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 2.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2)像与物体的 ;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4)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 的。 光的反射虚像大小相等相等对称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例1】 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M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变式训练1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下面步骤a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adbc(2)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请将表头中空白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3)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 。 实验次数 1 7 7 等大2 6 6 等大3 3 3 等大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或物距)/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或像距)/cm像与物的大小比较不能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探究问题二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例2】 如图所示,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变式训练2 (2021·云南昆明中考)图中的A'B'是物体AB经过平面镜M后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如图所示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平面镜成像的特征1.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知识点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2.(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A.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B.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C.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3.下图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4.小丁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在镜子里面的像如图所示,此时的时刻应是( )A.21:10 B.10:21 C.10:51 D.12:01C5.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 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 (选填“实”或“虚”)像。 平面虚知识点三 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图6.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共16张PPT)多彩的光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眼睛的视物原理1.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2.构造(如图所示):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视网膜与 是相连的。 凸透镜光屏视神经3.成像特点: 。 4.调节: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 ,可以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 上。 倒立、缩小实像自我调节本领视网膜知识点二 视力矫正1.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 用 矫正 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 ,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前凹透镜太厚太强2.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 用 矫正 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 ,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 。 后凸透镜太薄太弱太短知识点三 透镜的应用1.利用 ,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 2.放大镜就是 。可以将较小的、肉眼不易辨清的物体 。 3.光学照相机:拍照时被拍的物体成像在相机内小小的 上。 4.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 。 5.望远镜: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基本元件是 。 透镜成像的原理凸透镜“放大”底片凸透镜透镜和三棱镜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视力矫正【例题】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其矫正做法是图 。 BD变式训练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A.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C.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D.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眼睛的视物原理1.正常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B2.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右图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B.蜡烛相当于物体C.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D.光屏相当于视网膜A知识点二 视力矫正3.对于老花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C4.某公司推出了一款高科技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 mm 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近视。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前方凹透镜知识点三 透镜的应用5.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 )A.幻灯机 B.投影仪C.放大镜 D.照相机D6.(2022·云南中考)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该成像特点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缩小照相机7.如图有甲、乙两种观察物体的镜。其中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 ,观测天体时应选用 。 乙甲(共14张PPT)多彩的光第三节 光的折射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斜射偏折知识点二 几个名词项目 名称 图示一点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交点 两角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折射光线与 之间的夹角 三线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NN':过入射点O,与分界面 的直线 法线垂直知识点三 光的折射规律1.三线关系(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 2.两角关系(1)变化关系: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2)大小关系: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 ②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同一平面内两侧小于大于知识点四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 ; 2.筷子在水中“ ”; 3.叉鱼时应该瞄准鱼的 才能叉到鱼。 浅折断下方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例题】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在水面发生了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r。如图所示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OB是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准确方向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OC。如图所示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下图为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折射角γ 6.7° 13.3° 19.6° 25.2° 30.7° 35.1° 38.6° 40.6°(1)观察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在同一平面内, 、 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折射角 入射角。 (3)如果让入射光线沿着BO方向由玻璃射向空气,则折射光线会沿着 方向射出;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同时记录折射角的度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折射角 入射角。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增大小于OA增大大于知识点二 折射现象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3.站在清澈的小溪旁,我们可以在岸边清晰地看见水里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对此,图中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C4.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 而形成的,太阳实际在图中的 位置。 折射乙知识点三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5.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并标出折射角。如图所示(共13张PPT)多彩的光第四节 光的色散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光的色散1.概念:经玻璃、水折射后的 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一个彩色的光斑的现象。 2.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观察置于三棱镜后的光屏。白光可以分解成 、 、 、 、 、 、 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太阳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知识点二 色光的混合1.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 2.红、绿、蓝光的 ,可以得到 的光。 3.光的三基色: 、 、 。 4.