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声现象(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声现象(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声现象整章思维导图/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v固 > v液 > v气
听到声音?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
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色;
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性质决定 ;
音色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超声波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沿直线传播;
应用于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
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传播距离远,不容易被吸收;
次声波
考点二: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波形图的多少即波形的疏密程度(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快慢)
波形图的高低即波形图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垂直距离(振幅大小)
波形图的形状即波形图上细小的波形差距
考点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控制
防止噪声的产生;(从声源处:装消音器)
阻断噪声的传播;(传播过程:在马路旁边种树)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从人耳处:带防护耳罩)
听觉下限0dB;(并不是说0dB没有声音)
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分贝
考点四:声音的利用
声音与能量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声音与信息
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鱼群;
运用分类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日常生活 隆隆的雷声——下雨敲击瓷器——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远近骨传导、回声定位 爆竹声——振碎玻璃
医疗 B超、听诊 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
军事 声呐探测潜艇、鱼雷 声波武器——“金嗓子”
工业、交通 声呐测距超声波探伤 超声波焊接、超声波清洗
考点五:回声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回声的计算
声源固定不动
声源向着障碍物匀速运动
声源在两个障碍物之间
发声体位置不动,对着障碍物发声,经过时间t听见回声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默认为v=340m/s
通过该图对声音运动过程的分析:经过时间t,声音实际上走了两个“人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计算公式:
回声的计算
声音向着障碍物匀速运动
声源固定不动
声源在两个障碍物之间
计算公式:
如右图该人对大山喊了一声的同时,向着大山匀速走去,人运动的速度为v,经过时间t,人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听见了回声。问人发出声音的位置距离大山有多远。
回声的计算
声音向着障碍物匀速运动
声源固定不动
声源在两个障碍物之间
计算公式:
有一山谷,两旁都是峭壁,有位猎人在山谷内放了一枪,经时间t后听到第一声回声,听到第一声回声后又经过时间t听到第二声回声.求这个山谷的宽度?
声现象课堂练习
1.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 B.1.65m C.0.85m D.0.80m
B
2.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C
【解析】音调是指声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响度指声的大小,振幅越大声的响度越大;音色是声音特有的品质,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的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声现象课堂练习
3.(2023山西)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A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一般不同,可据音色区别不同艺术家的发声,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故D错误;
声现象课堂练习
C
4.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解析】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不同,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声现象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
【解析】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先将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再增加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慢,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变慢,音调会变低。
D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 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
6、AI智能音箱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它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_,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_________。
【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时,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
响度
变大
声现象课堂练习
C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解析】
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减小声音的振幅,是指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则弦振动的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不同的乐器其音色不同,故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D.超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传递信息,当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时,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
8.(2023四川泸州)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
声现象课堂练习
A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属于声波,因此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嘀嘀嘀”的警报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不是噪声,故D错误。
声现象课堂练习
10.(2023湖北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A
【解析】
AB.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分贝(dB)是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故A正确,B错误;
C.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
D.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048Hz的声音音调更高,故D错误。
声现象课堂练习
B
11.(2023四川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A.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感谢
观看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