频繁,集中发生在阶梯交界处我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我国河流流向的描述,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据此,完成下列4-6小题4.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 )A.自东向西流 B.自西向东流 C.自南向北流 D.自北向南流5.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天山 C.祁连山 D.秦岭6.“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北高南低,山河相间 B.四周高,中间低C.自西北向东南呈坡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文学宝库中众多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古诗词作品中所描绘的地理意象,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比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据此,完成7-8题7.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地理信息与地势无关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读下列三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A. B. C.9.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关于其地理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受到限制B.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不利于海洋湿润气候深入内陆D.使我国许多大河由南向北流10.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地势总体特征是____,呈____状分布。(2)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____阶梯。我们家乡哈尔滨位于地势第____阶梯。(3)我国的这种地势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湿润气候进入我国陆地内部,使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A 6.D 7.C 8.C 9.B10.(1)西高东低 阶梯(2) 一 三(3)有利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