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主备人 备课人 学科 物理 授课时间
课 题 第二十一章 第三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递及重要参数; 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 3,通过观察、对比,形成对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初步认识
教学重点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对比,形成对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 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PPT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对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一、新课引入: 问题引入: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打电话、发短信、上网收发E-mail、处理QQ留言······在享受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你是否想过这些信息是怎样被传递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一)阅读课本的P154-156的内容,学习完成下列知识概念。 知识点1 无线电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知识点1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一、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就象鸽子送信一样。先将信号加载在电磁波上,再把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到达接收处设法从电磁波上把信号检出来。 二、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1.由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 2.把要传递的声音和图像信号变成电流信号(电信号); 3.将振荡器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和声音、图像的信号电流一同输入到调制器中,使高频振荡电流随着传递的声音图像信号发生相应的变化,再把这样的高频振荡电流送到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就带有要传递的声音图像信号了。将要传递的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把带有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三、无线电的接收过程 1.用天线接收电磁波; 2.用调谐器即收音机或电视机中选台的电路选出所需要的电信号; 3.让高频振荡电流经过检波器,就能将要传递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从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把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分别送到扬声器和电视机,就能听到声音和看到图像。 三、典例精析: 1 、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光纤中是沿中轴线直线传播的 B、光纤通信与有线通信一样,都需要金属导线 C、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 D、光纤通信中传播的物质-光,不是电磁波 2 、在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装置中的调谐器,其作用是(  ) A、产生高频率振荡电流 B、使高频率电流随声音信号变化 C、得到所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率振荡电流 D、把信号还原成声音 3,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过程是:在广播电台话筒把播音员的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________(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过程是: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________.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________的信号.收音机内的电子电路再把________从中取出来,放大后送到扬声器里转换成________,我们就听到广播了. 四、达标检测: 1,下列不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作中继站的是(  ) A、网络通信 B、市区电话 C、移动电话 D、广播电视 2 、收听广播节目时,通过旋动一个旋钮来进行选台,这实际上是在选择(  ) A、电磁波的波速和频率 B、电磁波的波速 C、电磁波的频率 D、电磁波的强弱 3,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工具.下列关于手机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信息传播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声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340m/s B、通过声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3×108m/s C、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340m/s D、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3×108m/s 4“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飞行时,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四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对其进行了跟踪、测量与控制.这是利用了下列的哪一种波(  ) A、红外线 B、微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五、课堂小结: 1.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2.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3.天线的接收过程 二、基本技能:会正确利用资料分析问题 三、基本方法:对比法、分析法 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来认识电磁波的存在,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思考、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检测,(1,2, A+B)、(3 A+B+C)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检测 A+B+C
板书设计: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一、电磁波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的原理 二、电磁波的发射过程 三、无线电的接收过程
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关题目,基础练习(A,B),达标练习(A)
批语: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