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如冰化为水。 2.凝固: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如水结成冰。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知识点二 熔点1.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具有确定的 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的固体。 2.熔点:晶体 时的温度。 凝固点:晶体 时的温度。 熔化温度熔化温度熔化形成知识点三 冰和石蜡熔化、凝固图像的对比比较项 物态变化 图像 物理意义冰 熔化 AB:固态,吸热,升温BC: , , CD:液态,吸热,升温凝固 AB:液态,放热,降温BC: , , CD:固态,放热,降温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比较项 物态变化 图像 物理意义石蜡 熔化 硬→软→稠→稀温度 石蜡 凝固 稀→稠→软→硬温度 不断升高不断降低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熔化和凝固图像【例题】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海波 (选填“吸”或“放”)热。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答案: (1)BC 吸 (2)液 固解析: (1)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海波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由题图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变式训练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像的是( )C解析: 抓关键词——“晶体”“熔化图像”,晶体熔化图像是一条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折线,整体为上升趋势,故选C。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熔化和凝固现象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C2.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而形成的(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 答案: 凝固 熔化解析: 豆腐中含有大量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3.蜡烛点燃后,烛芯周围出现了“蜡水”,在有风的时候,“蜡水”流到旁边滴下后又变成硬的蜡,如图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 答案: 熔化 凝固4.实验课上,某同学对某种固态的物质做加热实验时,得到“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可知:(1)该物质的熔点为 ,该物质熔化过程共进行了 min,在第 min到第 min的时间内物质全部是液态。 (2)AB段表示 过程,BC段表示 过程,CD段表示 过程。 (3)在整个过程中,物质都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 (1)50 ℃ 10 15 30 (2)固体升温 (晶体)熔化 液体升温 (3)吸收知识点二 晶体和非晶体5.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A.铁 蜡 冰 B.蜡 松香 玻璃C.萘 海波 铁D.玻璃 海波 松香B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B知识点三 熔点和凝固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在熔化时都要吸热B.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C.晶体在熔化时一定是液态D.同一种晶体熔点高于凝固点A8.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液体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 ,同种条件下同种晶体的 点和 点相同。 答案: 熔点 凝固点 熔 凝固(共24张PPT)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汽化1.定义: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 2.方式: 和 。 液态气态蒸发沸腾知识点二 沸腾和蒸发1.沸腾。(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现象。 (2)沸点:液体 的温度。 (3)沸腾条件:温度达到 ,仍能继续 。 (4)沸腾特点: ,温度 。 内部表面剧烈汽化沸腾时沸点吸热吸热不变2.蒸发。(1)定义:只在液体 发生的汽化现象。 (2)特点:①发生在液体 ;②在 温度下;③ 汽化;④ 热量。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 、液体表面 。 (4)应用:液体蒸发时需从周围 ,有 作用。 表面表面任何缓慢吸收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空气流速吸热制冷3.沸腾和蒸发的比较比较项 蒸发 沸腾不同点 只在液体的 液体的 和 的汽化现象 的汽化现象 在 温度下都可发生 只在 温度时发生 蒸发时液体的温度 沸腾时液体的温度 相同点 都是 现象,都 表面内部表面平缓剧烈任何特定降低不变汽化吸热知识点三 液化1.定义: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 2.方式: 和 。 3.汽化和液化的比较:比较项 汽化 液化概念 从 变为 从 变为 吸(放)热 方式(方法) 和 温度、 体积 气态液态降温压缩体积液态气态气态液态吸热放热蒸发沸腾降低压缩项目 汽化 液化应用 利用汽化吸热来 气体液化,使其 ,便于储存和运输 联系 汽化和液化互为 过程 降低温度体积变小逆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一 沸腾的条件和特点【例1】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第3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 ℃。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 ℃。 答案: (1)自下而上 (2)96 (3)98 小 (4)98解析: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其示数为96 ℃。(3)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 ℃,低于100 ℃(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 ℃),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当时气压比标准大气压小。(4)根据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还是98 ℃。变式训练1 小明同学探究水沸腾条件实验时,在标准大气压下,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放入烧杯中,装置如图。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1)烧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温度是 ℃。 (2)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温度是 ℃。 答案: (1)能 100 (2)不能 100解析: (1)烧杯中的水是用酒精灯加热的,可以从酒精灯上不断吸热,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又因为是标准大气压,所以烧杯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2)试管中的水要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温度能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相同为100 ℃,由于烧杯中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探究问题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例2】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图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判断本实验是研究和哪一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变式训练2 在18 ℃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有18 ℃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 )A.立即上升B.先下降后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不变答案: B 解析:外界环境的温度与酒精的温度相同,但粘在温度计上的酒精可以从自身吸热,故蒸发仍能进行,所以温度计示数下降。当酒精蒸发完时,玻璃泡又从环境吸热,温度上升。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蒸发1.某物体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 B.密闭 C.摊开 D.通风B2.同学们做体育运动后,老师提醒要把汗水擦干,穿好衣服,预防感冒,这是因为( )A.