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2.5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2.5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
第二章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3江苏扬州调研]下图示意连接哥本哈根和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该工程采用铁路与公路合用的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而非跨海大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利于海空交通
C.避免破坏景观 D.保护海洋生物
2.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2023湖南部分学校联考]曲斗香是福建省安溪县生产的海底窖藏白酒,是中国第一种采用海底窖藏工艺生产的高端白酒。海底窖藏的发明改变了中国白酒单一的陆地窖藏方式,创造了中国白酒窖藏的新纪元。右图为福建省曲斗香海底窖藏白酒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曲斗香海底窖藏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是(  )
A.海底矿产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D.海洋化学资源
4.近年来,福建省安溪县将白酒窖藏在海底有利于(  )
A.扩大沿海地区土地面积 B.降低沿海地区投资风险
C.提高曲斗香白酒年产量 D.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
[2023山西太原联考]近些年我国在南沙海域进行了吹沙造陆,效果明显。目前已形成了以美济岛、渚碧岛、永暑岛为代表的人工岛,这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此完成5~6题。
5.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风险大、投资大的原因是 (  )
①海水腐蚀性强 ②海底黑暗、高压、缺氧 ③海水运动多变 ④海陆交通不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开发上述三岛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在于(  )
A.增加国土面积 B.宣示海洋领土
C.提供避风港 D.划设防空识别区
7.[2023福建福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泉州在宋元时期是各国商旅云集的港口城市,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厦高铁(福厦漳高铁)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位于福建沿海地区。2021年11月30日,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成功实现全桥贯通,大桥全长20.287千米,海上桥梁长8.96千米。下图为福厦高铁部分线路示意及大桥景观图。
(1)说明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区位条件。
(2)推测福厦漳高铁通车后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泉州湾跨海大桥在设计、施工时需要考虑的自然环境因素。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3广东河源期末]2021年6月1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开创了“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新局面,为我国能源发展探索出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图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模式。据此完成8~10题。
8.有利于该项目选址的自然条件是(  )
①风能资源丰富 ②海区水深流急 ③海水污染较小 ④海底起伏较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与单纯的海洋牧场相比,融合开发(  )
A.投资少,收益高 B.技术门槛较低
C.能源供应减少 D.市场前景广阔
10.广东省积极推进该项目建设的意义有(  )
①提高海洋空间的利用率 ②缓解广东淡水资源的紧张 ③增加海洋渔业资源产出 ④缓解广东能源资源的匮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B.海洋文化旅游
C.水产养殖与捕捞 D.远洋货物运输
12.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图2),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13.[2023重庆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南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奠定了我国实施南海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琼州海峡平均水深44米,最深的地方甚至超过100米,海峡南北平均宽度29.5千米,水文等自然环境复杂。目前,粤海铁路轮渡是联接海峡两岸陆路交通的唯一方式,有时会因异常天气而停航。为满足公路、铁路过海需求,国家曾多次研究拟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初步形成全桥、全隧、桥隧结合三种方案,其中全桥预计投资1 400多亿元,全隧预计投资1 500多亿元。下图为琼州海峡区域图。
(1)简述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对实施南海发展战略的意义。
(2)说明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不利条件。
(3)与跨海大桥相比,指出修建全海底隧道方案的优点。
参考答案
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B 2.D 解析 第1题,厄勒海峡是当地主要的海运通道,邻近哥本哈根机场,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B正确;与跨海大桥相比,修建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A错误;修建海底隧道,成本高,不会仅仅为了避免破坏景观和保护海洋生物,C、D错误。第2题,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D正确;道路通行标准是确定的,新建人工岛对提高通行速度作用不大,A错误;新建人工岛施工难度更大,B错误;新建人工岛与保持水流畅通无关,C错误。
3.B 4.D 解析 第3题,福建省安溪县曲斗香海底窖藏是将在陆地上生产的白酒放置在几十米深的海底窖藏,所以,曲斗香海底窖藏利用了海洋空间资源,B正确。第4题,福建省安溪县生产的曲斗香白酒利用海底空间窖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沿海地区的人地矛盾,D正确;沿海地区土地面积是相对固定的,A错误;将白酒窖藏在海底与降低沿海地区投资风险关系不大,B错误;海底仅提供空间资源,产量不受其影响,C错误。
5.A 6.A 解析 第5题,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③对;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②对;海水腐蚀性强,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①对;有些矿产资源深埋在海底,又较分散;海洋能源密度低,能量转换率小。因此,海洋油气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难度的工程。我国利用海域上空发展航空运输,利用海面及水体填海造陆,建设港口发展航运,④错。A正确。第6题,吹沙造陆建设人工岛,存在空间上的变化,所以利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对国家安全而言,海洋开发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和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由此得出,开发三岛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在于增加海洋国土面积,拓展我国生存空间,维护国家领土安全,A正确。
7.答案 (1)地处东南沿海,毗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天然良港,对外联系便利;腹地农业、手工业发达,商品丰富(农业、手工业发达,物产丰富);国内外货物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2)把福建沿海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紧密联系起来,利于促进福建沿海经济发展;打通东南沿海高速铁路大通道,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福建对外综合运输能力;改善沿线地区交通和投资环境,利于福建吸引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大桥跨越泉州湾海域,风速大,天气状况复杂;海水腐蚀性强,对工程设备材料的影响大;海浪、风暴潮等海水运动的影响;地处板块交界地带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 第(1)题,港口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思考。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陆域和水域、避风、地质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政策等。第(2)题,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区域联系,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改善投资环境等。第(3)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跨海大桥的设计和施工考虑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天气状况、水文、地质等方面。
8.A 9.D 10.C 解析 第8题,我国海岸线长,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但是可开发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①对;海水污染较小,有利于发展海洋牧场,③对;海区水深流急、海底起伏较大是不利条件,②④错。A正确。第9题,与单纯的海洋牧场相比,融合开发要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项目增多,投资增多,收益也高,A错误;融合项目的推进,需要借助技术创新,技术门槛较高,B错误;能源供应增多,C错误;市场前景广阔,D正确。第10题,广东省积极推进该项目建设,可以提高海洋空间的利用率,①对;该项目为我国能源发展探索出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不能缓解广东淡水资源紧张,②错;该项目开发开创了“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新局面,能够增加海洋渔业资源产出,并且能够缓解广东能源资源的匮乏,③④对。C正确。
11.B 12.A 解析 第11题,读图1可知,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是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它们都是根据临海优势,打造人文旅游资源、吸引旅客的文化服务产业,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船舶制造与维修、水产养殖与捕捞、远洋货物运输在图中并无直接体现。故选B。第12题,读图2可知,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处于防潮堤前的高潮线和低潮线之间,人工礁石的放置可以削弱海潮对海岸的冲刷侵蚀,盐生植物的生长能消耗营养盐类,净化海水,改善水质。故选A。
13.答案 (1)缓解该地区交通干线的运输压力;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完善该地区的交通路网,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资源开发和该地区经济发展。
(2)气候湿热,夏季漫长;海域水文和地质条件复杂;线路长,工程量大;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等等。
(3)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小;海域条件复杂,隧道方案施工受海域条件的影响较桥梁方案小;琼州海峡为重要海上运输通道,隧道方案对海上运输影响更小;对琼州海峡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小。
解析 第(1)题,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成的意义主要从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完善交通运输网、带动资源开发等方面作答。第(2)题,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不利条件主要从气候、海洋水文、全海底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第(3)题,与跨海大桥相比,全海底隧道修建过程中受天气、水文等影响小,对海峡生态和海上运输影响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