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任务一 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课 型 讲授教学目的 要 求 1、熟悉配合的含义及种类。 2、能够正确计算间隙或过盈值的大小,判断出相应的配合类别。 3、了解配合公差带图。教学重点 1、配合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与特点。 2、过盈或间隙值的计算。 3、能够读懂配合公差带示意图。 4、判断配合的类型。教学难点 3、配合类型的判断方法。 4、过渡配合公差带示意图的含义。学情分析 实物与课件、教具的演示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注意从演示中让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举例子、演示教具互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复习: 1、大批量生产时用什么测量工具? 引入: 孔和轴的形状非要是圆形的吗? 为了使加工后的孔与轴能满足互换性要求,必须在设计时采用极限与配合标准。本次课程讲授孔和轴的定义与极限与配合术语等相关内容? 正课: 一、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 1、配合的定义和种类 (1)间隙配合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即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平均间隙就是中间位置。 间隙配合公差 (2)过盈配合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组织教学 课前三分钟,唱歌,清点学生人数 抽学生回答问题 复习设问: 1、间隙配合的定义是什么? 看书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做好笔记并识记 通过组织教学,明确学生人数,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平均过盈 过盈配合公差 (3)过渡配合 2、三种配合性质的特点 (1)配合类型 (2)间隙配合 (3)过盈配合 (4)过渡配合 3、配合公差带图 (1)先画零线代表基本尺寸,零线的上方为正,代表极限间隙;下方为负,代表极限过盈。用极限间隙和极限过盈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就是配合公差带。 (2)按250∶1的比例画出配合公差带图。 4、配合性质的判断 误差的了解,让学生掌握测量对象、标准化和互换性的概念。 让学生预习,吸引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新课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小 结 巩固练习 1、熟悉配合的的含义及表示符号。课后作业教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