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寒假复习作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寒假复习作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B.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C.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D.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B.同学们登上莲花山,仰望着邓小平塑像,回想起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不禁肃然起敬。
C.对她的恶劣行径和粗暴的语言,大家怒形于色,并纷纷指责他的不道德,不守规矩。
D.近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别出心裁地发表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的言论,极大地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奠基(diàn) 巍峨 上溯(suò) 丰功伟迹
B.重幔(màn) 挑衅 镶嵌(qiàn) 慷慨激昂
C.五卅(sà) 逾越 天堑 (qiàn) 坚强不屈
D.瞻仰(zhān) 峻峭 矗立(chù) 永垂不朽
4.本文是一篇( )(体裁)( )
A.说明文 B.议论文 C.记叙文
5.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挑水 B.挑战 C.挑衅 D.挑拨离间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论其流传之盛,也可说是永垂不朽了。
B.昆仑山,又好像顶天立地的男儿,铮铮铁骨,激励着一批批英雄志士奋勇前行。
C.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他对历史一点都不感兴趣,一提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就哑口无言,慷慨激昂。
7.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A.接近 B.流传 C.挂下 D.低下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B.纪念碑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C.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D.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
二、基础知识综合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送里格红军……”今晚,打开电视,就听到了这首有关红军长征的歌,我不由得激动不已,感情的潮水奔踊不息。在红军长征历史纪念馆中,到处摆放着旧衣、旧鞋、旧家具,虽然都是些旧得一文不值的东西,但在老一辈革命家认为,它们是宝,是珍宝。因为它们见证了红军长征珍贵光荣的历史,它们记录了红军与人民同舟共济取得辉煌胜利的经过。
(1)短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应该把“ ”改成“ ”;
(2)短文中画线短语“历史纪念馆”是 短语;
(3)短文中有一处句式杂糅,可以把“ ”改成“ ”。
三、综合性学习
10.综合性学习活动。
国庆期间放映了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了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天气酷寒、后勤补给不足、敌方武器装备先进的恶劣条件下抗美援朝,在长津湖阻击美军,扭转战局的故事。
《长津湖》引发众多的讨论,你也参与其中。
(1)【品味经典】影片中有句台词:“一个蛋从外边被敲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自己从里面啄开,没准儿是只鹰!”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铭记英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再打了!”电视台准备采访志愿军老兵丁大爷,请你以记者身份,结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条件以及上面这句话设计一个访谈问题。
四、现代文阅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①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②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③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11.对第①段说明顺序的分析,选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正面,后背面。
B.采用空间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先背面,后正面。
C.采用逻辑顺序,即先四周,后中间;先台阶,后碑身。由主到次,条理清晰。
D.采用时间顺序,先看四周,后看中间;先上台阶,后看碑身;先看背面,后看正面。
12.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13.“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4.“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这句话中的“至少”能否删去?为什么?
(1)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2)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3)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4)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画面上,青年男女农民拿着铁铲,背着土制地雷;白发的母亲送枪给儿子,去打击日本侵略者;年轻小伙子站在指挥员身旁,等候命令,准备随时投入消灭敌人的战斗。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10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国民党认为不能逾越的天堑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抬担架、农民运军粮、妇女送军鞋等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15.第一自然段描绘了 幅浮雕,分别是“ ”和“ ”。
16.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自然段的第(1)句侧重 ,第(2)句侧重 ,第(3)句侧 ,第(4)句侧重于 。
17.第一自然段破折号的作用 “八一南昌起义”上的引号表示
18.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短语为两幅浮雕命名 、 。
19.碑身正面的三块浮雕在雕刻时是按 顺序安排的,作者在介绍时先介绍中间,然后介绍两边两块,这采用了 顺序。
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A
6.D
7.B
8.D
9.(1) 踊 涌
(2)偏正
(3) 认为 眼里(看来)
10.(1)【示例】被动会招来灾祸,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内因,我们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示例】丁大爷,您好!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我想请问您,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天气酷寒、后勤补给不足、敌方装备先进的条件下为什么一定要入朝与美军作战呢?
11.A 12.C 13.列数字。形象说明了大浮雕高大雄伟。 14.不能。“至少”表示最低限度,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1000年以上,如果去掉后就太绝对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 两 八一南昌起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16. 说明 说明 描写 议论 17. 解释说明 特定称谓 18. 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19. 时间 从主到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