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双峰县2023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历史
(时录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的一项填入题后表格。)1.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 迫址化石 B. 影像资料 C. 神话传说 D. 文献记载
2.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A. 在这里发现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B.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这里生活过
C. 中国的农耕文明起源于这里
D. 黄帝炎帝结盟于这里
3.以下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④彩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影响人类不同的生存、生活方式。居住半地穴式房子,种植栗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 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5.枝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 黄帝和尧 B. 炎帝和黄帝 C. 炎帝和舜 D. 尧和舜
6.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公元纪年法中,100 年为一个世纪。那么,对禹建立夏朝的时间公元前2070年准确的说法是
A.公元前20世纪后期 B. 公元前21 世纪前期
C公元前20世纪前期 D.公元前21世纪后期
7. 商周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文物是
8.周王朝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以保证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 禅让制 B.士族制度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9.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型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10.“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述的励志故事源于
七年饭历史 第1页 共6页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11.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既免除了岷江泛滥的水灾,又便利了航运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早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D. 灵渠
A. 长城 B. 大运河 C. 都江堰12.“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
A.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B. 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C. 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13.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C. 盐铁官营 D. ·重文轻武
A. 严刑峻法 B. 休养生息14.贾谊在《论积贮疏》中向汉文帝建议“今驱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则窗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 戒奢从简 B. 以农为本C. 兴 修水利 D .重 农抑商
15.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B.公元前60年,汉朝设西域都护
C.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
D.《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司马迁
16.《后汉书·刑法志》载,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 “五谷登衍”, “蚕麦善收”, “史称其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景象。此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大一统C.光武中兴 D.外戚专权
17. 系伦被当今世人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 改进造纸术 B. 开凿灵渠 。 C. 发明耧车 D. 发明“麻沸散”
18.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提出“治未病”理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材料中的“他”是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
19.《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官渡之战 B.赤 壁之战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20.《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④南下移民和江南地区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21. 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七年级历史 第2页 共6页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2.芣同学在对七年级历史进行复习时,制作了如下的思维导图,请帮他补充完整。①处应填的内容
D. 北朝A. 前楽 B. 北魏 C. 五代
23.下列典故出自于淝水之战的是
①投鞭断流 ②草木皆兵 ③风声鹤唳 ④退避三舍 ⑤破釜沉舟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A. 张仲景B. 贾思勰24.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C. 王羲之D. 祖冲之25.“烦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者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我国现存最早的这部完整的农书是. D. 《大明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第26题14分, 第27题14分, 28题13分、29题9分; 共50分)26. (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摘编自李白《古风》
(1)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是指的什么历史事件 此事件有何意义 (4分)
材料二
七年级历史 第3页 共6页
(2) 材料二所示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写出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 (4分)
材料三
(3) 根据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写出秦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措施。 (4分)
材料四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摘编自贾谊《过秦论》
(4) 根据材料四,秦朝为巩固统一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 (2分)
27. (14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帠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中反映了哪些变法内容 取得了怎样成效 (6分)
材料二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 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改革 材料反映的改革内容是什么 (4分)
七年级历史 第4页 共6页
材料三 北魏时期, 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3) 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因果关系。说说材料三体现了北方的什么趋势 (2分)
(4)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两次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28. (13分) 思想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 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 根据材料一回答,昚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出现了什么局面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分)
材料二 “为政以德,僻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摘编自《论语·为政》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治国思想又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影响 (4分)
