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4.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1.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基本研究方法。
一、新课引入
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观察与思考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光屏
f
F
O
凸透镜
物体
新授
物距(u)
像距(v)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用一支蜡烛作为发光物体,一块白色的硬纸板作为屏,研究烛焰的成像情况。
新授
1.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2.调整凸透镜,烛焰、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要求:
新授
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1.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2.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像的虚、实。
新授
学生每2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新授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光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新授
按上述步骤操作,把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透镜焦距f=   cm。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实虚
大小
正倒
像距v/cm
u>2f
u=2f
2f>u>f
u=f
u新授
归纳和总结
(1)u>f时成实像,u<f时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3)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 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新授
(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用光屏承接到,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新授
【例】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由题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u<v,说明f<u<2f,成倒立、放大实像。若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则u>2f,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B
【典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图5-3-1所示实验:
(1)按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0.0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放大

不能
1.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D
三、归纳小结
1、这节课经历了哪几个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分析论证
实验评估
实践应用
2、你能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吗?
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光的折射。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u(1)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