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2024国铁集团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国铁集团将持续深化“CR450科技创新工程”,完成CR450样车制造并开展型式试验。中国高铁将进入时速400公里时代。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世界现代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时间 成果 地位
1903年
1908年
1914年
1919年
1932年
1964年
1994年
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
美国福特T型汽车
日本东南道新干线
巴黎—伦敦航线
德国科隆—波恩高速公路
美国旧金山—洛杉矶航线
英法海底隧道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
意义上的量产汽车
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世界上第一条国际航线
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现代交通设施发展的特点?
陆、海、空全面发展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交通
高速公路
汽车
高铁
地铁
飞机
民航
航运技术(雷达、卫星通信)、大型船舶、海底隧道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亨利·福特的T型汽车
福特T型车生产线
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其生产是当时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典范。
T型汽车最初售价为850美元,随着设计和技术的进步,最终降到260美元。第一年产量超过1万辆,到1927年停产共售出1500多万辆。
使人类真正进入汽车时代
诞生: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汽车工业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人设计、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车诞生
1956年7月13日,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内,崭新的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1885年诞生的,不久汽车就传到我国。解放前,我国的公路上,就像开办“万国汽车展览”一样,行驶着130多种不同品牌的汽车,但却没有一种是我国制造的。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澎湃:《历史上的今天|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汽车工业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材料研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截止到2019年,汽车的拥有量、汽车产量,以及进出口数量都不可与建国之初同日而语。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步入世界一流水平。
汽车工业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二战德国高速公路资料图
(1)诞生:
原因:
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速公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
汽车工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战争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高速公路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交通网络逐渐形成。截止到2019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501.2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26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2.
【材料研读】
——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
统计公报(2020年5月)
(2)中国高速公路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
“东海道新干线”—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20世纪末中国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进入高铁时代;
2020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
2014年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
中国高铁的发展:
复兴号
伊安高铁二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
2008年,津京城际铁路通车运营,进入铁路时代
高速铁路
高速化
思考点:与上一课所学相比,20世纪陆上交通有什么新特点?
海上交通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英法海底隧道在1999年正式通车。
20世纪,航海雷达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船舶制造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自动化和内燃化等多种趋势。
“东风号”远洋货轮——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二)海上交通的发展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人类历史中飞机时代开始了。
1919年,德国生产的全金属民航客机
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1914年开通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航线。
中国航空的先驱冯如
航空发展
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而后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三)航空
中国航空业的发展
(1)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1950.8.1首批开航:津-京-汉口-广州/重庆
(2)新时代中国民用航空发展迅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学思之窗】中国的民航领导体制在1980年前有何特点?为什么?
1949-1979年间,民航领导体制变动频繁,总体上是一个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半军事化的行业,实行军事供给制。(原因:计划经济、航空资源紧张)
1980年后民航实现了“军转民和企业化”的变动。(原因: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2004年,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的实施,直达特快列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列车一路疾驰,仅用11小时28分就跑完了京沪之间1463公里的距离,平均时速高达127公里每小时,而2020年,我们查看最新的列车时刻表,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17次列车,只需要4小时18分钟就可以跑完京沪高铁全程(1318公里),平均时速超过306公里每小时。
1.人流、物流时间缩短
二、现代交通带来的“新生活”
现代交通的发展对于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新变化?
二、现代交通带来的“新生活”
2.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和市区面积的扩大
19世纪初的公共马车
有轨电车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吴蔼宸《华北国际五大问题》
二、现代交通带来的“新生活”
早晚上下班时间交通拥堵
3.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现代交通带来的“新生活”
4.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知识小结
一、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新的交通设施
发展特点:全面发展、阶段不平衡、区域不平衡
发展历程:世界、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历程
发展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交通设施优越性
影响1:人流、物流速度,世界整体
影响2:城市公共交通推动城市发展、功能分区、面积扩大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新的社会影响
特征3:时间观念、旅游业发展
1.(天津高考·12)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
马车与帆船 蒸汽机车与汽船 螺旋桨飞机 喷气式客机
1500~1840年 1850~1930年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课堂练习
D
2.(浙江高考·16)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 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
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 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D
3.(浙江高考·20)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课堂练习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