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眉山市高中2025届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卷
2024.0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5题,共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剧烈运动过程中出现了呼吸加快、出汗等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是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B.运动后可能会磨出水疱,与其他体液相比水疱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C.运动时体液中的CO2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D.大量出汗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
2.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甲、乙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但都能产生尿意,甲出现尿失禁,乙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膀胱充盈时,使人产生尿意不是反射
B.据图推测甲患者受损的部位只是图中的d
C.据图推测乙患者受损的部位只是图中的a
D.本实例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3.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赛场上运动员紧张、恐惧时,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从而导致抢跑
B.短跑赛场上,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
C.支配运动员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D.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
4.下图展示了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可推测,下丘脑—脾神经轴可以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
B.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后,脾神经膜内电位由负电位转变为正电位
C.缺乏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的小鼠,器官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可能更强
D.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是体液免疫,其过程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5.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异常抗体与相应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其结构改变而失活是糖尿病病因之一。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和异常抗体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下降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素催化组织细胞中糖原、甘油三酯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
C.抗体1和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是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病
D.抗体1和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有效治疗
6.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可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下图①-⑦表示相关激素,A、B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的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机体对AB中水的重吸收减少,人的尿液增多
B.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定向运输至下丘脑和垂体抑制相关激素的分泌
C.如图大脑皮层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说明肾上腺的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③①
D.寒冷时,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②途径减少散热,维持机体体温平衡
7.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下图是迷走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的作用,以及产生抗炎效应的一系列过程。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分组及结果见下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 处理 TNF-α浓度
甲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乙 腹腔注射LPS ++++
丙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A.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消化液中的盐酸促进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从而促进胰液的分泌
C.迷走神经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受体N结合将促进TNF-α的释放
D.A处理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TNF-α的释放或增加N受体数量
8.柯萨奇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研究发现,一些感染柯萨奇B型病毒的患者会诱发糖尿病,柯萨奇病毒能使机体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能识别并损坏胰岛B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和胰岛B细胞
B.柯萨奇病毒入侵人体后,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激活浆细胞产生抗体
C.首次感染柯萨奇病毒时,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再次感染时,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D.胰岛B细胞与柯萨奇B型病毒的表面可能具有结构十分相似的物质
9.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发现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MPT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降低
B.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损伤或死亡
C.据图推测细胞毒性T细胞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减轻
D.该研究说明帕金森病与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有关
10.下列有关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侵染初期就丧失免疫清除功能
C.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D.可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11.某水稻研究团队揭示了生长抑制因子DELLA蛋白可以抑制赤霉素信号途径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植物生长,赤霉素通过蛋白酶系统来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等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可直接参与代谢,解除DELLA蛋白的抑制作用,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
B.赤霉素、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合成,两者在促进植物开花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决定水稻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相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绝对含量
D.水平放置的水稻在重力作用下,造成生长素在根近地侧与茎近地侧的作用效果相反
12.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要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B.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C.树木的年轮、植物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体现了温度的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3.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第三年,禁渔效果显著,宜宾三江口再现“鸟翔鱼跃”奇观,市民戏称“野生鱼都被大家喂成宠物鱼”。其中对江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约1800头,2012年约1045头,2017年约1012头,2022年约1249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市民投喂对江豚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可利用声音记录仪对江豚种群数量进行精确地监测
C.由调查数据推测,江豚种群数量会随着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持续上升
D.“鸟翔鱼跃”奇观吸引游客“打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4.小说《三体》中描述人们通过引入天敌、基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修建堤坝等各种方法都没办法真正消灭蝗虫。分析原因:蝗虫的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还会释放大量的化合物苯乙腈,可以降低天敌捕捉蝗虫的意愿;还可以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如图是某地根据“改治结合、根除蝗害”方案治理前后蝗虫的种群数量数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天敌、基因改造绝育的原理和性引诱剂一样,通过降低出生率来降低种群数量
B.cd段可能采取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修建堤坝等一系列措施来综合防治
C.图中c点为该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称为K值,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蝗虫释放的苯乙腈和“集群信息素”体现了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15.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演替初期,物种丰富度较低,但群落内部仍能形成垂直结构
B.群落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和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C.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
D.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中乔木层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16.研究人员发现,交配后的雌螳螂会吃掉雄螳螂来补充营养,这是一种叫做“性食同类”的生物学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螳螂与另一种昆虫的生态位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位宽度与种内竞争成正比,重叠区与种间竞争成反比
B.生态位分离仅与该群落中物种之间协同进化有关
C.生态位分离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D.“性食同类”现象本质上属于捕食现象
17.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以下诗句: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己亥杂诗》中“落红”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
B.《庄子·山木》中所描述的食物链,共有三个营养级
C.《忆江南》中所描绘的所有生物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
D.《秋夕》中“流萤”描述的是萤火虫间通过光传递物理信息
18.科研团队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防止过度放牧破坏草原,需定期投放饲料。通过饲料,植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为10×105kJ,肉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为2×105kJ)。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105kJ) 600 X Y