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的各种色彩都是由 合成的。 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适当混合其他颜色红绿蓝红、绿、蓝三种色光知识点三 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呈现 的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呈现被 的颜色。 穿过物体的光反射的光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光的色散及物体的颜色【例题】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A变式训练 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纸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纸上,白纸反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C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光的色散1.小丽在物理笔记上整理一些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电视机上彩色画面五彩缤纷B.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C.雨过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水彩画的色彩绚丽多彩C2.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池水映明月B.彩虹舞山涧C.潭清疑水浅D.起舞弄清影B知识点二 色光的混合3.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看到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A知识点三 物体的颜色4.阳春四月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光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光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B5.电影院的幕布选用粗糙的白色布料制成,是因为光在粗糙的幕布上发生了 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画面;同时,白色幕布可以反射 ,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是彩色的。 漫各种颜色的光(共20张PPT)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 、边缘 中间 、边缘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 漫薄薄厚凸透镜凹透镜2.原理光的 。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折射会聚发散4.几个名词(1)凸透镜①主光轴:如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 的 ,简称 。 ②光心(O):透镜的 。通过光心的光,其 。 ③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 的点(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④焦距(f): 的距离。 球心直线光轴中心传播方向不变会聚焦点到光心(2)凹透镜知识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距和像距 物距:物体到 的距离,用 表示 像距:像到 的距离,用 表示 凸透镜u凸透镜v2.凸透镜成像规律序号 物距u 像的特点 物像位置1 u>2f 异侧2 f 3 等大、倒立、实像 异侧4 u5 不成像 无缩小、倒立、实像异侧u=2f放大、正立、虚像 u=f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1】 如图所示,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探究问题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例2】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f=5 cm。(1)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 (2)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凸透镜右放大能变式训练2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的实验中,小华用焦距f=15 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填空:(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将其移动到4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烛焰的像。 等大不能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透镜1.如图所示四个透镜中,是凸透镜的是( )C2.小明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B3.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 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 作用。 凸透会聚4.请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知识点二 凸透镜成像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 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清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A6.如图甲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 )B7.图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蜡烛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应放在透镜 侧 范围才能得到 的清晰实像。 右大于20 cm倒立、放大(共28张PPT)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反射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光的传播1.光源正在 的物体都叫做光源。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 。 发光光源2.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均匀空气中沿 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液体中沿 传播 结论:光在同种 、 中沿 传播。 直线直线透明均匀介质直线3.光线带 的直线, 表示光传播的 , 表示光传播的 。 箭头直线径迹箭头方向4.光的传播速度物质 光速真空 (最大) 空气 略小于真空中的速度水 约是真空中的 玻璃 约是真空中的 约为3×108 m/s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 光的反射2.有关名词一点 光的 ,用字母“O”表示 三线 入射光线 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法线 经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 的直线(ON) 反射光线 从物体表面 的光线 两角 入射角 与 的夹角 反射角 与 的夹角 入射点垂直返回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法线知识点三 光的反射定律1.共面: 在同一平面内。 2.居两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 3.等角:反射角 入射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两侧等于知识点四 两种反射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 时,其反射光束仍然是 的反射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 时,其反射光 ,而是射向 的反射 光滑物体表面平行粗糙物体表面不再平行各个方向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 光的反射【例1】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纸板向后折,活动小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1 30° 30°2 40° 40°3 60° 60°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聪 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变式训练1 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在探究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同时也是最关键的。(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探究问题二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例2】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作出经过入射点O的法线ON和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1.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B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C3.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纸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A.树叶的影子B.太阳的像C.太阳的影子D.树叶间的空隙的像B4.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A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定律5.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 D.∠4B6.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A.40° B.50°C.80° D.100°B7.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D8.根据下图给出的条件,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平面镜。如图所示知识点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9.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从教室里的各个角度看清黑板上的字,原因是( )A.只有黑板反光,字不反光B.只有字反光,黑板不反光C.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D.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10.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为了避让水洼,应走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地面。这是因为路面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较暗漫反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节光的反射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三节光的折射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二节平面镜成像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六节神奇的眼睛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第四节光的色散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