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1.D(A项“会上演历史悲剧”有误,由原文“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可知选项变“或然”为“必然”;B项“文艺作品”范围扩大,“都”说法绝对;C项“受苏联以外的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影响”曲解文意)2.C(A项“中国作家都”范围扩大,“开始了在文学上的寻根”曲解文意;B项“当代文学”有误,根据原文应是“新时期文学30年”;D项“二者论述的重心相同”错误,材料一是概述文化、文艺的作用,材料二重在以事实阐述新时期文学30年中文学潮流的转变和民族精神的传承)3.A(B项强调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C项强调要创新;D项是外国借鉴我国的优秀文化)4.①选入的古诗文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艺精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艺创造力;②将大量的古诗文选入教材,让学生更多地接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5.①要有文化自信,作品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及力量;②创作心理上认同母语文学和文化传统;③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文化寻根、文体寻根的思维和意识;④注重创新性转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供现代转化的文学资源。(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6.B(“可见其勤俭节约,做事十分细致”有误,本文刻画的金昌焕是一个自私、卑鄙、无耻的人,“剪布告栏的空白处”体现的是对他的鄙夷,有钱买肉却无钱买纸;“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足见其无聊,符合“怪”的评价。)7.C(“表现了作家对战争的批判”有误,文嫂哭的原因是自己的真心换来的却是无情的伤害,“哭”的原因并非战争,是对偷鸡的“金先生”的控诉,也是对自己不幸命运及一辈子所受委屈的发泄,表现的是动荡社会背景下小人物的不幸命运。)8.①设置悬念。小说以“鸡毛”为题,开篇未提及鸡毛,以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后以文嫂丢鸡为中心事件,结尾处发现鸡毛解开悬念。②表现人性。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揭示了其贪婪自私的性格特征。③彰显主旨。“鸡毛”寓指人生中的琐碎烦恼和难以言说的苦难,此处以小见大,反映的是生命苦难和人性邪恶的大主题。(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9.①校方有温情。对于不肯搬走的文嫂,联大主事给她盖房,盖鸡窝,允许她住在校舍旁;②文嫂有教养。老实,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勤劳,懂得避嫌,丢鸡后仍能克制自己;③生活能自给。文嫂养鸡喂鸡,洗衣缝被,养活女儿;④家庭有温暖。女婿孝顺,经常带回外地特产,还答应养文嫂一辈子;⑤生活有态度。文嫂痛失女婿后,仍坚强过日子,继续劳作;⑥学生有善意。许多青年学生毕业前请文嫂挑拣带不走的旧衣物。(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0.CEG11.B12.B(根据材料二第 2段中的“舜言治天下而合己之符,是以知其能也”可知,题干所说的原因只能判定尧认为舜有治理天下的才能。)13.(1)贬低君主的名声来使自身显达,损害国家的财富使自家得利,我不认为是智慧。(“卑”“利”各1分,大意2分)(2)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论”“降”各1分,大意2分)14.①在朝廷不推辞卑贱的职事,在军队不逃避危险的战事。②顺从君主的行为,遵从君主的法令,虚心等待法令,不挑弄是非。③时刻关心关怀君主,以性命保护君主安全。(每点1分,共3分)15.C(花丛柳荫、小楼轻舟是词人昔日与伴友温馨交游的情景,不是眼前景物。)16.①词人受阻于风雪,被迫泊船荆溪,身体羁留,但内心却不情愿留下的无奈之情。②词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只有灯影相伴的孤寂愁苦之情。③词人欲梦中重温与友人同游的美好场景,却入梦不成的惆怅悲凉之情。④词人思及国破家亡,想到自己孤舟漂泊且行程不顺的伤痛悲愤之情。(每点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7.(1)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示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 今夜闻君琵琶语 如听仙乐耳暂明 符合条件的其他诗句亦可)18.(1)芸芸众生 (2)唯我独尊(自以为是 / 恃才傲物) (3)再接再厉(奋发图强 / 不屈不挠)(每空1分,共3分。符合语境即可,有错字、别字均不得分)19.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四个短句各1分,共4分)20.D(A 项,“贵”是动词,意为重视;B项,“贵”是形容词,意为昂贵、价格高;C项,“贵”是敬辞。)