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体育八年级健美操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体育八年级健美操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健美操
学科年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三套(一级)第一组合的第一、第二个八拍动作健美操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普及性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它以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弹性、韧带的伸展性为基础。这段练习组合动作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进行创编,动作有一定难度,对发展学生的协调素质有较好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认知目标: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并掌握一定学习健美操的方法。技能目标:增强学生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心及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求知欲强,渴望了解和接触时尚新颖的健美操,同时她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健美操动作,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关注自己的形象和个人气质,而健美操运动恰恰是一项符合初中女生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运动项目。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健美操的一些基本步伐等动作,已具备学习简单套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次课采用领做法、递加法、完整法、分解法等教学方法。本次课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2-3人一组)。本次课采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动作协调到位难点:跟上音乐的节奏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准备部分:向学生问好布置本课内容,提出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用语言提示动作要领并同步带领学生在音乐配合下做练习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向老师问好在教师带领下跟着音乐进行练习 1、学生精神面貌好2、集合快、静、齐3、练习和热身活动:(1)学生步伐整齐一致(2)动作幅度大,活动充分(3)动作有力度,节奏感强
基本部分:完整视频观摩教师同步示范动作分解教学:步伐的教授(教师示范、讲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提示);手臂动作的教授(手臂徒手动作教学)完整动作教学(教师示范、讲解,由慢到快逐渐加快速率)不同节奏练习(由教师带领学生先两拍一动,后一拍一动练习)正常音乐节奏下练习 认真观摩 2、模仿练习学生自己喊口令练习在教师不同节奏的口令下 进行练习 5、随教师听正常节奏音乐练习 1、注意力充分集中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学生练习:1、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进行练习并提供动作图解教师引导帮助、语言鼓励、互动参与、巡回指导、解答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展示 1、以2-3人为一小组进行练习,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有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2、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展示 1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自我展示
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手拉手围成圆 圈在音乐伴奏下充分伸展肢体,身心放松小结本课 1、跟随教师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练习2、评价与自我评价 在音乐的伴奏下充分伸展、身心放松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让各小组内部自评,然后小之间互评。这样学生能够看出自己的不足,把别人的不足也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预计平均心率:100次每分钟 最高心率:145次每分钟预计密度:60% 场地器材:音响 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九、实践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集中注意力和为基本部分做准备的教学效果。教授新内容时,教师先示范,学生练习;在基本部分健美操后半部分的教学中,通过前四节正方向脚步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反方向步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及表现力,及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不断地找老师示范表演。总之,这堂课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练习密度,发展了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起到锻炼身体的目标。 由于人多,分组后不易管理,所以,还有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内容的安排上有点难,虽然是由正向变为反,有些学生正想还是不熟悉,所以学生不容易掌握,我想如果能降低一点动作难度,让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进行练习的话,教学效果就更好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队形一直是四列横队,整齐站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后面的学生不容易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如果能让学生穿插站队或者是弧形站队,就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而且,虽然本次课的教学密度达到了,但是运动的强度没有达到,如果能在基本部分中加入一些强度练习,使学生的运动强度再提上来,效果就更好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