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学习目标】1.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2.了解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3.认识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4.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5.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6.阐述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踏上了新 征 程 。【重难点】1.重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三个原因)。2.难点: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能提升】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形成原因:(内部因素)清政府对内实行 ,对外采取 ,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外部因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 向 发展的正常进程。(2)基本国情:中国逐渐沦为 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3)带来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 ,也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根源: 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 和 的矛盾(民族矛盾); 和 的矛盾(阶级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 、 ,实现 、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2. 中国共产党诞生:(1)时间:1921年7月,在 和 的伟大觉醒中,在 同 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思想基础:1917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 ;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3)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 ,为中华民族 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 ,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1)方案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代表 以 和 统治集团为代表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道路 极力维护 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 。 幻想建立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主张建立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结果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 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2)结论: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 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 、 、 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 的历史,彻底结束了 的历史,彻底结束了 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 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为实现创造了 根本条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结论: ,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易混易错辨析】1.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 ( )2.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 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5.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 )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7.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 )8. 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幻想建立人民共和国。 ( )9.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的方案脱颖而出。 ( )10.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资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 )13.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立为初心和使命。(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资本主义民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1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参考答案】1. 提示:× 落后就会挨打,列强的侵略只是近代中国落伍的重要(外因)原因。2. 提示:×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提示: √4. 提示:×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5.提 示:×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6. 提示:× 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7. 提示: √8. 提示:× 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9.提示:×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案脱颖而出,并带领中国革命取 得胜利,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10. 提 示:× 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11. 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2. 提示:√13. 提示:×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4. 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15. 提示:√【基础达标】1.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的签订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C.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D 【解析】关键点:1840年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D项正确。2.近代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丧失部分独立主权,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B.中国最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D.中国完全丧失主权,传统经济完全解体答案A 【解析】A半殖民地半封建是 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这一社会形态意味着中国丧失部分独立主权,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符合题意。B本身说法错误。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形态,C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下中国丧失部分主权,传统经济并未完全解体,D错误。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歌脍炙人口并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74年来的历史昭告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党员干部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C.党群关系决定党的地位是自封的D.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答案.A 【解析】A正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歌脍炙人口并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71年来的历史昭告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错误,党员干部可以有自己的个人利益;C错误,党的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D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讲题视故选:A。4.某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其中你认为不符合班会主题的观点是( )A.获得中间派人士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B.经过28年努力,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获得中国工人阶级和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支持,为共产党党组织和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群众支持和人才支持。答案B 【解析】选B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获得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中间派民主人士、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A、C、D三项说法正 确,但不符合题意。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5.19世纪末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人民大众和专制清政府的矛盾C.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D.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答案A 【解析】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把灭洋放在第一位,反映了当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具有爱国主义性质,故A正确。BCD:材料体现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能力提升】6.(2022下·辽宁鞍山·高一校考期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其中,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详解】①②③④: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不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④正确,①③排除。故本题选D。7.(2023下·新疆伊犁·高一校联考期末)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表明( )①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详解】①: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①错误。②③: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自己的方案,但最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②③符合题意。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8.(2023下·浙江杭州·高一校考期中)近代中国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艰难状态。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踔厉奋发、实现民族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②③④: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②④排除。故本题选B。9.(2023下·天津·高一校联考期末)“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长三角首趟常态化运营的红色家游列车。该条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被命名为“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精品线路。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 )①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②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根本条件④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错误。②④:100多年前,中共一大代表们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后召开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因此,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②④符合题意。③: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条件,③错误。故本题选B。10.(2023下·江西·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浙江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长三角首趟常态化运营的红色旅游列车。该条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被命名为“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精品线路。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 )①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②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根本条件③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④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与农民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呈现的是建党百年历史,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了解党史,通过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①③符合题意。②: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条件,②错误。④: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B。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学习目标】1.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2.了解20世纪上半叶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3.认识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4.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总结。5.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6.阐述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踏上了新 征 程 。【重难点】1.重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三个原因)。2.难点: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知能提升】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形成原因:(内部因素)清政府对内实行 ,对外采取 ,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外部因素)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 向 发展的正常进程。(2)基本国情:中国逐渐沦为 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3)带来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 ,也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1)根源: 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 和 的矛盾(民族矛盾); 和 的矛盾(阶级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 、 ,实现 、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1.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2. 中国共产党诞生:(1)时间:1921年7月,在 和 的伟大觉醒中,在 同 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思想基础:1917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 ;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3)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 ,为中华民族 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 ,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1)方案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代表 以 和 统治集团为代表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道路 极力维护 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 。 幻想建立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主张建立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结果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 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2)结论: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 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 、 、 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 的历史,彻底结束了 的历史,彻底结束了 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 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为实现创造了 根本条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结论: ,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易混易错辨析】1.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 ( )2.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 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5.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 )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主张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 )8. 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幻想建立人民共和国。 ( )9. 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的方案脱颖而出。 ( )10.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资产阶级的特点决定的。(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 )13.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立为初心和使命。(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资本主义民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1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基础达标】1.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的签订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C.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2.近代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丧失部分独立主权,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B.中国最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D.中国完全丧失主权,传统经济完全解体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歌脍炙人口并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74年来的历史昭告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党员干部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C.党群关系决定党的地位是自封的D.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4.某班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其中你认为不符合班会主题的观点是( )A.获得中间派人士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B.经过28年努力,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D.获得中国工人阶级和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支持,为共产党党组织和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群众支持和人才支持。5.19世纪末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人民大众和专制清政府的矛盾C.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D.中国农民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能力提升】6.(2022下·辽宁鞍山·高一校考期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相互交织。其中,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2023下·新疆伊犁·高一校联考期末)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表明( )①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④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下·浙江杭州·高一校考期中)近代中国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艰难状态。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踔厉奋发、实现民族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下·天津·高一校联考期末)“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长三角首趟常态化运营的红色家游列车。该条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被命名为“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精品线路。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 )①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②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根本条件④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2023下·江西·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浙江嘉兴南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长三角首趟常态化运营的红色旅游列车。该条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被命名为“开天辟地·革命启航”精品线路。游客搭乘该列车可以( )①感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②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国巨变的根本条件③增进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认同④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与农民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导学案(原卷版).docx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导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