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讲 光的反射知识精讲要点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基本概念:反射定律一点 入射点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表示。三线 法线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如图ON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反射光线 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i”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r”。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让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那么,它被反射后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如下图所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光线照到平滑的表面上(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这时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漫反射:光线照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如:黑板上的字。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要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实验步骤:(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结论:(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无法用光屏承接,是虚像。要点诠释:1、实像: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的像。2、虚像: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镜成的像。平面镜作用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2、平面镜的符号:3、平面镜的作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5、平面镜成像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步骤:第一步:分别过A、B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垂线(用虚线表示);第二步:在垂线和平面镜的相交处标出直角;第三步: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找到A′点,使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同理找B’。第四步:连接A′、B′画虚像(用虚线)。如下图所示:要点三、凹面镜与凸面镜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原理:光的反射。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原理:光的反射。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精准练习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等于 0° ,反射角等于 0° ;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60°,入射角等于 30° ,反射角等于 3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等于 60° 。某人远离竖直悬挂的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不变2.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面上出现燕子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燕子在湖面的“倒影”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当燕子距水面6 m 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12 m。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 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 )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D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光线是否共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B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6.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C )7.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成60°角,当入射角增加5°后,则( C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5°C.反射角为35° D.反射角为65°8.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60°角,用一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竖直的光照射竖直的矿井底,平面镜镜面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5° 。9.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A )A.30° B.45° C.15° D.60°10.如图所示的L形走廊弯道处放有一面与墙面成45°角的平面镜,当小阳按箭头方向行进时,走廊另一头的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小阳移动方向为 ( C )11.如图甲是某同学在公园里拍摄的小桥流水情景,图乙是其简化图。若人站在岸边,P为人眼的位置,a是桥的顶点,b是a经水面所成的像。请画出:(1)人眼看到a点的光路;(2)人眼看到像b的光路。【解答】解:(1)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眼睛就可以看到物体,连接aP就是人眼看到a点的光路;(2)过镜面作出点a的对称点,即为a在平面镜中的像b;连接bP与镜面交于O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就得到入射光线,OP即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2(1).如图所示,一只小鸟A停在水池上方,请在图中标出它在水中的像的位置A',并画出人眼B通过水面看到小鸟的光路。【解答】解:找出小鸟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便为小鸟的像位置。连接BA′,与水面交于点O,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球的光路图。【解答】解:作出球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人眼和像点S′,交平面镜于点O,过O点画出反射光线,连接球点和O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13.如图所示,a、b为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14.安全出行,珍爱生命,远离大卡车!大卡车受车体限制,会出现视角盲区。如图所示,这是一辆大卡车的俯视图,D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平面后视镜AB能看到车尾后部C点。请作出司机眼睛D看到车尾C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解答】解:先延长平面后视镜AB,作C点关于AB的对称点C′,然后连接DC′(即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再连接C点和反射点(即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15.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花盆中的花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解析]连接AB,此光线为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在背面打上斜线表示平面镜.16.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B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17.如图一束光线从与镜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当平面镜转动至虚线 位置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B )A.40° B.100° C.140° D.80°1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光路图,当光电屏上的光点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上升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9.小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中应选用表面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2)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高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3)改正错误后,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次数 1 2 3 4 5 6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 。 (4)为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 。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的。 答案 (1)粗糙;(2)硬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3)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把硬纸板F向后折,观察在F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5)可逆20.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D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21.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B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22.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C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D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24.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此时实际时间是( B )A.1点20分 B.4点35分C.7点50分 D.10点05分24.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面镜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面镜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5.如图所示,相临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D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26.