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劳动山科版《布艺劳动-做香囊》(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劳动山科版《布艺劳动-做香囊》(教案)

资源简介

《布艺劳动-做香囊》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做香囊
课标学段:第二类第二学段传统工艺--布艺劳动
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标,本课程坚持育人导向,以实践为主,在香囊的制作与设计过程中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知缝制工艺历史,心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品质,将学好劳动技能与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维度:通过亲手制作香囊这一古代艺术品,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意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2.劳动能力维度: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缝制各种香囊,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缝纫针法解决生活中的缝制问题。
3.劳动精神维度: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领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发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劳动习惯和品质维度:通过体验缝制过程中一针一线的标准化劳动,培养安全规范操作、及时整理劳动工具、做事专注的劳动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缝制香囊。
2.感悟劳动的价值,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观念。
教学用具
布片、红绳、针线、香料、棉花、剪刀等
课前准备:教会起针结和平针法等基础缝纫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恰当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1:谈话导入
1、师:很高兴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这节劳动课。但是在开启我们的劳动之旅之前,老师想问一下:对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你知道多少呢?
2、学生列举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有哪些。
3、师:你们可真棒,我们中华民族至今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那我想知道暑假前的端午节同学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活动?或者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4、学生自主回答。
5、师:看到同学们这么了解,老师非常欣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吧?
6、了解香囊古今的叫法有哪些 配带香囊有哪些好处?
7、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1.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切入话题,引出端午节缝制香囊这一习俗。
2.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制作香囊的兴趣。
二、宣布目标领取任务
三、感知教材体会传统文化
四、讲解示范 活动2:明确课堂任务
1、师:我们刚才通过观看视频,也了解了佩戴香囊的好处,你们想亲手制作一只香囊?那么就来领取今天的任务吧。
2、四步任务有哪些
活动3:探究劳动材料
1、师:我们每组同学的桌上都有一个制作好的香囊,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香囊由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名称?制作一个香囊我们要准备哪些材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生回答。
3、教师再出示图片让学生来念一念。
4、师:说到香料,不得不来说一说我们国家的独有中草药文化,它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味的中草药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有着神奇的功效。老师这里也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制作香囊中药配方,我们一起看看吧。
活动4:学生观看视频,明晰
制作流程
1、师:现在老师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具体要怎么制作呢?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老师录制的演示视频。一边看一边思考,想想缝制香囊的过程可以分为哪几步?
2、学生认真观看并总结步骤
第一步:对折布料,夹入吊绳。
第二步:缝制边缘,固定流苏。
第三步:缝制囊包,返口翻面。
第四步,装填香料,平缝收口。 1、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先了解构造。
2、通过看、摸、闻进步激发探究的兴趣。3、引入中草药文化,增加对草药的价值认识,认知到中草药文化博大精深。
4、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与讲解,对某种劳动知识、技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5、总结制作步骤有利于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便于理清思路。
五、具体操作认真实践
六、讲评小结
七、家庭作业 活动5: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1、师:看到这里想必咱们的同学一定是跃跃欲试了吧?在动手劳动之前老师有以下注意事项要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师生同读
3、那么让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设计和制作你喜欢的的香囊吧。
4、学生动手制作香囊,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操作本着“帮”“扶”“放”的原则,可分为指导性操作、独立性操作、创造性操作。活动6:评价香囊有雅意
1、邀请学生分享劳动评价。师:看到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制作,老师不禁感叹,你们一个个都是劳动小能手,现在在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其他小组要注意点评奥。
2、学生互评。
师:好,每一个小组都以展示完,让我们来评一评,说一说自己在制作中有哪些心得和困惑呢?
3、学生互相评价,并自主发言说说自己的心得和困惑。
4、教师展示不同的香囊,并进行情感教育。活动7:感情升华,反思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化身为一个小小的劳动者,感受着劳动的乐趣与艰辛。习总书记常说“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这节课要结束了,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吗?
1、同学们,“七彩丝线缠香囊,祝福裹满暖心房”。今天的作业是只做自己喜欢的香囊,送给自己最敬佩的劳动者。
2、好,下课。 1.通过引导学生读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养成注意安全的意识。
2.通过具体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让学生评出谁做的好,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缺点,使学生对作品或劳动成果有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对劳动产生更高层次的认识,增强审美情趣。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讲评和小结,使学生产生参与意识,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
八、板书设计
做香囊
对折布料
夹入吊绳
缝制囊包 缝制边缘 返口翻面
装填香料 平缝收口 固定流苏
《做香囊》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由于学生年龄小,在家里极少动针线。虽然能够基本理解做香囊的方法与步骤,但是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困难,尤其是男同学,所以要加强基本针法的练习。在改进措施上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学生方面:
1、加强学生对劳动技术课常规的教育。
2、对一些合作流于形式的小组进行整合,重组。
3、继续培养小组长。
教师方面:
1、在动手动脑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学中寻找快乐,快乐产生兴趣,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
2、从作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给学生提供适度坡度、难度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解难和爬坡中去享受成功的乐趣。
4、教师要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5、劳动技术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6、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7、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才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己动动手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