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3.1仰望天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内容总览新知讲解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07板书设计08作业布置09目录03核心素养目标04新知导入0102单元主题概述单元教学结构图单元主题概述太阳、地球和月球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天体。在本单元,我们将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三个天体的更多特征以及三个天体的运动所引起的简单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单元教学结构图影子(条件、变化、与太阳位置)长短:长-短-长一天中影子方向:西-东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恒星形状——球形地球|行星地貌:海洋>陆地日晷月球|卫星月相:缺-圆-缺上半月:圆弧在右下半月:圆弧在左月貌正面(暗):月海盆地背面(亮):环形山(撞击)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通过比较、模拟实验对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有比较充分的认识。(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2)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3)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与接纳别人的观点,达成共识。(1)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新知导入晚上,明亮的月球,悬挂天空,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白天,仰望天空,耀眼的太阳普照大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新知导入太阳落山了,月亮就升起来了。太阳和月球与我们朝夕相伴。观看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新知讲解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分享一下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知识吧。活动1: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新知讲解最后班级交流,比一比哪组做得最好先把自己知道的填写在韦恩图上然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活动1: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新知讲解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我们先观察几组有关太阳和月球的照片,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1)两者都“有光”,太阳的光来自自身的发光,而月球反射太阳光。(2)两者可视大小是一样的,即它们看起来一样大。第一组新知讲解第二组太阳的表面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观察黑子和环形山有什么特点?黑子:太阳上黑色的斑点(其温度比周围温度低而形成)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环形山:坑坑洼洼,就像被不同大小的球体砸过一样。(陨石撞击而形成)观察黑子和环形山有什么特点?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将新获得的知识及时更新在维恩图中。本身能发光反射太阳光有黑子有环形山可视大小一样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在宇宙中,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是月球直径的401倍。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是怎样的?大小差不多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我们都知道太阳大,月球小。为什么我们平常抬头看它们,觉得大小差不多呢?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模拟实验材料准备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模拟地球上人观察视角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大圆纸片模拟太阳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实验过程(1)保持观察纸筒和小圆纸片的位置不变,移动大圆纸片。(2)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模拟实验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1)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保持纸筒和小圆片不动,移动大圆片(2)当大圆片看上去和小圆片大小一样时,请一位同学“跨步”测量一下大小圆片与纸筒间的距离。(3)实验之前分好工,合作完成。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温馨提示新知讲解实验演示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实验记录任务:观察太阳和月球 活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______时,才能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太阳到地球距离______,月球到地球距离______。近远远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1亿5千万千米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千米资料阅读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继续在韦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本身能发光反射太阳光有黑子有环形山可视大小一样距离地球远距离地球近活动2: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新知讲解研讨活动(1)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都是球体,可视大小一样不同点:太阳:恒星,本身能发光,表面有黑子,距离地球远月球:卫星,反射太阳光,表面有环形山,距离地球近新知讲解研讨活动(2)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①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少度?②太阳的寿命还有多久?③可以没有月球吗?④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居住吗?⑤太阳相当于多少个月球?课堂练习1.填空题(1)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________得多。(2)仰望天空时,白天常看到耀眼的_________,晚上常看到明亮的________。(3)在探究太阳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中,小圆纸片模拟的是__________,大圆纸片模拟的是___________。远太阳月亮月球太阳课堂练习2.判断题(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太阳离我们远,月球离我们近。( )(2)月球和地球的形状不同,月球是球体,太阳是圆形。( )(3)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比较低的区域。( )(4)我们可以利用韦恩图来比较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课堂练习3.选择题(1)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了光照和热量B.太阳表面有黑子C.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在我们的头顶(2)如图,从观察纸筒看大小不同的圆纸片,要使看上去大圆纸片和小圆纸片差不多大小,应该( )A.将大圆纸片向右移动B.将观察纸筒向右移动C.将小圆纸片移动到大圆纸片的右面CA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板书设计仰望天空距离地球远距离地球近本身能发光反射太阳光有黑子有环形山可视大小一样作业布置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想要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知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太阳、地球和月球主题概述 太阳、地球和月球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天体。在本单元,我们将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三个天体的更多特征以及三个天体的运动所引起的简单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宇宙中的地球 (2)地球系统 (3)人类活动与环境 (4)技术、工程与社会 二、学习内容: (1)9.1.