把汗水擦干是加快蒸发吸热B.把汗水擦干是减少蒸发吸热C.穿好衣服是减慢汗水蒸发放热D.穿好衣服是加快汗水蒸发吸热B3.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现象叫 。 答案: 蒸发知识点二 沸腾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煮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内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低于水的沸点C5.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答案: 沸点 100 ℃6.图甲是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由此可知:甲(1)在实验中,水从第 分钟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2)水沸腾时需要继续 (选填“吸”或“放”)热。水的温度保持 。 (3)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沸腾是一种 的汽化现象。 乙(4)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中的水将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沸腾。 答案: (1)4 98 (2)吸 不变 (3)B A 剧烈 (4)不能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①吃冰棒解热 ②烧开水时冒“白气” ③夏天湿衣服晾干 ④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有一层雾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C8.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 ,二是 。液化时要 热。 答案: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放(共14张PPT)温度与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升华1.定义:物质从固态 变为气态的过程。 2.特点: 。 3.应用: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人工降雨直接吸热知识点二 凝华1.概念:物质从气态 变为固态的过程。 2.特点: 。 知识点三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吸热过程: 、 、 ; 放热过程: 、 、 。 直接凝华放热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例题】某沙漠出现罕见的气象,气温一直在-15 ℃左右,天空没有阳光,雪刚停,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5~10 cm的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20 min 左右,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此的科考队专家瞠目。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说明下列问题:(1)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提出自己的见解)(2)简单解释自己的见解。解析: 因为当时气温低,没有雪熔化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表面干爽”表明没有留下水迹,所以不可能是雪熔化后渗透到沙土中,而是雪发生了升华现象。雪不见了的原因是积雪发生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所以看不见了。答案: (1)积雪发生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2)由于气温低于冰的熔点,雪不会熔化,所以升华。变式训练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答案: C 解析: A项中“雾”是液态,它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项中“雨”是液态,它是由水蒸气液化或小冰晶熔化形成的;C项中“霜”是固态,它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D项中“冰”是固态,它是由水凝固形成的。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升华1.小红把少量的碘放在烧瓶里,稍微加热发现固态的碘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由于碘发生了( )A.蒸发B.液化C.沸腾D.升华D2.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液化B.汽化C.升华D.熔化C3.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冰雕慢慢变小等现象中,都是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叫做 。 4.食品厂为防止食品在远途运输中腐烂变质,通常在食品周围放上一些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这是利用干冰 使食品保持低温。 答案: 固 气 升华答案: 升华吸热知识点二 凝华5.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B.初冬,石头、瓦块上常有一层霜C.江河湖面上常见的大雾D.夏天的早晨,植物叶子上的露珠B6.下图中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B7.日光灯管用久了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 现象,而钨的蒸汽又在灯管壁上产生 现象的缘故。 答案: 升华 凝华(共16张PPT)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五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1. 的影响; 2.对 的影响; 3.对 的影响; 4.对 的影响。 海面上升动、植物农业人类健康知识点二 水资源危机全世界有很多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些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我国的 问题也很严重,并且 污染严重。 水资源匮乏饮用水源知识点三 珍惜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滴水的方法:采取 、防治 、 等。 节水技术水污染 植树造林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水资源危机【例题】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如我国湖北地区,就属于水资源轻度缺水地区。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请认真阅读下表和下图,然后回答有关问题。我国首都北京属于水资源 缺乏地区,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措施。 。(要求:不要重复题中已有的措施) 紧缺型 人均水量/m3轻度缺水 1 700~3 000中度缺水 1 000~1 700重度缺水 500~1 000极度缺水 <500解析: 本题用直方图和表格提供信息,要求学生从直方图上发现各地区的人均水量,再对照表格中因缺水划分的几种情况,最后就可发现问题,并要求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经观察可知,横坐标表示的是各个城市,纵坐标给出的是人均水量,沿着各地直方图的顶层作水平线,所作水平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处对应的数值,就是该地每个人所占有的水量。由题图可知,北京的人均水量在500 m3以下,对照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北京属极度缺水地区。要改善这种现状,可以进行南水北调、合理开发水资源等。答案: 极度 南水北调、合理开发水资源等变式训练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存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且分布不均匀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保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答案:B解析: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坡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7%的在海洋中,约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0%,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而淡水中的75%为两极的冰山所有,因此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极其匮乏,水是宝贵的,是生命之源,人类不能没有洁净的水,水被污染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历史上比比皆是,所以应注意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水资源危机1.对于水资源状况,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B.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C.