七年级历史 第5页 共6页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简……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其目的是什么 (2分)
29. (9分)汉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
(1) 概括张骞的主要事迹及作用。 (2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为主题,从“天下一统”、 “政治一统”、 “思想一统”、 “民族一统”四个角度予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7分)
七年级历史 第6页 共6页
2023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
(时量: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在下表相应位置。每小题3 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多名运动健儿实现了自己的金牌梦,为国争光,“背养校园,豆蔻年华”,我们最美的青春在中学度过,许多运动健儿的梦想起于中学,成就始于中学。中学时代
A、决定着每个人未来人生的价值 B. 见证从幼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C.拉开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序幕 D. 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对漫画《英好蓝图》理解正确的是
A. 梦想是一种臆想,可望不可及
B. 梦想和现实是平行线,无法相交
C. 梦想在现实中不能开花
D. 梦想需要付诸行动,不懈追求
3. 七年级某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小明说:“早上比别人早起30分钟用于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学习委员小刚说:“每周周末回家时,夜深人静时,看书学习才是最好的。”小军说:“午饭后看书,温习上午课堂知识才是最好的。”三位同学的学习方式哪一种才能帮助后进学生小磊的学习呢 你认为小磊应该
A. 听取学习成绩最好的小明的说法 B. 听取学习委员小刚的说法
C. 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D.听 取小军的说法
4. 蚂蚁被万物嘲笑渺小,没有沮丧,从而练就一身力气; 老虎被万兽赞美,没有骄傲,从而威震一方。这说明
A. 正确认识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唯一因素 B. 我们要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C. 我们要从群体中的地位来认识自己 D. 认识自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5. 七旬奶奶徐秀珍在景区卖水时自学多国语言,现能流利地运用多国语言和外国游客交流。从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村妇女,到如今的语言达人,徐奶奶的经历让我们体会到
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用着急 ②学外语是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
③学习没有终点,要不断地学习 ④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6. 小丽和小美是同班好友,在期中考试的考场上,小丽顺利地答完了试卷,正要交卷时,忽然看见小美微微举起左手晃动了一下,小丽立刻心领神会,想在这关键时刻帮助好友一把,赶紧把大题的答案抄在纸上,趁老师不注意把纸条递给小奂。小丽的行为
A. 是值得赞赏的,因为小美是她的朋友
B. 是正确的,因为不这样就有可能失掉一位朋友
C. 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坚持原则,其行为是对友谊的曲解
D. 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被老师处罚,使自己受到牵连,不值得
7.小伟和小林原来是住同一小区的好朋友。两个人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和玩游戏。后来小林转学到别的城市去了,两人从此没联系过。三年后的一天,小伟在超市购物时突然看到小林,感觉很陌生,两人只是打了个招呼就匆匆而别。小伟和小林友谊的变化说明了( )②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③我们要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④友谊不会长久,我们不能太沿重友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8. 七(2) 班同学们正在举行“体味亲情——亲情碰碰碰”活动。下列同学们的分享,你认同的做法是
①尚尚:时代变化大,父母已经完全落伍了,我不想跟他们交流
②爱爱:早上来不及吃早餐,妈妈一直唠叨,我再也不理她了
③禾禾:我把父母加为微信好友,让父母通过微信了解我的校园生活
④丽丽:我已经开始尝试早上独立完成上学前的一切准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享受数字时代,别忘带上父母。”为教会父母使用微信,80后男孩张明画了一份图文并茂的9页操作说明书,让无数网友感受到一股强大而温暖的正能量。他的做法启示我们
A. 互联网的使用是造成代沟的主要原因
B. 未成年人必须承担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
C. 孝敬父母落实到平时的言行之中,用行动来表达孝敬之心
D. 使用微信交流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10.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讲述了贾晓玲穿越回去只为让母亲开心的故事,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启示我们中学生要
①关爱家人 孝敬父母 ②努力挣钱 赡养父母 ③主动沟通 化解冲突 ④宽容体谅 感恩父母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我很喜欢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这说明他们在动脑筋、在思考。有时候,我也会紧张学生提问题,因为担心无法给他们满意的回答,但也正是这份担心激励我备课时更充分、更细致”。老师的这段表达说明
①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尊重、携手共进
②我们应该敢于提问,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和经验
③教与学是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④我们积极与老师交流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 本学期,班里新换了老师。小刚对部分科目开始爱学不学,只因他不喜欢这些老师的教学风格。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劝告他
A. 接纳与尊重风格不同的老师 B. 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
C. 只要课后努力上课可以不学 D. 每人心中都有喜欢的老师13. 小华同学每天回家,无需带钥匙,用手指纹直接开门。这是因为,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640亿分之一。这说明
A.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B. 生命是独特的 C. 生命是不可逆的 D. 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14.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黄莺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成为全国首位进入“211”重点大学的盲人学生。向黄莺学习,成为强者,我们应
①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超越一切 ②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
③直面困难和挫折,磨砺坚强意志 ④张扬个性,拒绝任何帮助和建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生命是宝贵的,守护生命,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要。下列做法符合养护精神的有
①参观历史博物馆,增长见识 ②欣赏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品味
③观看国庆大阅兵,激励情感 ④参加学校长跑竞赛,增强体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当地时间2023 年2月6日,土耳其连续发生8级地震,伤亡人数不断上升,中国多支社会救援队,冒着生命危险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努力挽救土耳其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中国救援队的队员
①敬畏生命,坚持生命至上 ②拒绝冷漠, 自觉珍视他人生命
③大爱无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④轻己重人,漠视自我生命价值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主观题(共52分,请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17.【为梦想点赞】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杜海潮, 虽然生在边睡小镇,但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始终怀搅栩翔太空的梦想。上小学的杜海潮总是坐第一排,老师对他的印象是“非常喜欢提问”,当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奔向食堂干饭,杜海潮总会抓住老师问问题,一问就是半个小时,还总是最早一个到教室,最晚一个回宿舍。他会刻意错过打饭高峰期,把这几分钟用在背书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无论下多大功夫也耍搞明白。杜海潮学习优异,从“小镇做题家”成长为“摘星星的人”。
