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力的 、 、 。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力的 力的 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大小方向作用点知识点二 力的单位1.单位: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2.1 N的大小:1 N大约是托起 所用的力 牛顿牛N两个鸡蛋知识点三 力的示意图1.定义: ,这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 2.力的三要素的表示方法:(1)用 表示作用点; (2)用 表示力的方向; (3)在箭头附近 。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起点箭头的方向标注力的大小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力的示意图【例题】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小车,小明在小车上的O点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小车,所用拉力的大小是6 N。请你在图中画出小明的拉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圆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请画出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力的三要素1.下列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A.力的单位 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 D.力的作用点A2.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 N,提起一块砖的力大约是20 N,那么,托起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 )A.0.3 N B.3 NC.30 N D.300 NB3.下列语句和事例中,所指的主要是力的三要素中的哪一点。(1)“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说明项羽力的 。 (2)中国武术之中的点穴之法是指 。 (3)请把门关上,关指的是 。 大小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知识点二 力的示意图4.对于力的示意图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表示力的方向B.只能表示力的大小C.只能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D.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D5.如图所示,一人用100 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推一小车,请画出小车受到的推力的示意图。某班同学的画法有以下三种,正确的是( )A.只有甲正确B.只有乙正确C.甲、丙都正确D.甲、乙、丙都正确D6.如图所示,画出大象用力压跷跷板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7.如图,一挂衣钩“吸”在竖直墙上,钩上挂着钩码保持静止。请画出挂衣钩在竖直方向上受钩码作用力的示意图。(画图时,用实心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所示(共19张PPT)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 2.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 。 3.种类: 、 、 、 。 弹性形变相反压力拉力支持力 张力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1.作用: 。 2.构造:主要由 、 和 组成。 3.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 就 。 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指针刻度盘拉力伸长量越大知识点三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 )。 2.明确 。 3.校零:测量力之前,要检查 ,若没有对齐,要调节至对齐。 4.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 跟所测 在 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测量范围量程分度值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弹簧轴线方向力的方向一条直线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 弹力【例1】 小亮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关于弹力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下面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弹力越大,它的形变就越大B.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C.平时我们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D.先有形变,然后才有弹力CD变式训练1 (2023·山东泰山校级月考)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有弹力B.只有弹簧产生的力才属于弹力C.非常坚硬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不会产生形变的D.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探究问题二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例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A变式训练2 关于橡皮筋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指针的初始位置B.橡皮筋的伸长为零C.橡皮筋所受的拉力为零D.橡皮筋的长度为零D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弹力1.下列几种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绳子的拉力B.两块磁体间的排斥力C.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B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同一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C.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性质而言都是弹力D.一张纸平放在水平的钢板上时,由于钢板太硬不会发生形变,所以钢板对纸没有弹力D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3.小红在课外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拉力/N 0 5 10 15 20 25 30 35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8伸长量/cm 0 1 2 3 4 5 5.5 5.8(1)已知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弹簧的端点,则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是 cm,弹簧受到10 N 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弹簧伸长 cm。 242(2)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关系的结论: 。 (3)举出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实例。举例: 。 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握力计、拉力计等知识点三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4.测一个约6 N力时,为了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是( )A.量程10 N,最小刻度值0.2 NB.量程5 N,最小刻度值0.1 NC.量程15 N,最小刻度值0.5 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一样A5.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弹簧测力计倒置,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9.0 N,则该物体的重力( )A.一定等于9.0 NB.一定大于9.0 NC.一定小于9.0 ND.一定不小于9.0 NC6.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0~5 N0.22.8(共14张PPT)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重力1.概念:地球附近一切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 2.施力物体: 。 3.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地球的吸引地球知识点二 重力的大小1.物体所受 简称物重。 2.物体所受 ,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 。 3.公式: 。 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9.8 N/kgG=mg知识点三 重力的方向1.重力方向: 。 2.应用:(1)利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 (2)利用重垂线检查桌面是否 竖直向下竖直水平知识点四 重心1.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 。 2.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 。 作用点几何中心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重力的方向【例题】如图所示,一均匀物块沿光滑斜面滑下,请画出该物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变式训练 (2021·云南昆明中考)图中,一个重力为G的足球正在空中飞行,请在图中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重力的大小1.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物体受重力,离开地面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天空中的飞机和星星都受到地球的重力C.水总是向低处流、抛出去的篮球最终总会落向地面,都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D.宇宙飞船中航天员手中的笔,脱手后落到地板上C2.下列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的理解,正确的是( )A.1 kg=9.8 NB.在同一地点,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C.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D.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质量的9.8倍B3.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相等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质量大小与重力成正比D.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D知识点二 重力的方向、重心4.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D.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D5.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还可以利用重垂线来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水平。关于他们的做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墙与重垂线平行时,则说明墙已竖直B.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当桌面与重垂线垂直时,则说明桌面是水平的D.当桌面与重垂线平行时,则说明桌面是水平的D(共15张PPT)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滑动摩擦力1.概念: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 时受到的 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 3.作用点:物体间的 。 滑动阻碍相反接触面知识点二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压力 ,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接触面越 ,摩擦力 。 压力越大 越大 粗糙程度 粗糙越大知识点三 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1.增大摩擦的方法:(1) ; (2) 接触面的 ; (3)用 代替 。 2.减小摩擦的方法:(1) ; (2) 接触面的 ; (3)用 代替 ; (4)使接触面彼此 。 增大压力增大粗糙程度滑动滚动减小压力减小粗糙程度 滚动滑动离开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例题】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着物块A做 运动,这样做便能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甲、乙、丙所示图中,拉着物块A匀速前进时,拉力大小分别为F1=1 N,F2=2 N,F3=1.5 N。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 两图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A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 N。 水平匀速直线压力甲与丙3变式训练 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1)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制作的木块应该选择下列选项中的 。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B(2)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方案二:木块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弹簧测力计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①用方案一实验时,应该拉动木块做 运动。 ②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应该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 匀速直线方案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摩擦力的概念1.以下是小华班上的同学在讨论摩擦力问题时,对摩擦力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凡是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C.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接触面上D.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A知识点二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2022·江苏盐城中考)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木块由平放改为侧放B.将木块换成铁块C.增大对木块的拉力D.在木块上加砝码D3.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知识点三 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4.“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身上的黏液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C.斑马身上的条纹D.蛇身上的粗糙鳞片A5.自行车是人们常见的“绿色”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增大摩擦的部位是 ,它所采用的方法是 。 把手使接触面更粗糙,来增大摩擦(共12张PPT)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力是什么1.力的现象分析:现象 分析施加作用的物体 作用形式 受到作用的物体运动员举起杠铃 运动员 杠铃大象向下压跷跷板 大象 跷跷板渔翁拉起渔网 渔翁 渔网推土机推走泥土 推土机 泥土带电橡胶棒吸引纸屑 橡胶棒 纸屑举压拉推吸引2.概念:力是 对 的 。 物体物体作用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所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施力物体本身也是 ,受力物体本身也是 。 相互受力物体施力物体知识点三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 发生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题】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C变式训练墙壁上的壁虎(如图所示),缓慢向上爬行,将壁虎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壁虎 B.墙壁C.地球 D.空气B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力1.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马对车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马,受力物体是车B2.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 )A.只有一个物体存在B.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C.只有受力物体存在D.只有施力物体存在B3.仔细观察图后,可得出的结论是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4.(2022·辽宁阜新中考)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选择自行车出行是大家喜爱的方式之一。自行车启动时,人用脚向后蹬地,自行车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骑行时,轮胎被压瘪一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相互 形状5.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下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形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