21.①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②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2.在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感召下,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充分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改出主语残缺2分;改出语序不当2分)23.参考立意:①做可为之事,成有为之人;②事在人为,尽己所能。③为事精进,为人平和。【参考译文】材料一:品德高尚的人做臣子,面北献礼,效忠君主,没有二心。在朝廷上不敢推辞卑贱的职事,在军队里不敢逃避危险的战事;顺从君主的行为,遵从君主的法令,虚心地等待命令,不挑弄是非。所以有嘴不因私事而说,有眼不因私事而看,君主控制着他们的一切。做臣子的,如同双手,向上用来整理头,向下用来整理脚;身体受到冷热侵袭,不能不援助;刀剑近身,不敢不搏斗。(君主)不偏袒贤明的臣子,不偏爱有才干的人。所以百姓不跨越乡间去私交,没有远道奔走的忧虑。富贵贫贱不相互逾越(界限),愚钝智慧各得其所,这是治国的最高境界。现今那种轻视官位和俸禄,轻易流亡,来选择他的主子的,我不认为是廉洁。说辞欺诈违抗法律,违背君主(的意愿)强行进谏的,我不认为是忠心。施行恩惠,收买人心使(自己的)声望抬高的,我不认为是仁德。避世隐居,却用谎言非议君主的,我不认为是道义。向外出使其他诸侯国,向内损害自己的祖国,等着国家陷入危境,来恐吓他的君主说:“与他国结交没有我(就)不能亲近,积怨没有我(就)不能解除”,君主竟然相信他,把国家托付给他。(这样)贬低君主的名声来使自身显达,损害国家的财富使自家获利,我不认为是智慧。这几种行为,是乱世(君主)喜欢的,是先王的法治看轻的。材料二:贤明的君主(在心里)有(一定的)标准(再来)倾听(意见),所以就不会犯下错误。(心里)存在一定的标准来倾听意见,就不可能受到欺骗了,不可能迷乱惶惑了,不可能惊恐不安了,不可能盲目欢喜了。大凡人的智慧,不会在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上混乱不解,但会在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上混乱不解,所以人容易受到欺骗,会迷乱惶惑,会惊恐不安,会盲目欢喜,(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知道的东西不去审察清楚。有客人问季子:“(尧)凭借什么知道舜的才能呢?”季子说:“尧本来就已经治理好天下了,舜谈论治理天下(的想法)符合(尧)自己的治国之道,因此知道了舜的才能。”客人又问:“像这样的话,即使知道舜有才能,又凭什么知道他不会做徇私图利的事呢?”季子说:“那些能够治理天下的人,本来就一定是通晓生命天性的人,当然是无私的。”夏天不穿毛裘,不是(因为)爱惜毛裘,而是(因为)太热。冬天不用扇子,不是(因为)爱惜扇子,而是(因为)太过清凉。圣人不做谋取私利的事,不是(因为)爱惜钱财,而是(因为)节制自己。节制自己,即使(充满)贪婪污浊的人尚且可以克制自己,又何况圣人呢?”许由(推辞做天子)并非勉强,而是能够通晓(生命的天性)。通晓生命的天性就(可以置身于)贪婪污浊的利益的外面了。孔子、墨子的学生满布天下,他们都用仁义的方法在天下教导(别人),然而(他们所倡导的仁义)没有在天下流行。教导他们的孔子、墨子的主张都不能够推行,更何况受到他们教导的弟子呢?这是为什么?(因为)仁义之术是外表的功夫。凭借外表的功夫战胜内心,平民百姓都不能够做到,又何况君王呢?2023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远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亲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策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抱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的传统性主要体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大众性、通俗性或民间性文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忽视了对苏联以外的西方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接受与转化;那么到了新时期文学3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作家在格外注重借鉴和转化近现代西方文化与文学传统资源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继承和转化中国古代以儒道释为主的文化传统和有别于民间文学的文学传统。虽然在渐时期文学30年中出现过很多带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潮流,许多中国作家也曾以“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福克纳“中国的马尔克斯“中国的博尔赫斯中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南阳市2023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pdf 高二期终语文答案.docx