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照亮我前行的那颗星——致敬我亲爱的老师 尊师重教主题班会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照亮我前行的那颗星——致敬我亲爱的老师 尊师重教主题班会 素材

资源简介

照亮我前行的那颗星
——致敬我亲爱的老师
一、教育主题:尊师重教
二、教育目的: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引导学生自觉把尊敬老师,重视老师的教导落实到行动上,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教育形式:以学生干部组织活动为主,进行自主性教育、现身说法和自我教育。通过看视频、讲故事、小组讨论、做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尊师、敬师、爱师。
四、教育内容:
1.课前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古今中外尊敬老师的好故事。
(2)建议学生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观察自己的老师是如何关心、照顾学生的,身边的同学是如何尊敬老师的。记录到家校联系本或写一份观察报告。
(3)请同学们准备一组找错误的小游戏,找出师生相处中学生有哪些“尊师重教”的良好行为或不足。一师二生。情景可设置为上课。两生进教室,一生喊报告,一生未喊直接进。发作业,一生双手接,一生单手……自由发挥组合。
2.教育过程:
(1)“尊师重教”由来和含义
主持人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十堰市实验中学的第8天,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感受到这里——桂花飘香,书香浓郁。细心的同学也会观察到,在这所校园里,操场、走廊,到处都有向老师敬礼、让行的身影和清脆的“老师好”!实验中学不仅有着浓浓的桂香和书香,还有着浓浓的尊师之情。
主持人2:是的,尊师重教是实验中学的校风,是全社会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尊师重教的由来”。(播放视频)
视频播放完毕,主持人1可问主持人2:×××,看完视频,你知道“尊师重道”是什么意思了吗?
主持人2 :我知道了,古人很尊敬老师,连帝王最尊敬的人也是老师。而且他们很重视、很感谢老师的教导。所以“尊师重教”的意思就是尊敬老师,重视老师的教导。(课件点“尊师重教”的含义)
(2)“尊师重教”故事分享:
主持人2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古今中外很多尊敬老师的好故事,请同学们小组交流,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你搜集的“尊师重教”的故事。(5分钟左右,讨论期间课件点击播放音乐《夜空中最亮的星》,音量适中。)
以下尊师重教的故事备用
①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②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
子贡,孔子杰出弟子。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③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④数学家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
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
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⑤一代伟人毛泽东:尊师重教光辉榜样
人民领袖毛泽东, 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而他在尊师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毛宇居,毛泽东小时的私塾老师。1959年, 已是党和国家主席的毛泽东重回故乡韶山,毛泽东亲自向毛宇居老师敬酒,毛宇居老人说:“主席敬酒, 岂敢岂敢!”毛泽东却说:“尊老敬贤, 应该应该! ”杨昌济, 杨开慧的父亲,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学时的老师,毛泽东认为:杨先生是一位“有高尚道德性格的人”。他常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杨先生的住处登门求教。讨论问题,改正笔记,杨先生也特别器重他。而徐特立老人是毛泽东一直非常敬重的另一位老师,1937年徐老60寿辰时,毛泽东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老师,您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1947年徐老70寿辰时,毛泽东又题词“坚强的老战士”送给他,表示尊敬和祝贺。
小组讨论结束后(关音乐),小组代表上台分享。
主持人灵活总串词。
全班分享结束后,主持人1总结:每个小组“尊师重教”的故事讲的很精彩。由此可见,古人、名人都是很尊重老师的。老师传授给他们知识,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成功。他们都很尊敬老师,也很重视老师的教导。古人、名人尚且如此,我们中学生更应该把“尊师重教”放在心里,放在行动上。
(3)如何“尊师重教”:
主持人2:同学们,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观察到自己的老师是如何关心、照顾学生的,身边的同学是如何尊敬老师的呢。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们分享……
主持人1:听了身边同学的分享,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自己或者身边同学有哪些不尊敬老师的行为必须要改掉?
同学们发言……
主持人2:同学们都说的很诚恳,能够认识身边的错误并愿意改正,这就是“尊师重教”的好模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尊师重教”的小细节;(课件展示)
见到老师行礼问好,路上相遇主动让行。
虚心听取老师教诲,诚实回应知错即改。
尊重老师人格习惯,珍惜老师劳动成果。
敲门进入礼貌请教,递接物品应用双手。
与老师交谈要谦恭,耐心等待切勿打扰。
(全班齐读两遍)
主持人1: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表演一个“尊师重教”的小游戏,请同学们看一看有哪些优秀的行为或不足。
表演中……
生发言……
主持人2:让我们再次齐读“尊师重教”小细节。
3.班会结束:
主持人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主持人2:“尊师重教”细节虽小,却是“天大的小事”,唯有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们才能让“尊师重教”在校园、社会、民族蔚然成风。
主持人1:是啊,一个人无论学习有多好,成就有多大,饮水思源,他一定不会忘记老师在他成长路上的付出和陪伴。是老师让我们告别愚昧,是老师指引我们前行。
主持人1、2 :老师,您就是照亮我前行的那颗星。(播放视频《夜空中的那颗星》)
结束语:让我们把“尊师重教”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生命中每一颗照亮我们前行的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