呼吸消耗量(105kJ) 199 22.6 3.9
未被利用的能量(105kJ) 280 55 2.4
分解者分解的能量(105kJ) 26 12.4 微量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植食性动物同化量X为105,肉食性动物同化量Y为17
C.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16.19%
D.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可以构成一个群落
19.从2023年8月24日开始,日本政府计划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该计划至少要持续30年。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机物等,排海后将危及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试图栽种具备净化核污染水的植物并合理布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B.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食物网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涉及全球
C.14C可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形成的CO2只能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20.中国宣布将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禁止CO2的排放是达成碳中和目标的主要措施
B.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下降
C.自然生态系统中,摄取碳的速率与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维持碳循环的平衡
D.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Ⅱ卷(填空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4分)病原体入侵引发炎症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1所示。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1 图2
(1)免疫活性物质作为信号分子可与__________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可能会使机体肿瘤发生风险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以防止引起严重后果。
(3)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觉。兴奋传导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
(4)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2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5)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Ca2+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由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请再补充一个实验组:__________,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
22.(10分)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1)灭活病毒疫苗保留抗原特性,丧失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接种剂量大,且需要多次接种。已知新冠灭活病毒疫苗制剂的浓度为5×105(VP),接种剂量为2支的效果最好,现要探究两次接种间隔的最佳时间(周),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若干只健康实验动物、浓度为5×105(VP)的新冠灭活病毒疫苗制剂,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__________
(2)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次接种间隔3周和4周的效果最好,为什么两次接种间隔时间不能太短 __________
(3)202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及在mRNA疫苗开发”上的应用;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方式进行靶向递送抗原,过程如图所示。
①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封装在LNP中进入细胞,若内体小泡中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__________识别,使该外来mRNA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____________识别,以免被降解。
②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RNA疫苗的优点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3.(10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下面是科研人员对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的部分研究过程,请分析作答。
(1)植物侧芽的生长受IAA的影响。以某植株进行了相关实验:不做处理、去除顶芽、去顶芽并在切口处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
①IA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
②实验中,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发现光可作为信号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填“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
②据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是从野生型植株看,____________。
二是从在光照条件下看,____________。
24.(12分)为了研究某国家森林公园的群落结构,研究小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甲、乙、丙三种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老年树 成年树 幼年树
密度/(株·hm-2) 比例/% 密度/(株·hm-2) 比例/% 密度/(株·hm-2) 比例/%
甲 985 100.00 0 0 0 0
乙 64 33.68 67 35.26 59 31.05
丙 48 4.65 99 9.58 886 85.77
(1)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若要调查该森林公园中灰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据表推测,甲、乙、丙三种植物,种群密度将会增加的是__________种群,理由是__________,该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吗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
(3)现有两种植物标本A、B,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哪种标本是从该森林公园采集的:①该森林公园物种丰富,乔木就分成几个层次,藤本植物非常发达,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②标本A有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③标本B的果实有翅。推测哪一种标本是森林公园带回的并说出理由
25.(14分)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将废弃矿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下图1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2是能量流经食物网中某种底栖动物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猛禽属于食物链(网)的第__________营养级;食物链顶端的猛禽种群数量最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2)图2中①②③表示是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
(3)在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信息求偶,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若只考虑水草,昆虫,杂食性鱼类这部分食物关系如图。水草的3/5作为昆虫的食物,2/5供杂食性鱼类食用,现调整为2/5的水草供养昆虫,3/5供杂食性鱼类食用,传递效率均为20%,则理论上杂食性鱼类获得的能量是调整前的_________倍。(保留两位小数)
(5)要研究该生态系统某种鱼类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答出3点即可)。
眉山市高中2025届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2.C3.B4.C5.A6.A7.C8.D9.C10.B
11.D12.A13.D14.B15.D16.C17.D18.B19.B20.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共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特异性)受体(1分) 增加(1分)
(2)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使体内GC含量升高,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降低,对肾上腺皮质生长发育和分泌功能的促进作用减弱,导致患者的肾上腺皮质萎缩(合理即得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3)钠离子通透性改变(通道打开)(1分)、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1分)
(4)促进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合成(1分),促进钙离子通道运到细胞膜上(1分)
(5)说明钙离子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向突触小体(1分)中施加适量的钙离子(1分)
22.(共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将健康实验动物均分为若干组,用浓度为5×105(VP),接种剂量为2支的新冠灭活病毒疫苗制剂进行第一次接种(1分);每组间隔不同时间(周)后,再进行第二次接种(1分);一段时间后检测抗体的水平(1分)。(3分,思路正确即得分)
(2)前一次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1分),将与后一次接种的疫苗特异性结合(1分),降低疫苗的作用效果
(3)①TLR7/8和TLR3 NLRs(1分)
②能引起细胞免疫;能不断地表达出抗原;能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一般只需接种一次
23.(共10分,每空2分)
(1)①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答全得2分,不全得1分,答错不得分)②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①黑暗
②在不同浓度的ABA处理时,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大于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
在不同浓度的ABA处理时,野生型植株种子的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野生型植株光照条件下和黑暗条件下比较2分;光照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体比较2分)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2页)
24.(共12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排除主观意识对实验结果的干扰(1分) 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1分) 标记物脱落、标记物致死、被标记后的灰鼠更难捕捉等(每写对一个1分,共2分)
(2)丙(1分) 根据表格分析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不一定,还有人为因素、天气原因等
(3)A(1分),该森林公园中空气不流通,风媒花很少,而A植株可以通过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吸引昆虫、动物来传粉和传播种子(2分)(共3分)
25.(共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三四五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猛禽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所以种群数量少。(2分)
(2)底栖动物同化 呼吸作用 分解者利用
(3)物理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分)
(4)1.31(2分)
(5)栖息地、食物、天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3分,答1点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