水资源危机原因在自然界D.水资源危机原因在人类答案: A 解析:地球表面的水主要是咸水,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结合对水资源的了解来认识水资源危机是多方面的,人类和自然界均可造成。2.关于水的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污染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次要原因B.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严重C.淡水污染严重,海水基本没有被污染D.赤潮是海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答案: B 解析:水的污染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大部分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淡水污染严重,海水污染也很严重;赤潮是海洋受污染后产生的一种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3.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如图所示,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 )A.自然蒸发B.无节制地引流灌溉C.土地沙化D.过度放牧答案: A 解析:蒸发只是少量的水损失,这种损失不会造成茫茫罗布泊干涸,罗布泊干涸另有原因。知识点二 节约用水4.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是节约用水,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节约用水意义重大。下面的节水办法不可行的是( )A.每日定量、定时供水B.在每天的淘米、洗衣、冲厕所的过程中限量用水C.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答案: C 解析:每日定量、定时供水能节约用水;在每天淘米、洗衣、冲厕所的过程中限量用水能节约用水;对人来说,每天满足一定量的饮用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节约用水不是针对饮用水来说的;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技术,能减少水分的散失,节约用水。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到处都是水,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上水的0.03%,所以要保护水资源C.保护水资源,只要减少污染就行了D.只要节约用水,就能保护好水资源答案: B 解析: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淡水占的比例相当少,要保护水资源,光减少污染是不够的,节约用水也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共17张PPT)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新知 自主预习知识点一 从水之旅谈起1.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2.物态变化:物质由 向 的变化。一种状态另一种状态状态 物质固态 液态 气态 固体液体气体知识点二 温度1.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常用单位: ( )。国际单位: ( )。 3.摄氏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 的温度定为 ,水 时的温度定为 。把0 ~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份,那么,每一等份就是 。 4.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 。 冷热程度摄氏度℃开尔文K冰水混合物0 ℃沸腾 100 ℃1 ℃T=273.15+t知识点三 温度计及其使用1.温度计(1)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2)构造:液体的热胀冷缩(3)种类:2.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的主要区别种类 构造 测温物质 量程 分度值 使用方法寒暑表 玻璃泡与玻璃管相连 酒精 -20~60 ℃ 2 ℃ 直接读数体温计 玻璃泡与刻度直管之间有 水银 35.0~42.0 ℃ 0.1 ℃ ① 人体直接读数 ②用前要“ ”实验室温度计 玻璃泡与直玻璃管相连 煤油或水银 -20~110 ℃ 1 ℃ ①不能离开液体读数②使用前不能甩细弯管离开甩动3.液体温度计使用规则:(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 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 和 。 (2)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 。 浸没容器壁容器的底部相平重难 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正确使用温度计【例题】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1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说法错误;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B说法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10 ℃,每一大格代表10 ℃,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 ℃,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 ℃以上,示数为32 ℃,故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变式训练 关于温度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 ℃C.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100 ℃D.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为水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单位的规定。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为水银、煤油或酒精。摄氏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选A。基础 限时达标知识点一 温度1.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较( )A.0 ℃的冰比0 ℃的水冷B.0 ℃的水比0 ℃的冰冷C.0 ℃的冰和0 ℃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答案: C 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冷热程度相同。2.医生常通过检查人的体温来诊断病情。普通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现有一位疑似病例,他的体温是38 ℃,读作 。 解析: 普通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38 ℃读作三十八摄氏度。答案: 37 ℃ 三十八摄氏度知识点二 温度计3.实习记者小红暗访了一些小区内的小诊所,个别小诊所内的体温计不经过消毒直接轮流使用。按照医用器械有关使用规定,体温计每次使用前必须消毒。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放入沸水中煮B.放入温开水中泡C.用酒精棉花球擦洗D.用干净的自来水冲洗C4.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D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既不能与容器底接触,也不能与容器壁接触;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下图是小明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图中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值,问:(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 (3)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答案: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3)30.0解析: 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平齐,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器壁和底部,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课件.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与液化课件.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课件.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五节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件.ppt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与凝华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