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习题课件 (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习题课件 (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1. 熟悉“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探究过程。
2.了解液体压强及其计算公式,并学会简单应用。
3.了解连通器的特点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教材导航
P33~38
学习目标
液体压强的特点:
(1)由于液体受到______作用,且具有______性,所以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3)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____。
重力
流动
都相等


课前预习
知识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重点实验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红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红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课中研学
(1)如图甲所示,小红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该压强计_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2)实验过程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反映的。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向下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乙所示,保持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朝向,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
不漏气
U形管两侧液柱
的高度差

(3)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_________两组实验对比,可初步验证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4)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对比丙、丁两组实验,小红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丙
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有色的。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知识点  液体压强特点的应用定性分析
2.如图所示,将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管浸入水中,橡皮膜向上凹进,说明水内部有____(填“向上”或“向下”)的压强。若增大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橡皮膜向上凹进的程度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向上
变大
3.一只饮料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如图所示,把饮料瓶放入装有酒精的杯子中(ρ水>ρ酒精),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入,水从b小孔流出
D.水从a小孔流出,酒精从b小孔流入
B
1.有一个塑料瓶,在侧壁上用锥子戳了三个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课堂检测
2.如图所示,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孔,孔被薄橡皮膜封闭。该装置不能探究(   )
A.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A
3.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B.b、c两点压强相等
C.a、b两点的压强相等
D.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
4.如图所示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所示,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
(2)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_
有关。
(3)比较____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的深度
丙、丁
1.在一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的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你会感觉到:吸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时越费力。这是因为(   )
A.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D.液体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A
基础提升
2.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
(如图所示),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所示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B
3.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某一深度处,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下列操作会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①仅向烧杯中加一些水;②仅将金属盒水平移动;③仅改变金属盒面的朝向;④仅在水中加入食盐,食盐溶解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4.当容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A、B、C、D各点的深度如图所示(A、B和C、D分别处于同一深度),则各点的压强pA_____pB_____pC_____pD。(均填“>”“<”或“=”;ρ盐水=1.03×103 kg/m3)



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________(填“甲”或“乙”)容器里的液体密度较大。

6.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__________。
pA>pB
>pC
7.在一个塑料瓶中注满水,在两个位置各扎一个小孔,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__________有压强,液体压强随__________的增加而__________。这个现象能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吗?__________。
侧壁
深度
增大
不能
8.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这两次塑料瓶在水中位置相同。发现两次橡皮膜都向瓶内凹陷,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次中第________次橡皮膜向瓶内陷入更深,原因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液体内部向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
而增大
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l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B
解析: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A、B到底部的深度相等,所以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小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因为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所以容器底部甲产生的压强小于乙产生的压强,故B正确。
10.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中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C
11.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深度
乙、丙
(3)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_。
相等
(4)由丙、丁两图实验对比可知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_________,如图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A、B、C三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空杯(质量可不计),杯的高度相同,在三个杯中都装满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分别是pA、pB、pC,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关
pA=pB=p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