(1)杜海潮的读书历程对我们学会学习有什么启发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有同学了解了桂海潮的励志故事,得出结论:只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编织梦想,“心想”就一定能“事成”。请你运用相关知识予以评析。(6分)
18.【澄清友谊 慎重交友】
中学时代的友谊交往给我们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也引发了许多我们对友谊的感悟和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乐乐和小泽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两天班级要选班长,两个人都想要参加竞选,乐乐有些担忧,怕竞争会影响到两个人的友谊。 于是, 乐乐便有了想要退出竞选的想法……材料二 最近小英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小芸的网友,她认为小芸与她志同道合, 因此常常与小芸畅聊到深夜,没有心思学习,自己的所有事都和小芸分享,也借了不少钱给小芸。直到有一天小芸突然消失, 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1) 根据材料一,请你给乐乐出一些关于“呵护友谊”的锦囊妙计。(8分)
(2)据材料二,谈谈小英的经历给我们网上交友带来哪些警示。(8分)
19.【孝亲敬长 师长情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道是一个善于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我们从她的文字中截取了四个片段。
片段一:我的好朋友李静从八岁那年,妈妈被壶山患有胃癌,他并主动承担起所有家务劳动。
每天早晨,她需要为外出劳作的爸爸做好早饭,奶妈妈洗漱、穿衣究才肯放心去上学。周末,
(1)片段一中李静迹令人感动的事迹。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奖励父母的原因。(4分)
片段二:我之前读书看到: 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曾说:“听老师一句话, 学生受用一辈子。”但今天老师严厉批评了我,心里十分难受,我应该怎么办
(2)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6分)
20. 【感悟生命意义 活出生命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月18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某校八年级(1)班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参与,搜集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中,上榜好人中,有用生命守护祖国海疆的安徽“95 后”海警执法员汪晓龙,有35 载守护瑶族孩子求学路的广西“老师妈妈”姜晚英,有以身跃下大桥勇救轻生女子的浙江外卖小哥彭清林,有30多年倾尽积蓄打造“候鸟王国”的江苏八旬护鸟老人闵浩焕,有创办心理热线挽救超500名轻生者的广东新闻工作者柯志雄……
资料二 “中国好人” 彭清林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楠木村村民。5个多月前,31 岁的彭清林在杭州送外卖途中,从距钱塘江江面约12米的西兴大桥上一跃而下,救起一名轻生女子, 因从钱塘江桥上跃下,入水时冲击力过大,彭清林救人后胸椎压缩性骨折,住院治疗。恢复后的彭清林在继续送餐之余,还报名成为杭州亚运城市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其义举感动全网。
同学们根据搜集的资料探讨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1) 结合资料一,说说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6分)
(2) 结合资料二说说我们应怎样向“中国好人” 彭清林学习、在平凡中创造伟大。(8分)
2023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DDCBD 6-10CADCC 11-16DAB CAA
二、材料说明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
(1)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2)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②努力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③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④努力,需要坚持。要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⑤努力,需要方法。生活中需要留心观察,学思并进
18. (16分)
(1)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2) 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借钱,不轻易接受等。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⑤在网上交往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
19 (10分)
(1) 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 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期待。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③对待老师的批评,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0.(14分)
(1) ①对自己: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对他人: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自愿承担责任; ③对社会: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命运结合起来。
(2) ①运用自身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②努力锻造自强不息的美好品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③用认真、勤奋、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是生命价值; ④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 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生命在平凡之中闪烁伟大。
2023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C B B C C C A C D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C A B B D B D A D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第26题14分, 第27题17分, 28题13分、29题9分; 共50分)26 (14分)
(1)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分)
(2) 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或中央集权制度或君主专制制度) ;
创立者: 秦始皇 (或嬴政) ; (4分)
(3) 措施: 统一货币; 统一文字; (4分)
(4) 修筑长城; 北击匈奴。(2分)
27 (14分)
(1) 商鞅变法。推行县制; 奖励生产(或奖励耕织) 。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6分)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改说汉语; 改穿汉服。(4分)
(3) 民族融合的趋势。(2分)
(4) 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2分)
28 (13分)
(1) 百家争鸣; 无为而治; 法家。(3分)
(2) 仁; 以德治国 (德政) 。(4分)
(3)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对教育的垄断。
教育方法: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4分)
(4) 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分)
29. (9分)
(1) 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分)
主题: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
论述: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实现了天下一统; 汉武帝时,政治上颁布
了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全国的统治,实现了政治一统。思想上,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实现了思想大一统。民族关系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实现了民族统一。综上所述,汉朝实现了天下一统、政治一统、思想一统、民族一统。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7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