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课件(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课件(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第七章 力
7.1 课时1 力及其作用效果
起吊大型货物
牛顿猜想
苹果掉下来是因为苹果受到地球“吸引力”;
货物被吊起,是因为起重机的钢绳向上用“力”拉起货物;
1.苹果为什么能“自己”掉下来呢?
2.起重机是怎样吊起大型货物的?
新知导入
观察与思考
拔河比赛
3.拔河比赛中如何把对方“拉”过来?
要想赢得拔河比赛,只有用“力”拉绳。
以上所有现象,都是因为有了“力”:
学习目标
1.知道 力 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出这一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并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知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力现象。
人推车
运动员举杠铃
人用力
车受到力
双手用力
弹簧受到力
运动员用力
杠铃受到力
双手拉弹簧
新知学习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 F 表示。
人 推 车
双手 拉 弹簧
运动员 举 杠铃
磁铁 吸引 铁钉
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
“提”“压”“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思考:产生力的条件是什么?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在水平面上,两个篮球刚好接触静止,它们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②不接触的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
例如,地球对它表面及其附近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
想一想: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吗?不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吗?
2.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N。
艾萨克·牛顿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拿起物理课本用力约2N
托起两个鸡蛋
用力约1N
拿起500ml瓶装
矿泉水用力约5N
托起一个篮球所用的力约为5N
感知一些力的大小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A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C.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C
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力捏橡皮泥
(2)用力拉弹簧
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
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1)做一做
力的作用效果

杯子放在桌面上,因杯子对桌面有压力的作用,所以桌面会发生微小的形变,只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有时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放大观看。
用手握紧玻璃瓶时,通过装满水的瓶子上的细管中的液柱变化,可反应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视频欣赏—《慢镜头下的形变》
(2)理解形变
手按气球
拉弓射箭
跳高时,撑杆发生弯曲
(3)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例
让运动的小铁球靠近磁铁时,观察小球运动的状态(快慢、方向)。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①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正前方)放一个磁铁,观察小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②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铁,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磁铁、铁球、斜面、水平桌面等.
小铁球
磁铁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小球运动的速度变大
小球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小球靠近磁铁时,会受到磁铁的吸引力,是吸引力改变了小球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速度
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方向
上面的实验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验结论
(3)力的作用效果
①把静止的球踢出去
③香蕉球
踢香蕉球时,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②守门员扑住球
罚点球时,足球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实例
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叫做“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运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
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尽管运动的快慢不变,但是运动的方向在改变。
想一想
课时2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作用相互性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1.知道力的三要素。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会画里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目标
用力越大,弹簧被拉的越长
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力的方向不同,弹簧形变不同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新知学习
A
B
C
  将书放在桌面上,分别在 A、B、C 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书,观察书的状态变化有什么不同?
作用点不同,书的状态变化不同。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
想想做做
2.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起点
线段的长短
末端箭头
表示力的作用点
表示力的大小
表示力的方向
注意: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的力越大。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这样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就能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表现出来。
F = 50 N
例 用50 N的拉力水平向右拉动箱子前进,画出力的示意图。
人推船
人推船时,船同时在推人。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2)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3)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反作用力
A
B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列举生活中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例子。
例:①用手打同学别人手时,自己的手也感觉疼;
②在溜冰面上用手推墙,人会向后滑;
③用手拍篮球,手对篮球施力篮球对手也施力,手会感到疼;
……
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表示出来
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三要素和
力的示意图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小结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_物体,另一个是________物体。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符号为____。
【特别提醒】力总是跟两个物体有关,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且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二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特别提醒】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施力
受力
牛顿

N
形变
运动状态
快慢
方向
3.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_;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_。在同一图中,力越大,对应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标出力的________。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特别提醒】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也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知识点1 力及其作用效果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C.力是可以脱离物体存在的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C
2.下列物体所受重力最接近1 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头奶牛
C.两个鸡蛋 D.一张书桌
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C
D
4.(易错题)贝贝用绳子拴住水桶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均选填“手”“水桶”或“绳子”)
绳子
绳子
知识点2 力的三要素及示意图
5.(2023·上海期末)如图所示,小强和大勇一起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情景,主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中哪个要素有关( )
A.作用点
B.大小
C.方向
D.以上因素均有关
B
6.如图所示,在开门的时候,用手在A处推比在B处推更容易把门推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如果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A点,推门和关门的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作用点
方向
7.(2023·云南)我国传统节日有悬挂灯笼的习俗,请在图中画出灯笼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
解: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2023·十堰期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号令响起,各龙舟上的运动员奋力划桨,龙舟向前加速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让龙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相互

9.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
10.(易错题)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C
11.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____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均选填“甲”或“乙”)


12.(2023·阜新模拟)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相互
形状
13.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可将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_______(选填“A”或“B”)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方向
A
作用点
14.(2023·岳阳模拟)请画出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
解:
15.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方案:把一块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探究作用效果。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甲图和乙图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有关。
大小
(2)通过比较甲图和丁图中钢片发生的变化,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比较____图和____图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法。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控制变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