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2)9.2.2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长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 (3)9.4.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通过望远镜观察或利用图片资料,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 (4)10.2.3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说出河流、湖泊、海洋、冰川、地下水等主要水体类型。 (5)11.1.2说出人类生活离不开水的例子,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6)12.3.4初步说明一些技术产品涉及的科学概念或原理,尝试应用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易装置(如传声器、听诊器等)。 三、学业要求: (1)知道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能说出月球表面的概况。 (2)能在教师引导下,观测和归纳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情况。 (3)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望远镜观察,结合图片资料或模拟实验,认识月球表面的概况;初步具有从具体现象提出问题,并制订简单探究计划能力。 (4)能通过动画或利用图片资料,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具有根据事实提出观点的意识。(5)能说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概况和主要水体类型。 (6)知道矿产、淡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7)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常用工具制作某种产品的简化实物模型,并能反映其中的部分科学原理。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8课,分3个层次。前3课——仰望天空、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影子的秘密,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第4到第7课——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球——地球的卫星、地球的形状、地球——水的星球,学生将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足够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索。学情分析 从古至今,人类对神秘的宇宙一直保持着极强的好奇心。3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太阳的表面是什么样?”“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月亮为什么晚上会亮起来?”“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什么?”等问题都在不断吸引学生去探索。学生通过日常观察、课外阅读等途径对三个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且在2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球家园、太阳的位置和方向、观察月相等内容,在本单元,他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个天体的更多特征以及三个天体的运动所引起的简单自然现象和规律。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4.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有各种水体类型,液态水资源丰富。 5.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二、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个天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探究实践 1.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特征。 2.能用模拟实验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用科学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3.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和使用简易日晷。 4.能通过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的资料,用维恩图方式对比不同天体信息特征。 四、态度责任 1.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 2.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3.愿意与他人合作,善于分工协作,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获。单元结构化活动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制作色彩海报。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仰望天空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知道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它们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1观察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以此进一步认识太阳位置会怎样变化,进而了解太阳对地球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知道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1观察课影子的秘密探索和认识影子变化的秘密。影子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阴影。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长短的变化1观察课月相变化的规律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知道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1观察课“月球——地球的卫星通过查看图片、查找资料和模拟制造环形山等方式、多个维度地认识月球。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什么秘密?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1观察课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1观察课地球——水的星球通过观察地球仪、画图、数格子等方式充分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我们已经了解了太阳和月球的一些特征,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那地球和它们相比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 知道地球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1活动课太阳、月球和地球从选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角度切入,学生会直观地认识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不同点用什么色彩来表示太阳和月球 我们又该用哪些色彩来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 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一、素养目标1.科学观念:(1)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模拟实验对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有比较充分的认识。3.探究实践:(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2)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3)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态度责任:(1)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与接纳别人的观点,达成共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与不同。难点:用韦恩图和模拟实验进行比较。三、评价任务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分享 能分享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知识 能 基本能 不能比较 能用韦恩图和模拟实验比较太阳和月球相同和不同 能 基本能 不能学习收获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一)情境导入 1.