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案(表格式 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案(表格式 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1.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 2.理解事物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了解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4.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基础知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 发展的 普遍性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_____、由简单到_____的发展过程中。 (2)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_________、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_________社会,人类还将进入________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________的过程,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发展的 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__和_____,是_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_的灭亡。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_、具有强大的_______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_____的东西,汲取了其中_______、_______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________,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_________,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_________,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_____和_____。
(2)量变和质变: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_____或场所的_____,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_____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②质变是事物_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_____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_____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___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_,量变达到一定_____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_。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____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_____。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_____,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
(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___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_____,实现事物的飞跃。
4.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_____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_________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_____和_____的环节。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_____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_________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__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_________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求:事物发展的方向是_____的、_____的,道路是_____的、_____的。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_____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小组合作(活动方式: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每组至少出一人回答问题其中一个问题。)
自主探究一:
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条件。生命的进化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并最终产生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自古以来,人类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算盘、计算尺,再到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探究任务]
1.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自主探究二:
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后,无人超市又成为了人们最新的热议话题。2017年7月初,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推出无人超市“淘咖啡”,短短几天后,阿里的无人超市在杭州街头开业,引发各方关注。“无人超市”依靠计算机视觉,生物识别,以及传感器,意在形成“物联网+支付”的新模式。业内人士表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无人零售模式还并未成熟,面临诸多考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信用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打造。无人零售至少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完全走进我们的生活,在这之前还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准备。
[探究任务]
1.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的原理,谈谈你对“无人超市”无人零售的认识。
二、课堂练习
1.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务。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这一发展战略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的发生
②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的飞跃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  )
A.道路平坦 B.举步维艰 C.曲折前进 D.前途光明
3.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解决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从辩证法发展观角度看,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由量变到质变飞跃的客观条件
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③应坚信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还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④中国共产党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其中强化制度约束,确立知识产权严保护政策导向,要求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持续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护环境。这说明( )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要不断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多样的
④做好质变的准备,实现事物的量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无疑是震惊世人的壮举。从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到2018年,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我国在消除贫困伟大斗争中所取得的成就,对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国全面消除贫困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重视量的积累,促成全面消除贫困
②全面消除贫困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全面消除贫困
④全面消除贫困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课堂检测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的含义
产生基础
(3)在社会历史领域的
结论
4、旧事物的灭亡
5、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四、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五、课后练习
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 (  )
A.社会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2.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袁世凯称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两种变化都是发展吗
(2)变化能等同于发展吗
3.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务。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这一发展战略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量变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的发生 ②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的飞跃 ③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  )
A.道路平坦 B.举步维艰 C.曲折前进 D.前途光明
5.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解决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从辩证法发展观角度看,这表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事物由量变到质变飞跃的客观条件 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③应坚信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还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④中国共产党把握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其中强化制度约束,确立知识产权严保护政策导向,要求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制度,持续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护环境。这说明( )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要不断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多样的 ④做好质变的准备,实现事物的量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无疑是震惊世人的壮举。从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到2018年,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我国在消除贫困伟大斗争中所取得的成就,对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国全面消除贫困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重视量的积累,促成全面消除贫困 ②全面消除贫困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全面消除贫困 ④全面消除贫困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举行。会议强调,组织架构重建、机构职能调整,只是实现了“物理整合”,还须通过机构与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等“化学反应”,使各级各类机构与人员的办事绩效、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益等发生根本性转变。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②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③发展的实质是通过量变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事物进行新的排列组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之日起,走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光辉岁月,这支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反映了(  )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新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要勇于砥砺奋斗。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砥砺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