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的概念及不同调查方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3.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数量关系问题探讨:东北豹的数量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讨论1. 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讨论2.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3.种群的数量特征经标记重捕法估计,该地老鼠的种群密度为88.4只/hm2 ,那环境因素稳定不变的情况下,你能预估一段时间后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吗?3.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变化规律世界人口变化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改变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衰退型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3.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因素: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增长快。思 考东北豹的繁殖能力和鼠的差别有多大?这对于他们的种群数量有那些影响?(教材P3侧旁思考)老鼠45天左右可繁殖一次。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其怀孕到生产的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其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东北豹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仔1只或4只的情况,幼豹2~3岁后性成熟。3.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种群迁入迁出3.种群的数量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时间迁移火山爆发使某个小岛的蝴蝶死亡种群密度增加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类型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图示3.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相当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相对稳定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但是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呢?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3.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1、增长型的种群是不是意味着种群个体数目多( )2、一个城市,人口出生率每年下降,说明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衰退型( )××3.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3.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注意: 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3.种群的数量特征性别比例又称性比,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所占的比例。①雌雄相当型: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雄少型: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及可进行孤雌生殖的动物种群。③雌少雄多型: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蜜蜂、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的特征注意: 这里的雌雄个体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就不计算在内。雌蛾雄蛾性外激素雄 蛾奇怪,明明很香,怎么没看到美女啊?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雌 :雄≈1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种群出生率下降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3.种群的数量特征性别比例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2.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3.种群的数量特征3.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跟死亡率无关;1982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08.5(以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为结果)201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21.2严重偏离世界人口性别比例的正常值( 102~107 )预防措施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的人工流产启动关爱女孩行动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11.3与社会的联系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农田等人工种群草地中的蒲公英人类、社会性动物个体间是等距分布,保持一定的均匀距离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各点出现的机会相等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密集分布拓展:种群存活曲线Ⅰ型:凸型存活曲线: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平均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较低,但一旦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如:人类和大型哺乳动物等。Ⅱ型:对角线存活曲线:种群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基本相同。如:水螅、小型哺乳动物、一些鸟类等。Ⅲ型:凹型存活曲线:生命早期有极高的死亡率,但是一旦活到某一年龄,死亡率就变得很低而且稳定。如:鱼类、很多无脊椎动物。进化历程:Ⅲ(凹型)→Ⅱ(对角线型)→Ⅰ(凸型)研究意义:研究存活曲线可以判断各种动物种群最易受伤害的年龄,从而人为地有效控制这一种群的数量,以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如可以选择最有利的时间捕鱼或进行害虫防治。直接 反映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种群数量决定种群动态的数量变化迁入率出生率迁出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减少预测 变化方向间接 影响1、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密度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2、据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2050年将达到最高值,做出这一预测的依据是( )A.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 D.人口性别比例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C.同一种群内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判断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是否正确。(1)一块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调査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 )(3)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 ( )2. 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 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B. 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C. 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D. 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D3.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由此估算该池塘中共有鲫 条。4. 下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据此图可判断,未来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5.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386B一般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1。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