白天,仰望天空,耀眼的太阳普照大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晚上,明亮的月球,悬挂天空,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观看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景象?(播放视频) 明确:太阳落山了,月亮就升起来了。太阳和月球与我们朝夕相伴。 通过自然现象聚焦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关注学生是否对天空探究产生兴趣。(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 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分享一下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知识吧。 把我们知道的填写在韦恩图中。 温馨提示: (1)先把自己知道的填写在韦恩图上 (2)然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3)最后班级交流,比一比哪组做得最好 活动评价二: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我们先观察几组有关太阳和月球的照片,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第一组: 明确: (1)两者都“有光”,太阳的光来自自身的发光,而月球反射太阳光。 (2)两者可视大小是一样的,即它们看起来一样大。 第二组: 明确:太阳的表面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2.观察黑子和环形山有什么特点? 明确:黑子上太阳上黑色的斑点,因其温度比周围温度低而形成。环形山是坑坑洼洼,就像被 不同大小的球体砸过一样,一般认为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3. 将新获得的知识及时更新在维恩图中。 4.在宇宙中,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是月球直径的401倍。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是怎样的? 明确:大小差不多。 5. 我们都知道太阳大,月球小。为什么我们平常抬头看它们,觉得大小差不多呢?让我们做模拟实验来探究吧。 (1)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 观察纸筒模拟地球上人观察视角 小圆纸片模拟月球,大圆纸片模拟太阳 (2)实验过程 ①保持观察纸筒和小圆纸片的位置不变,移动大圆纸片。 ②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3)温馨提示 ①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保持纸筒和小圆片不动,移动大圆片 ②当大圆片看上去和小圆片大小一样时,请一位同学“跨步”测量一下大小圆片与纸筒间的距离。 ③实验之前分好工,合作完成。 (4)实验演示:播放视频 (5)实验记录 【拓展】资料阅读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千米,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1亿5千万千米。 6. 继续在韦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活动一: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知识,做好单元前测。 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太 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 活动一: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及时表扬,给予自信 。 活动二:鼓励学生及时更新韦恩图(三)研讨 1.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明确: (1)相同点:都是球体,可视大小一样。 (2)不同点: 太阳是恒星,本身能发光,表面有黑子,距离地球远。月球是卫星,反射太阳光,表面有环形山,距离地球近。 2.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测: ①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少度? ②太阳的寿命还有多久? ③可以没有月球吗? ④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居住吗? ⑤太阳相当于多少个月球? 旨在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太阳和月球的相同与不同,激发继续探究宇宙奥秘的兴趣。 关注学生能否结合维恩图来进行讲述,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感兴趣的问题。(四)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五、成果集成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到地球的距离也不同。六、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1.填空题(1)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________得多。(2)仰望天空时,白天常看到耀眼的_________,晚上常看到明亮的________。(3)在探究太阳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中,小圆纸片模拟的是__________,大圆纸片模拟的是___________。2.判断题(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太阳离我们远,月球离我们近。( )(2)月球和地球的形状不同,月球是球体,太阳是圆形。( )(3)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比较低的区域。( )(4)我们可以利用韦恩图来比较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选择题(1)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下列关于太阳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了光照和热量B.太阳表面有黑子C.太阳在一天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总是在我们的头顶(2)如图,从观察纸筒看大小不同的圆纸片,要使看上去大圆纸片和小圆纸片差不多大小,应该( )A.将大圆纸片向右移动B.将观察纸筒向右移动C.将小圆纸片移动到大圆纸片的右面【综合实践类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想要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知识。参考答案1.(1)远 (2)太阳 月亮 (3)月球 太阳2.(1)√ (2) (3)√ (4)√3.(1)C (2)A七、板书设计仰望天空八、教学反思每当孩子们仰望天空时,天空总是让他们着迷、浮想联翩,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什么太阳和月亮看起来一样大?为什么阴历十五的月亮看起来是最圆的?月食是怎样形成的?他们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三个天体都是球体,太阳体积是十分巨大的,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等等,但总体认识还是比较单薄、浅显。 本课作为单元的第1课,学生要开始深入认识太阳和月球。首先是以分享会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已经知道的关于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学生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中,这是一个单元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接着通过观察、比较照片的形式,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学生围绕“太阳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展开探索,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利用模拟实验探索宇宙空间问题的过程,最后学生继续完善维恩图。学完本课学生将掌握图片比较、模拟实验这两种探索天体的学习方法,以及利用维恩图比较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整理信息的方法,对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会有比较充分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3.1《仰望天空》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3.1《仰望天空》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三下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教学规划.docx 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大.mp4 月亮落下去把太阳推上来了!.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