如图是小明和他妹妹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必须二者等大,这是为了便于 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准备运用物理学中 等效替代 的科学方法来探究本实验;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日常用的平面镜这是为了便于透过玻璃板观察 像的位置 。(2)小明应在 A (填“A”或“B”)侧来观察A的像,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若测得的数据已填入下表,但遗漏两个数据,现请你补填进空格。15,18(3)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像与物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成的是虚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讲 光的反射知识精讲要点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基本概念:反射定律一点 入射点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表示。三线 法线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用虚线表示如图ON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反射光线 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i”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r”。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让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那么,它被反射后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如下图所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光线照到平滑的表面上(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这时入射光平行,反射光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漫反射:光线照到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如:黑板上的字。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要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猜想或假设: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关于镜面对称等。实验器材:白纸、玻璃板、蜡烛、刻度尺实验步骤:(1)将纸对折,在对折处画一条直线段,把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对折线上;(2)在白纸的一方任意位置放点燃的蜡烛,用笔记下蜡烛的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3)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蜡烛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4)拿另一支蜡烛(未点燃)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移动这支蜡烛,再左右移动头部,从不同位置看上去蜡烛和像完全重合;(5)改变蜡烛的位置,重复再做一遍。结论:(1)像、物大小相等;(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只能用眼睛看到,无法用光屏承接,是虚像。要点诠释:1、实像: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如小孔成的像。2、虚像: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镜成的像。平面镜作用1、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2、平面镜的符号:3、平面镜的作用:(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射到平面镜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5、平面镜成像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步骤:第一步:分别过A、B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垂线(用虚线表示);第二步:在垂线和平面镜的相交处标出直角;第三步: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找到A′点,使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同理找B’。第四步:连接A′、B′画虚像(用虚线)。如下图所示:要点三、凹面镜与凸面镜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原理:光的反射。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原理:光的反射。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精准练习1.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 ,入射角等于 ,反射角等于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等于 。某人远离竖直悬挂的穿衣镜,他在镜中的像将 。2.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面上出现燕子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燕子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当燕子距水面6 m 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 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5.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光线是否共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6.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C )7.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成60°角,当入射角增加5°后,则( C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5°C.反射角为35° D.反射角为65°8.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60°角,用一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竖直的光照射竖直的矿井底,平面镜镜面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9.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5°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成直角,原来的入射角应是( )A.30° B.45° C.15° D.60°10.如图所示的L形走廊弯道处放有一面与墙面成45°角的平面镜,当小阳按箭头方向行进时,走廊另一头的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的小阳移动方向为( )11.如图甲是某同学在公园里拍摄的小桥流水情景,图乙是其简化图。若人站在岸边,P为人眼的位置,a是桥的顶点,b是a经水面所成的像。请画出:(1)人眼看到a点的光路;(2)人眼看到像b的光路。12(1).如图所示,一只小鸟A停在水池上方,请在图中标出它在水中的像的位置A',并画出人眼B通过水面看到小鸟的光路。(2)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球的光路图。13.如图所示,a、b为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14.安全出行,珍爱生命,远离大卡车!大卡车受车体限制,会出现视角盲区。如图所示,这是一辆大卡车的俯视图,D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平面后视镜AB能看到车尾后部C点。请作出司机眼睛D看到车尾C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15.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花盆中的花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16.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17.如图一束光线从与镜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当平面镜转动至虚线 位置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40° B.100° C.140° D.80°1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光路图,当光电屏上的光点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9.小高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中应选用表面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色硬纸板。(2)硬纸板在E、F共面(不绕折)情况下,小高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可是在纸板F面上没有反射光线的径迹,原因可能是 .(3)改正错误后,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次数 1 2 3 4 5 6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比较r和i,可以得出结论: 。 (4)为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操作: 。 (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 的。 20.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21.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22.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24.如图是从平面镜内看到的机械手表指针的位置。此时实际时间是( )A.1点20分 B.4点35分C.7点50分 D.10点05分24.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面镜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面镜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5.如图所示,相临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26.如图是小明和他妹妹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必须二者等大,这是为了便于 ,准备运用物理学中 的科学方法来探究本实验;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日常用的平面镜这是为了便于透过玻璃板观察 。(2)小明应在 (填“A”或“B”)侧来观察A的像,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若测得的数据已填入下表,但遗漏两个数据,现请你补填进空格。(3)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 七年级寒假 预习学案 第五讲 光的反射(原卷版).docx 浙教版 七年级寒假 预习学案 第五讲 光的反射(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